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增强人口就业能力研究
2014-05-21李娜
李娜
发展县域经济对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制约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不高等,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影响县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县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进行了详细论述,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并给予高度重视。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制约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产业发展过于依赖资源优势,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同时,随着内蒙古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生态移民和矿区移民从农村牧区走出来,投身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中,这对县域的人口就业能力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强人口的就业能力。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大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1个市辖区和11个县级市外,有69个旗县属于本次研究的县域范畴。截至2012年底,县域土地面积104.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8.4%,总人口155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2.5%。近几年来,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持续稳居全国前几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也在逐年攀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全区69个旗县共完成生产总值8846.38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55.7%,平均每县128亿元;县域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4.97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9.3%,有65个旗县的财政收入都突破了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07.1亿元,占全区的2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3.7%。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区各个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吸引了一些重点工业项目到旗县落户,从而保障了旗县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较为粗放,传统产业所占比例较高,就业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不合理的方面加以改善,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2000-2012年,内蒙古县域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0倍,同时产业结构的分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41.2:31.1:27.7;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调整为12.8:61.1:26.1。13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30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太大变化,反而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见图1)。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2000-2002年,内蒙古县域的经济结构还保持着传统的“一、二、三”格局,农牧业占据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2002-2004年,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代替了传统的农牧业,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这是典型的工业化前期的产业结构,农牧业比重还比较大;2004年以后,产业结构演变为工业化后期的“二、三、一”结构。具体来看,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形成“二产”独大的趋势,一产的比重继续下降,虽然三产的比重已经超过一产,但是增长的速度过于缓慢,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综上所述,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基本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但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三产发展明显受阻,产业结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甚至会阻碍旗县区对就业人员的吸纳。因此,内蒙古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就业结构的演进
长期以来,县域内大多数就业人员主要还是从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即第一产业,县域的就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伴随着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也在县域三次产业之间发生了相应转移。2012年,内蒙古县域内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845.3万人,占全区的67.7%,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484.7万人,第二产业为130.2万人,第三产业为229.7万人。县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67.7:10.3:22调整为2012年的56.6:16:23.4(见图2)。虽然内蒙古县域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2.8%,但就业比重仍然高达50%以上,并且下降的速率很慢,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低,大量农牧业转移人口仍然滞留在第一产业领域就业,造成了县域第一产业就业能力过于饱和,增加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由图2可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的速度过于缓慢。作为县域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61.1%,但就业比重仅为1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吸收第一产业向外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与就业比重较为接近,但作为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第三产业并没有起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作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7%,严重阻碍了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能够衡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否达到均衡状态,可用如下公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