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民族团结

2014-05-19周益锋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团结民族团结中华民族

◇ 文/周益锋

(作者系西安政治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各民族进步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客观事实,攻击我党的民族政策,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矛盾,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进步事业。他们的行为从反面证明了我党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正确性。

4.网电代替柴油发电实现绿色低噪钻井。在钻井平台上,科学安排钻机和动力设备,利用轨道式移运装置,实现钻机在井口间快速移动。应用网电系统代替柴油发电提供钻井动力,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烟等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降低噪声。工作噪声1 米实测最大56.9 分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清洁绿色钻井。

坚持民族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互助相依、交流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几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学习,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之间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我国的《宪法》,各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往来、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日益加深。历史表明,坚持民族团,符合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和力量源泉。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基础。纵观中国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在民族融和、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造就的。而西晋因“永嘉丧乱”衰亡,“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每一次分裂,都是对芸芸众生的血腥屠戮,都是对人民财富的巨大破坏,都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扰乱。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当前,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光辉的事业,更加需要各民族人民的精诚团结,这是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的政治前提,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人心齐,泰山移。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不断前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没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不可能的。历史反复证明,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劲,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践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新的一页。65年来,在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指引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完全平等,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深厚而牢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焕然一新,我国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文化思想基础日益坚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科学和完备,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制度基础日益巩固。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实践是成功的,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因此,与传统的检查方式相比,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确实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减少术中射线次数,医师能获得更精准安全的螺钉导向,最终起到优化手术效果的目的。

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民族分裂。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时强调,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今天,我国56个民族大团结来之不易,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来维护,需要靠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共同奋斗来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对民族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大团结民族团结中华民族
“民族大团结 建设示范区 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昆举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