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2014-05-19
我国商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后,经历了GDP高速增长背景下业务发展的黄金10年,各项经营指标快速接近和赶超国际同业。然而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原先被业务快速扩张暂时掩盖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领域的潜在问题开始逐步显现。
风险总体可控
商业银行未来主要面对的仍是信用风险的挑战,而流动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加以缓解。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仍将保持稳定可控。经过压力测试,预计GDP增长率在7.5%左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惯性增长的趋势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到1.1%~1.2%的水平。如果GDP增长率接近7%,而商业银行无法出台有效政策对潜在风险加以控制,不排除不良贷款率增长至1.3%~1.5%的可能性。一旦GDP增长率低于6%,则不良贷款可能出现较大规模增长,不良率可能会达到5%以上。
不同GDP增长假设下银行不良贷款率测算
不同房地产价格走势假设下银行不良贷款率测算
从目前状况看,短期内宏观经济走势依然将平稳,商业银行风险特征也将维持现有的状态。其中,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暂时仍无法摆脱经营的困境,这些企业的不良贷款增长是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惯性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虽然可能有单发性风险发生,但这两个领域的资产质量依然处于运行平稳的可控状态,并不足以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出现大幅下滑。我们预计平台贷款质量将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违约风险。具有潜在政府信用的平台贷款2014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未来的潜在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只要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实体经济、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短期内同时爆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出现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并带动房地产市场大幅走弱的情况,则银行贷款质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以下三种情况同时出现的极端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到10%以上,将严重威胁到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
一是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境向银行传导。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冲击可能通过资产估值压力、进出口贸易疲软和市场整体流动性收缩等方式,造成国内企业出现大规模亏损,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影响,导致不良资产总体规模增加。
二是房地产贷款风险加大。根据压力测试情况,我国房地产业价格如果因经济放缓而出现大幅下跌,则可能对房地产贷款的信用风险造成较大影响。且跌幅一旦超过银行相关贷款的抵押率30%,则房地产贷款和抵押贷款的不良率均将以递增方式大幅上升。同时,房地产市场走弱也会造成银行贷款抵押物处置出现困难,减慢资金回笼速度。如果房地产市场整体跌幅超过5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可能超过7%。
三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暴露。以地方政府目前的收入水平完全可以支持平台贷款的偿还,但经济增速过度放缓,则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将出现下降,而地方政府以土地升值收入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土地财政可能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大幅削弱,融资平台贷款违约率也有可能明显上升。
上述三种情况如果同时出现,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快速上升。但迄今为止,经济运行中存在许多与上述假设相背离的特征,这表明未来出现潜在风险同时爆发的可能性较小。
控制风险的政策空间足够
在商业银行存款增速趋势性放缓,资金来源依然受限的情况下,未来银行流动性仍会面临压力。但经过2013年的“钱荒”,货币供应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局面,总体流动性将保持平稳,发生流动性过度紧缩的可能性很小。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存贷款业务期限结构有所改善,截至2013年年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55.6%,较2010年年末下降4.7个百分点;作为稳定的负债来源,定期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58%,较2010年年末提高了6.2个百分点。尽管不排除未来部分金融机构继续出现阶段性的流动性问题,但目前行业流动性比例、存贷比和超额备付金率都处在较为平稳的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恶化的可能性不大。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我国央行用于调节流动性的长短工具品种丰富,“弹药”较为充足,有足够的政策调节空间来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的推出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频率增加进一步增强了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而监管部门也将持续加强和改善对银行的流动性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合理调控资产规模,妥善把握风险与效益的平衡。这些都有利于防范和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
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
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虽然有单发性风险发生的可能,但这两个领域的资产质量依然还不足以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出现大幅下滑,但局部地区可能会发生违约风险。
政策建议
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通过加大产能过剩和加重中小企业困难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这不利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和稳健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增速降低至6%以下的情况下,不但实体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还会造成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和政府偿债能力快速下降等连锁反应,最终可能造成商业银行因不良资产增加逐步丧失贷款投放能力的极端影响。
基于此,我们建议,经济增速保持在7.5%~8%的区间,既可以为结构调整和改革提供充足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较为平稳的经济增速有利于就业稳定、财政收入增长和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二是采取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优化流动性监管制度。货币政策操作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也需要更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要通过“放短抑长”的操作方法,保证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平稳,同时适当锁定中长期流动性。同时应正视不同银行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问题,尽快优化存贷比管理机制,同时启动相应法律程序,最终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这一监管规定。在此基础上,应从缓解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压力、维持利率市场基本稳定及保持信贷平稳增长的角度出发,逐步有序地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相对正常水平较为合理。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风险防控力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商业银行的重点风险领域。既要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要从内需的角度出发,出台对光伏、造船和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支持政策,改善这些领域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的调控力度,防范资产泡沫问题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影响。同时,对存量不良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转让和证券化等模式,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社会资金参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进一步分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四是控制平台公司融资总量增长,提高其债务清偿能力。不但要把控好平台贷款的增量,更要监控平台公司在债券、信托等非信贷市场的融资行为,要使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清偿能力提升相匹配,防止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过大,超过地方政府的实际偿付能力。同时要严控资金运作型的融资,避免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对平台公司新增的贷款或其他融资,必须落实有现金流收入保障的具体建设项目,并增加有效资产的抵押。
五是重点把控理财业务发展的节奏和风险。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从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出发,应当综合考虑资本成本、综合收益和风险防范的问题。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表内与表外业务之间的防火墙,防止表外业务的风险向表内蔓延;控制好产品周期内各个环节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做好应对预案,有效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尤其是在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发行环节,既要对各类客户有吸引力,也要做好综合成本收益的测算。
六是双管齐下防控信用风险在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传播。鉴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非信贷融资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从资金募集、资金投向、资金使用等多方面完善“全流程”监管,同时排查清理存量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力度,改变投资者对信托等高风险产品刚性兑付的惯性思维,重点防范其他金融部门的信用风险因品牌和声誉等非正常因素向银行体系传染。
七是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对待影子银行,既要肯定其填补了现有银行体系业务的一些空白,为各类融资主体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也要正视其业务扩张带来的潜在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地指导其产品创新,引导影子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应通过立监管、建规范、疏需求、稳发展的管理思路,将影子银行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八是推动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应对流动性风险挑战。既要关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状况,也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改变表外业务发展过快且期限错配较为严重的状况。在流动性应急机制的建设上,商业银行要通过自身资产结构的调整增加流动性储备,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外部资金融入,尤其是央行在关键时刻资金投放的依赖度。
九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国有资产为主导的银行体系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抓大客户、做大项目,做大资产规模的经营模式。因此,在部分小微企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应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地方性或中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引进资本的同时也要引进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通过战略决策层面的转变,引导这些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急需资金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源投入。在优化存量信贷资源的同时,引入一定的市场竞争,推动传统银行体系业务转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