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唐诗
2014-05-18Article黄福安
文 Article_ 黄福安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敝人以为,唐诗列其首位,不只是因为唐朝的年代最早,更重要的是在于唐诗的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唐诗瑰丽多彩,光芒万丈,每读唐诗,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鼎盛时期疆域达到1251万平方公里,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以西的西亚一带,南至越南顺化,北至贝加尔湖到北冰洋一带,全国人口达8000万,京师长安人口曾达到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街道纵横,道路宽广,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达150余米以上,被称为“天街”。大明宫是长安最宏伟的宫殿,也是世界古代史上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面积为明清北京故宫的4倍多。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万国来朝,商贾云集,使长安成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国富民强也成就了唐诗,唐朝亦被称为诗的时代。唐诗作者达3700多人,存世的唐诗有54000余首。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热情奔放的浪漫情怀,又有忧国忧民的现实关注,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还有清新自然的田园诗。唐诗是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不如唐朝,使汉唐诗成为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总结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以农为本,发展生产,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平定外患,促进民族关系融洽,稳固边疆,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后来又有“永徽之治”“开元之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盛唐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年少时饱读诗书,青年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名流。中年时由友人举荐,得唐玄宗召见,任翰林侍诏,做皇帝的侍从文人,居长安三年,对宫廷和贵族社会有了直接了解。后受权臣排挤,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客死他乡。李白怀有远大抱负,毫不掩饰对功名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等诗篇中屡有展露。李白向往行侠仗义,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的经历,使李白对政治黑暗的现实有了深刻了解,胸中积淤了痛苦和愤懑,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等一系列仰怀古人、抒发情怀的著名诗篇。
李白大半生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自己的豪情壮志融入自然景物中,借景抒情,言物咏志,写出了大量赞美山川的优美诗篇。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李白的诗中,奇险的山川与他叛逆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其中脍炙人口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句,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李白的诗富于表现自我,主观抒情色彩浓烈,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把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等,神思奇想,极富感染力,确有诗仙风采。
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优美意境的山水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另外一面。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等。他在诗中表达的思乡怀友之情,感情真挚,亲切自然,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李白的诗风雄绮飘逸,豪迈浪漫,自由奔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人影响巨大。
杜甫是与李白同时代的又一唐代著名诗人,其诗的成就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杜甫少年时也是饱读诗书,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十年穷困落魄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的小官。杜甫曾经历安史之乱,饱受战乱之苦,49岁时弃官入川,流落四川8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多地,59岁时病死在一只小船上。正因为杜甫曲折的人生遭遇,使得他的诗更多地关注世事纷乱和百姓苦难,诗风老成稳健,感情真挚,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著名的“三吏”“三别”,描述了民众的悲惨遭遇和穷困生活。社会的极度不平使杜甫的心中充满了悲愤,写出了近乎控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郭沫若曾写下对杜甫诗的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杜甫的诗歌反映了一个正直诚实的知识分子的人生遭际,又客观深刻地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
与李白相比,杜甫的诗歌更加关注现实,诗风沉郁顿挫,感情深沉,平实雅淡,描写深刻,细腻感人。杜甫的诗内容深远,题材广泛,描述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真实感人,故号“诗史”。杜甫也有着远大的抱负,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表现了杜甫的家国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浴不胜簪。”杜甫把一生的心血倾注于写诗上,“读书破万卷”,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作态度严肃认真,无论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得心应手,臻于完善。他的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热情、深沉的激愤、凝重的格调,追求崇高,达到完美的境界。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善于表达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多才多艺,诗书画都很有名,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被后人称之为“诗佛”。王维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边塞诗、山水诗、律诗或是绝句都有广为流传的佳作。王维尤以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成就最高,他的诗中有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边疆关塞的壮阔苍凉,小桥流水的恬静,着墨不多,形象鲜活,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苏轼称赞王维的诗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字摩诘)。王维少年得志,生活悠闲,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长安东南的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远离尘世,寄情山水,布衣素食,好友相聚,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十分逍遥。其诗作自然清新,淡泊宁静,信手拈来,韵味无穷。我十分欣赏王维的那首《山居秋暝》,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远近相宜,动静相兼,充满诗情画意,也颇有生活情趣。还有“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或描写山川田园风光,或抒发壮志情怀,或表达朋友之情,至今读来仍在我的心中引起强烈共鸣。
和王维并称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的孟浩然,在艺术上也有独特造诣。他的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亲切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淡而有味,意境清旷。他的另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更是通俗易通,老少皆宜,成为经典之作。他耿介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代的人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的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唐代的边塞诗人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高适少年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的精神。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气氛悲壮淋漓,主题深刻含蓄。全诗以浓缩之笔,写了战役的全过程,其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等诗句,写出战场的残酷与悲壮,表达了诗人的悲悯和礼赞,极富感染力。岑参曾两度出塞,在边疆军营中生活了8年。他在诗中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则描绘了将士们风雪中行军的紧张气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的边塞诗气势雄伟,想象非常丰富。
中唐时期成绩卓著的诗人当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主张,并亲自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白居易的诗主要分为讽喻诗和闲适诗,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密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特点。《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最成功的诗作,突出特点是强化抒情,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在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泼墨如雨,务求尽情。
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严格,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不仅继承于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而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走近唐诗,仿佛走进了万木竞发、欣欣向荣的春天,处处生机勃勃、异彩纷呈。唐诗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中充满了一种健康丰满的美,充盈着青春活力,散发着自由和快乐的气息。唐诗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诗中有边塞战争的刀光剑影、将士的豪迈情怀,也有山水田园的恬静闲适、自然风光,还有反映社会变迁、百姓疾苦的真实场景。唐诗是反映唐代社会万千气象的一幅壮美画卷。
阅读欣赏唐诗,使人联想起唐朝的“胖美人”。唐朝国力强盛,百姓相对富庶,故当时的审美标准是“以胖为美”。唐朝的壁画中,美人形象多丰腴肥硕,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着宽大的衣服,颇显雍容华贵。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大美人杨贵妃杨玉环,就是一个丰腴的年轻女子,体态丰盈,肤如凝脂,长袖善舞,“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唐诗的风度、气势、神韵,尽显万千气象、千姿百态,与“胖美人”颇为契合。正因为如此,唐朝的美诗与美人,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倾慕、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