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合四变”让数学作业更精彩

2014-05-16鲍帮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科作业生活

鲍帮飞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变“枯燥” 为“有趣”,变“被动” 为“主动”,变“独立” 为“合作”,变“封闭” 为“开放”,灵活运用这“三合四变”,可让数学作业变得更精彩,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作业;“三合四变”

局限于课本的作业设计,严重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作业带来的快乐呢?

一、合理利用“三合”设计数学作业

(一)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在课堂之外,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数学文本。

(二)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

现代课程理念强调不应把各门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讲究各门学科之间的综合。这些学科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应鼓励孩子们寻找各门学科的契合点,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乘法后,指导同学收集古诗,做一些求古诗字数的乘法练习,在教学中设计“数字谜”,这些做法就将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

围绕体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统计我校学生中,晚餐最喜欢吃什么菜的情况,写一个调查报告。其中有些学生要写信给校长,建议食堂少做汤类食物,以免晚上肚子饿;有人建议吃饺子……把数学与生活实际需要紧紧连在一起,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巧妙运用“四变”设计数学作业

(一)“枯燥” 变“有趣”

通过玩味型作业、竞赛型作业、情境型作业,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技能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乐园,进而喜爱上作业。

(二)“被动” 变“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型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如五上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道自主作业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如果你是一位小老师,你打算怎么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设计一张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可以是表格式的或图案形状的等等),再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整个复习的过程。(温馨提示:可想想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对我们平时在作业中容易错的题目进行重点复习哦!注意设计美观、实用,书写认真!)

(三)“独立” 变“合作”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遵循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四)“封闭” 变“开放”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调查式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数学人物事迹、数学常识。加以累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树立了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局面。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挖掘更多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铭训.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J].贵州教育,2006(08).

[3]李华忠.浅析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endprint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变“枯燥” 为“有趣”,变“被动” 为“主动”,变“独立” 为“合作”,变“封闭” 为“开放”,灵活运用这“三合四变”,可让数学作业变得更精彩,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作业;“三合四变”

局限于课本的作业设计,严重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作业带来的快乐呢?

一、合理利用“三合”设计数学作业

(一)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在课堂之外,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数学文本。

(二)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

现代课程理念强调不应把各门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讲究各门学科之间的综合。这些学科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应鼓励孩子们寻找各门学科的契合点,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乘法后,指导同学收集古诗,做一些求古诗字数的乘法练习,在教学中设计“数字谜”,这些做法就将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

围绕体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统计我校学生中,晚餐最喜欢吃什么菜的情况,写一个调查报告。其中有些学生要写信给校长,建议食堂少做汤类食物,以免晚上肚子饿;有人建议吃饺子……把数学与生活实际需要紧紧连在一起,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巧妙运用“四变”设计数学作业

(一)“枯燥” 变“有趣”

通过玩味型作业、竞赛型作业、情境型作业,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技能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乐园,进而喜爱上作业。

(二)“被动” 变“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型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如五上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道自主作业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如果你是一位小老师,你打算怎么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设计一张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可以是表格式的或图案形状的等等),再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整个复习的过程。(温馨提示:可想想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对我们平时在作业中容易错的题目进行重点复习哦!注意设计美观、实用,书写认真!)

(三)“独立” 变“合作”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遵循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四)“封闭” 变“开放”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调查式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数学人物事迹、数学常识。加以累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树立了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局面。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挖掘更多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铭训.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J].贵州教育,2006(08).

[3]李华忠.浅析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endprint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变“枯燥” 为“有趣”,变“被动” 为“主动”,变“独立” 为“合作”,变“封闭” 为“开放”,灵活运用这“三合四变”,可让数学作业变得更精彩,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作业;“三合四变”

局限于课本的作业设计,严重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作业带来的快乐呢?

一、合理利用“三合”设计数学作业

(一)学习素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在课堂之外,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数学文本。

(二)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整合

现代课程理念强调不应把各门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讲究各门学科之间的综合。这些学科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应鼓励孩子们寻找各门学科的契合点,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乘法后,指导同学收集古诗,做一些求古诗字数的乘法练习,在教学中设计“数字谜”,这些做法就将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学习跟学生生活的融合

围绕体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统计我校学生中,晚餐最喜欢吃什么菜的情况,写一个调查报告。其中有些学生要写信给校长,建议食堂少做汤类食物,以免晚上肚子饿;有人建议吃饺子……把数学与生活实际需要紧紧连在一起,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巧妙运用“四变”设计数学作业

(一)“枯燥” 变“有趣”

通过玩味型作业、竞赛型作业、情境型作业,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技能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乐园,进而喜爱上作业。

(二)“被动” 变“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型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如五上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道自主作业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如果你是一位小老师,你打算怎么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设计一张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可以是表格式的或图案形状的等等),再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整个复习的过程。(温馨提示:可想想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对我们平时在作业中容易错的题目进行重点复习哦!注意设计美观、实用,书写认真!)

(三)“独立” 变“合作”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遵循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四)“封闭” 变“开放”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调查式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数学人物事迹、数学常识。加以累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树立了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局面。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挖掘更多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铭训.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J].贵州教育,2006(08).

[3]李华忠.浅析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作业生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生活感悟
作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