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再写剧本就有点自取其辱了
2014-05-20吴璐含
吴璐含
“以前我在大学讲课,学生说‘海岩老师,我特喜欢你。但现在我就不去了,为什么呢?现在的学生说‘海岩老师,我妈特喜欢你‘我姥姥也喜欢你。没辙,这个时代翻篇挺快的。”
2014年4月中旬,作家海岩在他经营的昆仑饭店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新书《姚黄魏紫俱凋零》,不是小说,是谈红木家具的鉴赏和收藏。
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瞭望东方周刊》:以前,你一半是商人,一半是作家,这几年又开始收藏花梨木、红木,看来有钱有闲的人都去玩收藏了。
海岩:作家和收藏都是业余爱好,我始终是有工作的,而且是在国企。现在政府对大型国企的领导管得还是比较严的。
我希望把收藏变成文化传承的事业,包括写这本书(《姚黄魏紫俱凋零》)、自己做艺术馆,都是希望让外国人和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活到一定的年龄,可能愿意做一些不太功利的事。
这次(2014年2月—本刊记者注)习主席去访问北京的南锣鼓巷,我正好到上海开董事会,议论起这个事,他们说那天是雾霾天,习主席不戴口罩,是为了跟百姓同呼吸。我说不是这样的,南锣鼓巷是北京的老住宅区,都是老四合院和老胡同,他是关心传统文化。
结果,他在访问南锣鼓巷的第二天,在中央政治局发表讲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文化。
中国是一个非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没有信仰,过去信仰共产主义,现在只信仰人民币,可以做出很多没有底线的事情,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电视里的家庭纠纷都是为了钱,这和中国传统文化被割裂绝对有直接关系。
我曾经得到一个2009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的称号,在南京颁奖,我在获奖感言中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散,它靠什么实现了这个民族的延续?是靠政治的力量吗?不是。是靠经济的力量吗?不是。是靠军事的力量吗?不是。是靠文化的力量。
但是,现在到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和乡村走走,你看年轻人喜爱的节目,喜欢的音乐,爱吃的东西,穿衣的品牌,崇拜的明星,基本上都是西方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做收藏是因为喜欢它背后的传统文化?
海岩:先是自发的喜欢,收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些人来看我的收藏,觉得真好,老祖宗的东西做得真漂亮,他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识。我想去输送这种文化的审美意识。
你到了任何地方说咱们是一个民族的,根据什么呢?不是黄皮肤、黑眼珠—日本人也这样,是根据我们的文化。中国跟日本的文化完全是不一样的。
再写剧本就有点自取其辱了
《瞭望东方周刊》:前几年翻拍了你的《爱情三部曲》,好像收视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海岩:现在最高收视率的电视剧都是大家不敢说的,就是特别俗的,你们都不知道的片子。
华语电影方面,国际票房最高纪录是《西游降魔》,就是闹腾,中国本土票房最高纪录是《泰囧》,明显不是靠文化取胜的。比如张艺谋拍了很多片子,回报率最高的是《三枪拍案惊奇》,它在张氏影片中的艺术文化含量不说最低,也肯定不是排在前面的。
过去有一个说法,收视率高的不一定是好剧本,收视率低的不一定是坏剧本。这个说法过时了,现在收视率高的一定不是好剧本。
《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个时代下,你是不是也感觉有点无力感。你近些年没有新的剧本了。
海岩:以前,知识分子、年轻学生和城市白领是我主要的读者和观众。科技改变生活,两个技术的应用就把整个电视剧的格局改掉了:压缩光碟和网络下载。这两个技术的出现,把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城市白领几乎是一个不剩地赶离了电视剧黄金档,因为他们不可能连续十几天每天晚上7点半坐在电视机前。
还留在电视剧黄金档的是什么人呢?按照电视台收片人员的说法,现在电视剧的主流观众是40岁以上、初中文化以下的妇女。知识分子家里的电视开机率是很低的。什么人的电视是除了睡觉时间差不多都打开的呢?不是退休老头、老太太,就是回家的小学生,湖南卫视就是给小学生看的。然后,主要观众就是保姆。
在这种情况下,我再写剧本就有点自取其辱了。
湖南台曾经出了一个电视剧《丑女无敌》,特别火,很多记者问我为什么不写那样的剧本,我真不会写。一个女人摆一个芙蓉姐姐的腰,大家就笑,那种搞笑的方式我想不到,你明白了吗?
《瞭望东方周刊》:你知道于正吗?他写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说“电视剧让专家说好,不管用,邻居大妈说好看,才是真好看”。
海岩:把文化作为产业,它就是商品了。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从来没有迎合过大众,劳动人民用他们创造的物质文明养育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创造了文化,所以文化一定是精英说了算。
文化不只是让你乐呵,让你舒服,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升民族的欣赏能力、文化水平、道德情操。但现在不需要这些,只要你别违反法律,别弄诲淫诲盗的东西,高雅还是低俗,无所谓。
“大妈喜欢”,他(于正)就出名,他就获利,制度安排就是这样的,不是我们的文化能力低于他。你们低俗就低俗去吧,我犯不着搅和在这里头。文化是一个商业了,是一个生意了,我就不一定玩了。
最欣赏的女性特质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作品里最经典的是《玉观音》,看书名,会让人以为是古代题材小说,当时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海岩:为什么取这个名记不得了。关于这本书有很多评价,其中有一个我比较认同:说它是一部宗教小说。拍电视剧时,有人说“玉观音”这个名不行,一定要改。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保住了这个名字,但还是应广电总局的要求删除了所有与佛教相关的台词和场景。
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一个副会长说,他觉得《玉观音》是一部宗教小说。其实我也认为它是宗教小说,说的是“人皆可以成佛”这样一个道理。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的“人人皆可以成佛”,是指女主人公安心吗?
海岩:对。很多人问我最欣赏的女性特质是什么?我说是宽容和悲悯。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崇拜观音?因为观音司职的是慈悲,慈是给予你快乐,悲是拔除你的痛苦。观音在印度是带胡子的男人形象,到中国改成了女性,在老百姓心里是一个母性的形象。
所以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上,一个男性对女性的依赖或者喜爱,不是希望她是个女汉子,而是悲悯的、宽容的、柔情的、爱的,母性的那种东西。
《瞭望东方周刊》:你有佛教信仰吗?
海岩:我没有,我们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是把佛教作为文化来尊敬和学习的。
我认识的有些朋友,皈依了,还老想坏主意,别人要跟他有了矛盾,他恨不得把人置于死地。我说你不是皈依了吗,他说,那也不能这么欺负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