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关注 用心感悟 用情相融
2014-05-20余联生
余联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情感、无邪的童贞,其怪异的举止、不凡的谈吐,时常让当老师的哭笑不得,时有惊异,时又感慨。细细地去洞悉他们的心灵,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会感觉像在品读一本本精彩的、充满着神奇色彩的书。要读懂,读透,读出味道,读出心的共鸣。作为老师,要去分类关注,用心感悟,用情相融!
1爱心浇灌“特殊”
王XX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上课随意:扯开嗓门说话,连不起眼的铅笔也会成为他手中的玩物;举止反常:胆小易惊,别人走到他面前时,其握紧的笔竟会滑落;“散”光出奇:你硬将他的头固定,让他看着你,他都会使劲扭开,实在扭不动,他的眼珠也会在眼眶里转动,无法做到静静地听你说话;“摆动”离奇:让他回答问题,就是最简单的“你多大啦?”他都会使劲地不停摇头,而且伸出舌头,时时还伴着“嗯……嗯……”的声音,脸上浮现出极不协调的笑,他也不会因为你在生气而消失笑容。教书二十年,我可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学生。
我试着接受他的一切,对他出现的“犯规”不惊不躁。课堂上,同学们都在积极举手发言,热闹的气氛熏染着他,还没等点到他的名,他已经边举手边大声吼着:“一只老师,一只老师……”响亮而又滑稽的回答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见此情景,我做出一副惊喜的模样,惊呼:“啊!王XX也学会动脑了!还积极参加我们的学习活动,多了不起呀!”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摸着他的小脑袋亲切地说:“如果你能在举手时管好自己的小嘴巴,就更可爱了。”他竟一下子腼腆了起来。我纠正道:“是一位老师,知道吗?‘一只一般指小动物。”此时,他居然专注地盯着我,我的内心一阵狂喜!
我试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那么好动,怎么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和同学嬉戏追逐,一个人静静地站立窗台下?我的目光与他相遇了,他竟一溜烟跑了!放学了,我在教室里帮着同学们打扫卫生,窗外一双呆呆的眼又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轻轻地走过去,微笑而又风趣地问他:“王XX,你在监督老师打扫卫生吗?”他依旧用摇头来回答问题。我依然和颜悦色地逗他:“你喜欢我吗?用你可爱的小嘴巴回答我,好吗?”渐渐地他开始和我交流了。有时他还主动邀我玩他最喜欢的游戏——“剪刀、石头、布”,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去帮他理理衣角,摸摸他脑袋。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他兴奋,一句俏皮的话让他开心,一声鼓励让他激动,一次有趣的游戏让他快乐。我感觉他的心在靠近我,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终于在课堂上“爆发”了——用“越来越……”造句子,“XX老师越来越帅了!”他精彩的回答博得阵阵掌声,我也在讲台上十分激动地笑了。
爱心浇灌“特殊”没有结束,还在延伸……
2细心改变“孤独”
田XX,一位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男孩,成绩特差,腼腆,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不苟言笑,每次老师提问时他总是把头埋得很低,恨不得钻进课桌,说话时更是轻得听不到声音。下课时,他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玩,或者站在一边看着其他的小朋友玩,更多的时候他就独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跟任何人交流。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做事很慢,老师布置的任务总不能按时完成。不光是我所授的课,还有其他的课程任务他都不能完成,而正是因为这样,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人家玩,他总是处在完成老师的各项任务中。过重的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心理障碍随之而来。
接手这个班后不久,我就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他身上。接触一段时间后,我深刻地认识到,田XX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改变他的坏习惯,已经刻不容缓。我开始让他做一些最简单的题,完成简易的事,只要给他布置了,我一般不会插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在课堂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每一次都让他参与;在他取得成绩时及时地给予表扬;课间活动也不例外,他爱看别的孩子玩,说明他也想参加,于是,我通过课间活动来改变他,让他在玩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帮他找优点,每一周结束后的谈心我让全班学生说一说班级同学的优点,并且对他夸一夸,在我的带领下,其他同学也都开始为他加油,同学们纷纷说出他的优点:不给班级扣分,上课不吵闹,学习上开始进步,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改变了,他也很高兴和激动,从此,他非常努力,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
细心改变“孤独”还需要时间,更需要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告诉我们:教育需要分类关注。作为教师,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只是一缕阳光,“世界”足以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