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力量
2014-05-15刘成伟
刘成伟
“中央第四巡视组/纪检监察组进驻济南……有冤的报冤,无冤的转发。”3月31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李山(根据受访人要求,此为化名)一睁眼就看到了这样一条微信。
李山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考上了山东某省直部门的公务员。虽然只是一个副科级,仍让老家的人们十分艳羡,感觉是“当省厅的官了。”
堂哥2012年见了他,拍着他渐渐突起的肚子说:能捞点儿就多捞点儿。
前不久又见面,堂哥换了说法:注意着点儿,风头正紧。
李山的回答是:“我还不够个官呢。”
这个“不够官的官”,不久前刚刚操办了婚宴。
“这次主要是同学,五桌。”李山说,按照计划还要再宴请几次。“为了省去上报的麻烦,只能分开请……”
“私人宴请也需要上报吗?”记者问。
“政策上没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他回答道。“单位宴请超过一定桌数是要上报批准的。”
早晨7:40左右,李山从他的出租屋内出门,骑着那辆宝岛牌电动车去单位上班。此时,新华网公布消息,中央第四巡视组进驻山东省开展巡视工作。
李山到达单位没多久,就获知一群来自山东平度的民众聚集到巡视组驻地附近上访。媒体用了一句很文艺范儿的表述——“陈情”。一场旷日持久的拆迁纠纷日渐焦灼。
山东鲁泉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岫岩对《中国周刊》记者说,她代理的行政案件中,80%是因为强拆等土地问题,立案周期往往较长,难度往往很高。于是,上访等手段就成为民众经常采用的有效途径,而中纪委巡视组成为这些民众近一阶段的普遍期待。
“巡视组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程序的完善。”李岫岩说,“由于其监督作用,地方法院和地方政府都要认真履行。行政案子好立案了,哪怕是败诉,但能够进入法律程序,可以初步解决一定的矛盾。至少,当事人和行政机关的矛盾可以由法院受理转嫁一下。对那些准备上访的,行政机关会更加耐心地安抚、缓解上访时间,最终也回到法律轨道上来。”
伴随高层领导“打苍蝇、打老虎”的反腐决心,大批高官落马,中央巡视组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据《北京青年报》报道,4月13日,中央第八巡视组驻地——郑州市黄河迎宾馆门口,围满了来自各市、县、乡镇的政府工作人员,成为河南基层官员最密集的区域。与此同时,兰州等地也出现了相似情况。
济南市地方税务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局长牟新对《中国周刊》记者说:“巡视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有利于监督检查,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工作。”
他还说:“我们系统内每隔两三年也要搞一次巡视,审计局更是年年审计。这件事就该常态化、制度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兼职律师王冷也表示:“所有的监督都应该回到常态化、制度化的框架中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