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4例疗效观察
2014-05-18陈亚珍
陈亚珍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人民医院,甘肃 甘南 747400)
氨茶碱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4例疗效观察
陈亚珍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人民医院,甘肃 甘南 747400)
氨茶碱;硫酸镁;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该病不仅影响肺,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反应,病情恶化导致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降低,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1,2]。但个体间自然病程,减缓疾病进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我们对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氨茶碱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4例患者均为我院内儿科的住院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依据;①龄常>0岁,多有长期重度吸烟史。②可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③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可有咳嗽,咳痰,气短,乏力,体质量下降,劳动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③胸部X线检查示肺野透光度增强,周围肺血管纹理减少,变细,横隔下降,活动度变小,胸骨后间隙增宽。84名患者中,其中男性3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在49~82岁,平均65.5岁,病程2周左右。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由氨茶碱注射液0.25 g+5%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L,25%硫酸镁注射液10 mL+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常规给予吸氧,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治疗,连续用7~10 d为1个疗程,未愈者再用第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67%,对照组58%。有效:为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治疗组33%,对照组3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治疗组0,对照组12%。复发:病情反复,治疗组0,对照组10%。
2 结 果
两组1、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见表1,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62.5%,两组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多种机制如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气道重塑等参与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共同存在着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内黏液分泌亢进和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紊乱,支气管痉挛。其次呼气相内径<2 mm,的支气管壁单核吞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平滑肌痉挛,增生,纤维化。再次肺部CO2储留,不能正常排出,易致肺泡长期处于充盈状态,肺泡所承受的张力长期保持在超负荷状态,最终使肺泡弹性丧失,肺泡毁损气腔扩大,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人体的正常呼吸功能无法完成,呼吸越发困难,长期受此病因困扰的患者往往心灰沮丧,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暴躁易怒,息怒无常,自爆自弃[3-5]。因此,改善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的微循环是关键,微循环改善了,气道水肿和痉挛消失了,免疫力恢复了,增强了气管纤毛的排痰功能。氨茶碱注射液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介质。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的充血和水肿,解除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并有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胆管平滑肌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轻微利尿作用。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具有镇静,抗痉挛,硫酸镁能延长心脏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值,并使心肌复极均匀,减少或消除折返激动,有利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注射用药后,过量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外周血管平滑肌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减慢心律,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抑制氨茶碱的恶心、呕吐、头痛、烦躁、辗转难眠,易激动,心率快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表1 两组治疗组结果比较
[1] 吴长学.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6):52.
[2] 张辉.硫酸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6):18.
[3] 吴海雁,何志良.补肺平喘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350-352.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2006,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0(1):1.
R563.8
B
1671-8194(2014)24-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