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4-05-18王新宇
王新宇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王新宇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目的分析研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并发症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手术优势更为显著,值得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为临床一种常见肠道疾病,一般发病急,若病情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时,一般采用急诊手术治疗[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效果,现分析如下。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男42例,女4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为(49±1.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选取标准
两组患者均获得知情权,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手术中途因耐受性不良而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取硬膜外麻醉,在上腹正中部位做手术切口,首先切断十二指肠、胃大小弯游离,对患者实施切胃治疗。重建胃肠道,方式包括毕Ⅰ式(即胃和十二指肠吻合)、毕Ⅱ式(即胃和空肠吻合)。胃大部分切除范围包括靠近胃体的部分、胃窦部、幽门、十二指肠部的近胃部分。将胃大弯胃网膜左动脉最下第一个垂直分支左侧到胃小弯胃左动脉第一降支的右侧连成一线,沿着这条连线切除60%胃部。观察组手术方法:给予患者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取静脉复合麻醉,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做出手术切口,先进行穿孔修补,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并切断迷走神经分支,对贲门部和食管下端6 cm处四是游离,切断从食管到胃体迷走神经以及膈上胃支的分支,之后对腹腔进行冲洗。两组患者术后均应接受必要的胃肠减压、禁食、营养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4%(34/36),肠粘连1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8.3%(3/36),对照组治愈率为84.8%(39/46),肠粘连2例,切口感染4例,出血7例,不良反应28.3%(13/46),观察组的治愈率以及并发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 论
十二指肠溃疡在消化性溃疡中较为常见,多发于春秋两季。其主要发生机制为:在患者胃腔内,胃蛋白酶以及胃酸是胃液中比较重要的消化物质。其中胃酸为一种强酸性物质,侵蚀性过强。胃蛋白酶可起到较好的水解蛋白质作用,会对胃壁上的蛋白质起到破坏作用[2]。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的胃肠道仍能保持完整性以及自身功能性良好,主要是十二指肠黏膜的修复机制以及修复作用良好。但若一些因素对十二指肠的保护机制产生破坏性,则可能导致患者溃疡疾病,引发患者形成严重的大出血以及胃穿孔疾病。因此,临床针对这种急性病症治疗时,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术可有效修复溃疡疾病[3]。本次研究中,主要给予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为治疗溃疡的一种手术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临床的证实。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是主要切除的是胃部远侧的70%左右,主要是切除十二指肠球部、幽门以及整个胃窦部。该方法可有效清除病灶,但因切除伤及的面积较大,会对溃疡周围组织产生损伤,且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手术方法,将胃近端支配胃底、胃体的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彻底切断,不会对胃窦部的迷走神经产生影响[4]。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相较于胃大部切除术,该手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可靠;②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③减少倾倒综合征以及胆汁反流情况出现;④改善神经性胃酸分泌。本次研究中,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情况,其中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4%,不良反应为8.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手术相关指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可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其整体治疗效果显著,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5]。
[1] 吴伟刚.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3,41(1):35-36.
[2] 高晓茹,那朝阳.2种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B):102-103.
[3] 杜慎华,黄映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62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8):29-30.
[4] 张建.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5):142.
[5] Choi KS,Kim EH,Hong H.Attenuation of cysteamine-induced duodenal ulcer with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 extract through inhibiting cytoplasmic phospholipase A 2/5-lipoxygenase and activating 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27(Suppl.3):712-713.
R573.1
B
1671-8194(2014)24-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