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之剧
2014-05-15宋梅
宋梅
学医出身的苏荷又想改行了。这次她想当编剧。
想当初,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经过多年的刻苦自修,改行当了教师,任教于国内某著名医学院校,从事医学类英语研究和教学,干得风生水起。去年国庆节之前,一位编剧朋友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让她帮忙以此为主线写一个剧本大纲和分集提纲。苏荷从小就“最会写作文”,“当玩似的”就写出来了。万没想到,居然挣了十万元钱。
原来这一行挣钱如此容易,自由度还高,这叫苏荷如何不动心?她甚至找到她的中学同学——某网站的频道主编,力劝发小辞职,和她合伙干编剧。
今年“3·15”前后,宋丹丹和宋方金“打”起来了,一两百名编剧纷纷“参战”,足见编剧这个群体的“苦大仇深”。
苏荷有些“肝儿颤”。发小更犹豫了。
来钱快的“垃圾行业”
其实,早在2005年,就有过编剧因报酬少、地位低而“维权”的事件发生。那时,主要是编剧与导演的矛盾最为突出。如今小十年过去,编剧又和演员冲突上了。宋丹丹的一句“拍戏不是拍剧本”,让创作“一剧之本”的人们实在下不来台。
而事实上,就写作这项技能而言,编剧来钱快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好编剧。2010年,“中国最贵编剧”之一的六六曾直言:“编剧是我赚钱的行当。我一方面在写作,快乐地写作。一方面在痛苦地编剧。但是我之所以愿意付出痛苦,是因为他们给的价钱真的太高了,能买去我生命中一部分的不快乐。”2013年,六六在其新书发布会上再次坦言,编剧比作家挣钱多。
但同时,这个职业的门槛极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内地专职从事编剧行业的有两万多人,绝大多数是自由职业者。为了谋生,他们就要找东家,受雇于人,必须按照制片方的要求去做。几乎所有编剧在签订合同时,都见过这样一条霸王条款:“直到改到制片人满意为止。”
著名编剧石康早年间曾愤然吐槽,称中国的编剧行业是一个“垃圾行业”,甚至不如捡垃圾有希望。“捡垃圾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而培养一个编剧的教育成本很高。出来以后还有很艰难的几年时间在挫败与黑暗中,直到写成第一部戏。很多编剧没有收入,甚至要靠朋友接济、父母养”。
94版《三国演义》的编剧之一李一波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针对当下提高编剧地位的呼吁,评价说:“光靠喊是没用的。”
“编剧要有生活、有经历,还要对生活有发现、有感悟,更要耐得住寂寞。这样的编剧,话语权一定不一样,签合同的时候底气都足。”他说,“当下社会太浮躁,为了来钱快,就不断模仿、跟风,或者翻拍、炒冷饭。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脑袋决定屁股
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的尔冬升,在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说:“第一个奖就颁编剧,可见编剧地位有多低。”
与此相对照,奥斯卡颁奖礼,“最佳编剧”这个奖项基本位于倒数第三项颁发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均高于最佳男女演员奖的位置。
中美编剧地位之悬殊,由此可见一斑。
旅居美国的“金牌编剧”石小克,曾先后在美国的几个投资银行供职。因其所在的金融公司与好莱坞有工作上的交集,石小克因此有过一段电影投资的工作经历。之后回国发展,因“无敌”系列剧而名动荧屏。
对中美两国编剧的差别,他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石小克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好莱坞的编剧多半是理工科高手,《科学》和《自然》杂志是他们的必读。而国内编剧常看的是《小说月报》,甚至是《故事会》。
“人家是在科学中找故事,而我们则是在故事中找故事,而且还是别人的故事。”他说。
现实中,中国的影视剧很少有科幻作品。在石小克看来,主要是大部分编剧或作家鲜有科学素养,更缺乏科幻意识,想象力极其有限。“这和编剧门槛太低不无关系。”
石小克介绍说,当初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在设计宇宙飞船飞到人马座的剧情时,编剧会去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查阅相关的数据和相应的云图。一艘航天飞船如何能飞起来,好莱坞的电影编剧会依据重力学、空气动力学告诉观众其中的科学原理。
“好莱坞的科幻片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就连NASA的科研人员都会经常拜访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和《夺宝奇兵》系列的编剧),和他们一起探讨宇宙飞船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他说。
据石小克介绍,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斥巨资研制一种飞行器,一旦有彗星或流星撞击地球,就可以发射出去,以改变其运行轨迹,拯救地球。而这种飞行器的灵感,就来自于科幻作品。
美国人思维里的真实桥段,在我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石小克的一部新戏刚刚要开拍,叫做《来势凶猛》。其中有闹蝗灾的情节。石小克为此专门跑到中科院昆虫研究所,潜心研究蝗虫的习性。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的戏从不胡编乱造,都有史料和科学依据作支撑。”他说。
“两星”时代来临
就在记者采访石小克的当天,4月15日,广电总局在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
这就是目前被行业热议的“一剧两星”。
这一新政策意味着,已经实行了10年之久的“4+X”播出政策,即将退出电视剧舞台。
消息甫出,记者便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石小克发的一条文字:“一剧两星,意味着:剧本终于要被排在第一位了。拼大咖拼不起,只能拼故事了。”
记者随后再次采访了石小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6000万元投资的一部戏,明星可能要占到300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能到4000万元,演员成本占整个制作成本的近六成。“只剩下个一两千万还能干什么?”endprint
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明星的高片酬使得一部电视剧的单集成本居高不下,有的竟高到200万元一集。为了摊薄成本,制作方不得不把30集的戏活生生拉长到40集。
“现如今,30集的戏已基本挣不到钱了。”石小克说。
他认为,“一剧两星”是一个重大利好。
首先是购买成本没那么高了。原来“四个星”拼的时候,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家一线卫视同时购买,一部戏的制作成本可能一次就能收回。但现在只有“两个星”,像北京电视台,最多只能花80万元买剧,电视台不会因为“四星”变“两星”就肯多花钱。
“假如一集100万元的话,买一部40集的戏就是4000万元。花这么大的价钱,万一戏没播起来,损失巨大,谁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其次,“一个戏就消费一张明星脸”的现象很可能会受到遏制。石小克预估,“一剧两星”实施以后,身价单集60万元以上的大咖明星戏可能都不太好做了,这或许可以扭转一下中国电视剧畸形发展的态势,回归讲故事这一本源。
琼瑶阿姨的黑暗四月
结束了对石小克的采访,记者刚刚回到办公室,便在微博上看到了琼瑶发布的《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指证于正《宫3》(《宫锁连城》)大量抄袭《梅花烙》剧情。信中说道:“这是我最沉痛的心声!希望各位媒体体谅我心力交瘁,不要采访我。也希望有正义感的朋友,拒看于正电视剧。明知他会利用我来炒新闻,却被欺凌到无法保持沉默。今年四月很黑暗,爱我的亲们,请不要祝我生日快乐!我的心会与你们同在。”
李一波认为,此事印证了国产电视剧题材跟风严重的乱象,连于正这样的大牌编剧都有如此行径,实在令人扼腕痛心。他认为,广电总局应该站出来,倡导、扶持一些有想法、有艺术追求的编剧。
“从前有个词叫‘抓创作。广电总局不应该仅有单一的管理职能,服务也很重要。”他说。
从2012年开始,广电总局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 2013年又设立了原创剧本大奖,奖金总额达1000万元,直逼茅盾文学奖。
对此,李一波有些意见:“一个好剧本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某种意义上,对编剧原创的鼓励比奖励更重要。”
他特别希望社会能建立一套完备的孵化机制,大力扶持栽培优秀编剧。
今年四月的黑暗不仅笼罩着琼瑶阿姨,也笼罩着苏荷。去年轻松挣到的十万元钱让她手痒,很快又接了一单生意——帮一位名编剧修改剧本。没想到,这个剧本竟然获奖了;更没想到,原来说好的署名没有了,说好的薪酬也迟迟未兑现。一打听,剧组已解散,追讨无门。苏荷顿时体会到了农民工的心情。
她又找到发小,意图倾诉。却见其正在捧读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手边还有一本《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
苏荷登时泪奔,大叫一声:“亲,你可不知道贵圈有多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