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习动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4-05-20王兴丽
王兴丽
摘要:学习动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外语学习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改变传统角色,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动机;变化;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166-02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因,是一种内部驱动力,对学习者是一种激励和引导。著名的语言学家Corder说过:“无论是谁只要有学习动机,都能学会一门语言。”学习动机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经历的学习历程,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习动机,但同时还与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态度,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连。
一、学习动机变化分析
本文调查了数位有外语学习经历的人员,并参考大量文献,从中寻找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变化轨迹和影响因素。这些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学习意志是如何培养起来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经历变化,并且在学习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动机的变化历程,现将学习动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动机激发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习者开始学习时所经历的阶段。我们可以把此阶段的学习动机叫作动机的引发阶段,是指学习者因为什么开始学习,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有了学习的需求,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有的学习者因为是学校的一门功课而学习;有的学习者的学习是从好奇开始的;有的学习者的学习是对自身的远景规划开始的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学习者由于各种原因有了学习的需要,进入学习的初始阶段。
2动机减弱阶段
此阶段是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遇到一定的困难,学习者开始出现心理变化,在学习上出现畏难情绪,开始对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的信心产生质疑,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有可能是受到同学或朋友的影响,又或者是受到环境的制约等等,所以造成了学习动机的减弱;也有人是本身从内心不喜欢学习,在外力的压制下,进行学习,但是这些外力一旦减弱或消失,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就会动摇,学习动机就容易减弱,这时候学习者的学习只是在敷衍,还没有到放弃学习的程度,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会降低,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3动机维持阶段
此阶段学习者的学习处于促动当中,即学习者的动机在内力(学习兴趣等)或外力(学校的必须课程,工作上的必要知识等)的驱动下处于一个维持状态,学习者学习的信心、意志和学习需求产生冲突,此时学习者表现为既想克服困难继续学习,又想到因为困难重重而放弃学习的可能。这一阶段是关键阶段,学习者在这一阶段处于心理徘徊状态,决定着学习的继续或终止。
4动机发展阶段
此阶段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向最高阶段发展,学习者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必须性。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唯一或者最好的途径,所以学习者想要达到学习目的的心情更加迫切,有坚持长期学习的信念。
一般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不是突然的,不是心血来潮。获得学习动机是有一个过程的。开始学习者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在外力的推动下,随着时间的迁移,教学环境的变化或改善,学习者有了学习的需要,可能会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或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将学习作为自己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学习能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影响着学习效果,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动。国内外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不是越强越好,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最佳的促进效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学习动机的不断促动,使学习者坚持学习。一个人的人生中会出现大量的学习,每次的学习可以没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目的,但是在坚持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却是必需的。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较差,他们在智力上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学不好呢?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缺失,没有学习信心,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分析这些学习者得出结论,他们在刚刚接触外语时,觉得很新鲜,比较感兴趣,也有很多朋友在学习,觉得学了以后或许有用(动机激发阶段),这些促使他们开始去学习外语。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难度的加大,经历了几次学习挫折,例如写不出单词,记不住课文等,使他们的学习信心逐渐减低(动机减弱阶段)。时间一长,他们对外语也就有了排斥的心理,从而最后会终止外语学习。同时,有很多外语学习者也是在经历了动机减弱阶段后,由于必须进行外语学习或者外部驱动力,有继续学习的倾向,在经过学习的低迷时期后,会在坚持外语学习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动机维持阶段),然后找到正确学习的方法,实现学好外语的目标(动机发展阶段)。
三、学习动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在各个领域中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目前的外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主要表现有:词汇掌握较少,遗忘严重,造成在读写过程中困难重重;语法知识结构不完整,似懂非懂,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使用太少,没有形成习惯,不会灵活使用。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造成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等等情况。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学习者本身的因素外,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问题,包括:批评多,表扬少,责备多,鼓励少;教学方法注重多,学习方法研究少; 学习结果关注多,学习过程关注少;学业指导多,心理辅导少。要使这些情况得到改善,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要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首先是促进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直接、最明显、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其次,教师应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活学习者的潜能。第三,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教学管理,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预防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等。第四,教师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由过去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合作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第五,反思者,教师在教学活动后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教学活动的不足,提出新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学活动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论层次。
第二,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它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在教材的特点,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要生动形象,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使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和正确的评价。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好学生也要不断地进行表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但怎样做到适当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对学生的评价要公正,要客观,不要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表扬与批评要讲究方式,要考虑到学生性格特点。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要进行表扬,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犯错误时要婉转地批评或提出建议,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适时、适当地开展竞赛。适当的竞赛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优越感。建立竞争型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学习动机就会加强,学习上再遇到困难,毅力会加强,因此适当的竞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当竞赛过多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所以在教学中竞赛要适时、适当。
第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学生自己有了学习的愿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就为学好外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外语学习在我国的大环境中进行,所以本身具有复杂性,要做到真正地学好外语,只有课堂上的一点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学习,这样教师只能是在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基本的语言点。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与使用中做到举一反三,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就会学有成效。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而要学好外语更是一个艰辛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大的语言环境,只有靠学习者自己创造条件,不断努力,坚持学习,勤于练习,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因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应自己在新时代的角色,利用各种资源,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强度,促进学习上的积极情感,促进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的外语学习取得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