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占鳌头 提升解题能力

2014-05-16徐益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统计图题意审题

徐益株

【摘 要】数学错题的频频出现是数学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仅凭生活经验解题,未抓住题目的主干,无法真正理解题意,是错题生发的主要原因,而“建立自信,耐心阅读”,“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拓展阅读,结合实际”这“四步曲”则能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阅读;解题能力

一、问题的产生

调查的题目:(2012学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压轴题)

玻璃是一种高利用率的可再生资源,然而我国的玻璃回收率却比其他国家低得多。某环保局对比调查甲、乙两个玻璃生产厂发现:用回收玻璃生产玻璃与原材料生产的玻璃质量无差异,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且统计结果如下: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甲厂(原材料生产)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乙厂(回收玻璃生产)

(1)比较两个统计图,你认为我国玻璃回收率低的原因是什么?(1分)

(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2分)

(3)据悉,乙厂的年产量是300吨,为促进玻璃回收,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2分)

调查对象:鄞州区8所学校的六年级毕业生所答试卷

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整道题。原因何在?笔者对这些错误答案进行了统计。

第(1)小题要求先通过比较统计图,再进行回答。而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直观感觉,答非所问。错误解答为:回收的物品乱扔扔掉了;我们的玻璃很容易坏掉;生产的多回收的少等等。

通过对错误答案的统计和分析,第(2)和(3)小题有7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理解题意,算式错误或者空白。30%的学生第(2)小题计算错误,引起连锁反应。

二、对错解的思考

(一)没有阅读,仅凭生活经验解题

这里所说的“没有阅读”指的是学生没有全面地审题,只是粗略地看题目而已。例如第(1)小题的错解反映了部分学生一拿到题,大致看了一下,以为简单,不认真全面地审题,不按要求进行解答。错误答案的产生是因为没有看清“比较两个统计图”,而只是一味地凭着生活经验来解答。

这种因生活经验的定向思维导致审题错误的现象比较普遍。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以往经验,消除定向思维的负面影响,正确把握题意。另外,学生对以往经验应该辩证地接受,应该在审题时学会比较,找到问题中的本质,抓住题目的题干,再结合所学知识把题目的中心意思搞明白,这样就不易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不会阅读,未抓住题目的主干

很多学生看到如此长的图文结合的题目,心里上已经产生了恐惧,不知从何入手,抓不住题干的中心是什么。例如很多学生在第(2)小题列的算式答非所问,不知何去何从。其实细看问题“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从问题上理解,抓住关键词“利润”,明确求的是利润。然后仔细阅读信息,抓住跟利润相关的有效信息,从题中可以发现文字中只有一句“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再看统计图就可以发现利润占售价的百分比。依此分析这个问题就可以变成传统的题目:“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甲、乙两厂的利润分别占售价的10%、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正确解答为:12000×10%=1200(元);12000×2%=240(元)。

(三)缺乏常识,无法真正理解题意

学生看到第(3)小题题目就茫然了。其实认真阅读,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利润”就行了。由此可以运用第(2)小题的答案来计算。“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就是在求“甲厂比乙厂的利润多多少?”由此列算式就非常简单:(1200-240)×300=288000(元)。而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常识,不明白为何要补助,就不会答题了。

三、“四步曲”进行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理解题”频频出现,而学生频频在此丢分。究其原因,还是数学阅读能力不足。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建立自信,耐心阅读是基础

阅读理解题包含的情景、数量关系等就像一篇内容丰富的短文,但学生一看到就恐惧,失去自信,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要自信,要克服心理障碍。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领悟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成功运用数学。只有通过耐心的阅读,掌握题目所提供的显性及隐性的数量关系,才是为解题打下基础。

(二)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是关键

数学阅读理解题所含文字量比较多,信息量也相对比较大,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阅读时要重点注意材料中的数据、情景、关键语句等细节,对所提问题多加揣摩,理解出题者的真正意图。因此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题目设定的情景是什么?已知信息有哪些?题目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要求出什么?跟问题有关的信息是哪些?

我们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第一遍初步阅读时可以边读题,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明确题中的已知信息有哪些,把所求问题搞清楚,让学生提醒自己注标记一些关键词。当第二遍再去阅读的时候重点阅读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找出数量和等量关系。学生理解题意后,可以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学生更容易理解。仔细审题后,学生才能找准关键,切入主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是目的

数学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结合。数学阅读需要学会转化理解,把图文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数学形式表述。做题前特别要关注图表,要图文结合起来,注意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问题的链接点。题目中的有关图像是解题的敲门砖,借助它来解决问题事半功倍。例如笔者列举的题目中出现了扇形统计图,问题中求的是“利润”。从问题中就可见关键词是“利润”,就要从扇形统计图中找出隐含的条件“利润”占售价的百分之几,这就把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学模型了。

(四)拓展阅读,结合实际是发展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应用性很强,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运用到生活中。在现行的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生活用语或者是生活术语。让学生熟悉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经贸类活动,能快速抓住提干,把握中心题意。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脚步,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生活术语的解释,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还应鼓励学生平时多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

【摘 要】数学错题的频频出现是数学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仅凭生活经验解题,未抓住题目的主干,无法真正理解题意,是错题生发的主要原因,而“建立自信,耐心阅读”,“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拓展阅读,结合实际”这“四步曲”则能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阅读;解题能力

一、问题的产生

调查的题目:(2012学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压轴题)

玻璃是一种高利用率的可再生资源,然而我国的玻璃回收率却比其他国家低得多。某环保局对比调查甲、乙两个玻璃生产厂发现:用回收玻璃生产玻璃与原材料生产的玻璃质量无差异,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且统计结果如下: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甲厂(原材料生产)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乙厂(回收玻璃生产)

(1)比较两个统计图,你认为我国玻璃回收率低的原因是什么?(1分)

(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2分)

(3)据悉,乙厂的年产量是300吨,为促进玻璃回收,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2分)

调查对象:鄞州区8所学校的六年级毕业生所答试卷

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整道题。原因何在?笔者对这些错误答案进行了统计。

第(1)小题要求先通过比较统计图,再进行回答。而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直观感觉,答非所问。错误解答为:回收的物品乱扔扔掉了;我们的玻璃很容易坏掉;生产的多回收的少等等。

通过对错误答案的统计和分析,第(2)和(3)小题有7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理解题意,算式错误或者空白。30%的学生第(2)小题计算错误,引起连锁反应。

二、对错解的思考

(一)没有阅读,仅凭生活经验解题

这里所说的“没有阅读”指的是学生没有全面地审题,只是粗略地看题目而已。例如第(1)小题的错解反映了部分学生一拿到题,大致看了一下,以为简单,不认真全面地审题,不按要求进行解答。错误答案的产生是因为没有看清“比较两个统计图”,而只是一味地凭着生活经验来解答。

这种因生活经验的定向思维导致审题错误的现象比较普遍。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以往经验,消除定向思维的负面影响,正确把握题意。另外,学生对以往经验应该辩证地接受,应该在审题时学会比较,找到问题中的本质,抓住题目的题干,再结合所学知识把题目的中心意思搞明白,这样就不易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不会阅读,未抓住题目的主干

很多学生看到如此长的图文结合的题目,心里上已经产生了恐惧,不知从何入手,抓不住题干的中心是什么。例如很多学生在第(2)小题列的算式答非所问,不知何去何从。其实细看问题“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从问题上理解,抓住关键词“利润”,明确求的是利润。然后仔细阅读信息,抓住跟利润相关的有效信息,从题中可以发现文字中只有一句“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再看统计图就可以发现利润占售价的百分比。依此分析这个问题就可以变成传统的题目:“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甲、乙两厂的利润分别占售价的10%、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正确解答为:12000×10%=1200(元);12000×2%=240(元)。

(三)缺乏常识,无法真正理解题意

学生看到第(3)小题题目就茫然了。其实认真阅读,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利润”就行了。由此可以运用第(2)小题的答案来计算。“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就是在求“甲厂比乙厂的利润多多少?”由此列算式就非常简单:(1200-240)×300=288000(元)。而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常识,不明白为何要补助,就不会答题了。

三、“四步曲”进行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理解题”频频出现,而学生频频在此丢分。究其原因,还是数学阅读能力不足。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建立自信,耐心阅读是基础

阅读理解题包含的情景、数量关系等就像一篇内容丰富的短文,但学生一看到就恐惧,失去自信,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要自信,要克服心理障碍。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领悟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成功运用数学。只有通过耐心的阅读,掌握题目所提供的显性及隐性的数量关系,才是为解题打下基础。

(二)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是关键

数学阅读理解题所含文字量比较多,信息量也相对比较大,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阅读时要重点注意材料中的数据、情景、关键语句等细节,对所提问题多加揣摩,理解出题者的真正意图。因此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题目设定的情景是什么?已知信息有哪些?题目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要求出什么?跟问题有关的信息是哪些?

我们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第一遍初步阅读时可以边读题,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明确题中的已知信息有哪些,把所求问题搞清楚,让学生提醒自己注标记一些关键词。当第二遍再去阅读的时候重点阅读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找出数量和等量关系。学生理解题意后,可以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学生更容易理解。仔细审题后,学生才能找准关键,切入主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是目的

数学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结合。数学阅读需要学会转化理解,把图文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数学形式表述。做题前特别要关注图表,要图文结合起来,注意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问题的链接点。题目中的有关图像是解题的敲门砖,借助它来解决问题事半功倍。例如笔者列举的题目中出现了扇形统计图,问题中求的是“利润”。从问题中就可见关键词是“利润”,就要从扇形统计图中找出隐含的条件“利润”占售价的百分之几,这就把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学模型了。

(四)拓展阅读,结合实际是发展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应用性很强,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运用到生活中。在现行的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生活用语或者是生活术语。让学生熟悉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经贸类活动,能快速抓住提干,把握中心题意。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脚步,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生活术语的解释,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还应鼓励学生平时多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

【摘 要】数学错题的频频出现是数学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仅凭生活经验解题,未抓住题目的主干,无法真正理解题意,是错题生发的主要原因,而“建立自信,耐心阅读”,“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拓展阅读,结合实际”这“四步曲”则能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阅读;解题能力

一、问题的产生

调查的题目:(2012学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压轴题)

玻璃是一种高利用率的可再生资源,然而我国的玻璃回收率却比其他国家低得多。某环保局对比调查甲、乙两个玻璃生产厂发现:用回收玻璃生产玻璃与原材料生产的玻璃质量无差异,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且统计结果如下: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甲厂(原材料生产)

成本和利润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乙厂(回收玻璃生产)

(1)比较两个统计图,你认为我国玻璃回收率低的原因是什么?(1分)

(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2分)

(3)据悉,乙厂的年产量是300吨,为促进玻璃回收,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2分)

调查对象:鄞州区8所学校的六年级毕业生所答试卷

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整道题。原因何在?笔者对这些错误答案进行了统计。

第(1)小题要求先通过比较统计图,再进行回答。而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直观感觉,答非所问。错误解答为:回收的物品乱扔扔掉了;我们的玻璃很容易坏掉;生产的多回收的少等等。

通过对错误答案的统计和分析,第(2)和(3)小题有7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理解题意,算式错误或者空白。30%的学生第(2)小题计算错误,引起连锁反应。

二、对错解的思考

(一)没有阅读,仅凭生活经验解题

这里所说的“没有阅读”指的是学生没有全面地审题,只是粗略地看题目而已。例如第(1)小题的错解反映了部分学生一拿到题,大致看了一下,以为简单,不认真全面地审题,不按要求进行解答。错误答案的产生是因为没有看清“比较两个统计图”,而只是一味地凭着生活经验来解答。

这种因生活经验的定向思维导致审题错误的现象比较普遍。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以往经验,消除定向思维的负面影响,正确把握题意。另外,学生对以往经验应该辩证地接受,应该在审题时学会比较,找到问题中的本质,抓住题目的题干,再结合所学知识把题目的中心意思搞明白,这样就不易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不会阅读,未抓住题目的主干

很多学生看到如此长的图文结合的题目,心里上已经产生了恐惧,不知从何入手,抓不住题干的中心是什么。例如很多学生在第(2)小题列的算式答非所问,不知何去何从。其实细看问题“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从问题上理解,抓住关键词“利润”,明确求的是利润。然后仔细阅读信息,抓住跟利润相关的有效信息,从题中可以发现文字中只有一句“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再看统计图就可以发现利润占售价的百分比。依此分析这个问题就可以变成传统的题目:“市场售价都是12000元/吨,甲、乙两厂的利润分别占售价的10%、2%,甲、乙两厂生产1吨玻璃的利润分别是多少?”正确解答为:12000×10%=1200(元);12000×2%=240(元)。

(三)缺乏常识,无法真正理解题意

学生看到第(3)小题题目就茫然了。其实认真阅读,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利润”就行了。由此可以运用第(2)小题的答案来计算。“环保局每年要补助多少钱给乙厂,才能使乙厂每吨的利润与甲厂持平?”就是在求“甲厂比乙厂的利润多多少?”由此列算式就非常简单:(1200-240)×300=288000(元)。而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常识,不明白为何要补助,就不会答题了。

三、“四步曲”进行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理解题”频频出现,而学生频频在此丢分。究其原因,还是数学阅读能力不足。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建立自信,耐心阅读是基础

阅读理解题包含的情景、数量关系等就像一篇内容丰富的短文,但学生一看到就恐惧,失去自信,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要自信,要克服心理障碍。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领悟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成功运用数学。只有通过耐心的阅读,掌握题目所提供的显性及隐性的数量关系,才是为解题打下基础。

(二)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是关键

数学阅读理解题所含文字量比较多,信息量也相对比较大,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阅读时要重点注意材料中的数据、情景、关键语句等细节,对所提问题多加揣摩,理解出题者的真正意图。因此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题目设定的情景是什么?已知信息有哪些?题目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要求出什么?跟问题有关的信息是哪些?

我们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第一遍初步阅读时可以边读题,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明确题中的已知信息有哪些,把所求问题搞清楚,让学生提醒自己注标记一些关键词。当第二遍再去阅读的时候重点阅读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找出数量和等量关系。学生理解题意后,可以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学生更容易理解。仔细审题后,学生才能找准关键,切入主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图文阅读,转化语言是目的

数学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结合。数学阅读需要学会转化理解,把图文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数学形式表述。做题前特别要关注图表,要图文结合起来,注意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问题的链接点。题目中的有关图像是解题的敲门砖,借助它来解决问题事半功倍。例如笔者列举的题目中出现了扇形统计图,问题中求的是“利润”。从问题中就可见关键词是“利润”,就要从扇形统计图中找出隐含的条件“利润”占售价的百分之几,这就把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学模型了。

(四)拓展阅读,结合实际是发展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应用性很强,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运用到生活中。在现行的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生活用语或者是生活术语。让学生熟悉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经贸类活动,能快速抓住提干,把握中心题意。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脚步,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生活术语的解释,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还应鼓励学生平时多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

猜你喜欢

统计图题意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