APP下载

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014-05-21霍艾湘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实训

□文/霍艾湘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空前严重的今天,人们一致认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对脱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治本之策是建立起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区、企业等人才消费方的衔接联动机制,从源头上保障高校的办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产销衔接”,培养出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能参与各种竞争所具备的人才,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人才消费的良性循环。

一、企业需求背景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差距明显。现行的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而仍按学科及专业目标设置专业,所传授的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

2、学校教育中实习程度和力度的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由于近年来,各民办院校为了追求收入,盲目扩招扩建,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本身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个学院由于资金不足,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落后,实践设施建设无法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充实;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学生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较大。

从对企业和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双向了解中我们得知,一方面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职业素质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民办教育由于一味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或者弱化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的情感目标的培养。例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团结互助等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职业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以至缺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供需相脱节的主要原因

1、民办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内涵建设跟不上。民办院校的自身定位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如果缺乏适当的设备设施作为实践平台支持,就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民办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自主筹资。由于财力上捉襟见肘,教学投入也只能量入为出,教学设备、实验实训设备等硬件既陈旧又缺乏,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大量民办高校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单纯注重扩大招生规模,一味地追求学校规模的外延扩张,采用“低投入,高收费”的运作模式,而忽视了民办教育的内涵建设。资金不足内涵建设跟不上。教学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2、民办教育师资力量欠缺。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民办院校的教学需要。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许多学校教师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学校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学生增长的速度。师生比极不合理。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同时,由于民办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一线生产经历,相应的实践能力和经验更是无从谈起;限于经费因素,民办院校对老师的职业培训投入比较少。各个民办学院双师型教师占学院教师极少数。企业兼任教师更是寥寥无几。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老师都只是注重理论的教学,这将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

3、民办教育生源总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招收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中等偏下的成绩,在学习阶段就表现出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不良现象,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厌学的情绪。因此,这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校以后也同样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4、企业因素。造成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培养存在着偏差也有部分是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对员工进行过多的培训,进行培训的内容也都是有关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少进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也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更不愿意为新员工的培训买单。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把学生当作简单劳动力看待,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无关,使学生的技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三、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规格的实际需求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即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这既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1、迎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为适应企业的需求,高校应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2、要深入探索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鼓励院系与企业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定期交流制度,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采取“订单式”、委托代培、“公司+学校”培养企业冠名办学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共同推动服务地区重点企业与学校各院系合作建设在校大学生实训基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给予适当补贴。

3、建立一支高素质、全方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下农场到企业去实习锻炼,学习掌握实践技能,丰富理论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4、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搞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民办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从大一新生入手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指导毕业生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至于将来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而轻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同时,加强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总之,民办院校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同努力。肩负着重要使命的民办教育,要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以民办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张玉贤.浅谈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神州,2010.11.

[2]刘晓萌.高校人才培养如何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J].网络财富,2010.17.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实训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