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
2014-05-15康青叶
康青叶
【摘 要】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正确理清“学与教”的关系,“教”在正确理解时,“教”在学生必需时,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教”
一、“研学后教”的“学与教”
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彼此依存、彼此作用的关系。“教师教”应立足于“学生自主”,通过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学习”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重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研学后教”,“教”在正确理解时
“学”为内因,也是本质因素,“教”为外因,但“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助学,是导学,更是研学的本质和重点所在。
(一)重学生起点
区“研学后教”中的“研”是教的前提和关键,一方面是指“研学生”,而研学生首先要“把握学生起点”,其主要内涵是“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针对性预设他们在新知识学习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这种“研”是在注重学生的学习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解与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注重学生起点的“教”,是在学生不得法时,教师指导学法;在学生理解片面时,教师引导其深入求异;在学生认知分层时,教师顺学而导……所有这些,将很好地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研学案的导学更具针对性,如此注重学生起点的“教”势必会减少耗时伤神的无效劳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可以真正发
现学生的疑难困惑与缺陷不足。如xx小学一老师教学《桥》时,先让学生预习《桥》,并围绕课文提出自己的质疑,如:为什么课文最后才交代父子关系?课文中的老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题目为什么叫“桥”……随后,该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解决简易问题,并生成一些富有价值的问题:课文开头场景的描写对文章主旨的突出有何好处?课文最后寥寥数语交代了他们的真实关系,这样写好处在哪里?老太太的余生该是怎样度过……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段落,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很有针对性,语文学习自然事半功倍。
三、“研学后教”,“教”在学生必需时
“学”是多元的,个性的,富有张力的;“教”的策略是丰富的、灵活的、高效的。因此,必须做到教在关键处,教在必需时。
(一)重启发、重思考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悱而启之,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状态走进课文,让语文课“美丽转身”。如一位老师教学《伯牙绝弦》,在学生朗读课文后,先后抛出一些极富语文味、思考性的练习:1. 伯牙为什么绝弦?2. 短文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钟子期善听?3. 仿照课文的短语写话,如细雨霏霏、杨柳( )、和风( )。黎老师用几个研学问题贯通全课,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画出相关句子,品味语言、感悟真情。然后,采用茶馆式的闲聊,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时点评、引导,这样,边学边导,从而达到了小古文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把学生引向文本,真正打造了“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
(二)重学法、重得法
“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学法的习得。语文学习应该是注重学法、读法、写法的指导,但不是纯知识性的说教,而是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不仅让学生知晓学法,更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实践、掌握、运用学法。如一位老师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她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入手,让学生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尔后提炼出介绍他人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说。最后,借助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写了谁?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怎么写?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对抽象的写作方法有了形象的感知,迁移用于自己的习作也变得顺理成章。这样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注重学生习得语文学习方法的“教”,自然会夯实读、说、听、写的基础,使得语文课变得扎实、高效。
(三)重时机、重高效
追求高效善导,必须捕捉恰当的时机。“教”在学生的需求处,“教”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能让“教”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在学生知识疑难处
缺乏必要的知识,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老师要留意学生知识的缺陷处,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如一位老师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的片段:
师:看文里的动作描写,严监生对于亲人的第一次猜测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连写了三次亲人猜测?
生1:这样写,激起了读者读下去的愿望。
生2:这样写更加突出严监生的吝啬。
师:所以,作家虽是浓墨重彩写——(生1:亲人猜测)结果却——(生2:突出了严监生的吝啬)
师: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那么,这种激起读者往下读的强烈愿望的写法,我们称之为——设置悬念……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用到了这种写法?
通过本文的范例,老师让学生具体感知了“设置悬念”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迁移学习,学生对这一写作技法的认识就比较深刻了。
2.“教”在学生认知错误时
在当下强调“生成”,鼓励个性化阅读,独特体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因此,老师应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如一位教师上《桥》时的片断:endprint
师: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3:我感受到了老汉敢于牺牲。
生4:我感受到了老汉勇敢,是个为公忘私的人。
生5:我觉得老汉很残忍。
(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哗然,许多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师:你的感悟与众不同,能否说具体些?
生5:因为老汉让自己儿子留在最后,这样肯定有危险,也就是将死亡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虽然他是父亲,但将儿子生的希望残忍地剥夺了。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的脑海中,残忍的人是怎样的?
生3:在我的脑海中,残忍的人会不顾他人死活。
师:那么,你觉得老汉是这样的人吗?
生3:不是,他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
生4:我也觉得老汉不残忍。他知道可能失去至亲的儿子,如果不这样,可能他的村民会失去自己的至亲,他愿意将死的痛苦留给自己。
生6:儿子能理解父亲的做法,愿意服从父亲的安排。
……
“老汉很残忍”的见解是独特的,但与文本价值相矛盾。针对这样的错误认识,老师选了“残忍的人是怎样的”这个启发点,学生首先明白“残忍是不顾他人死活”;进而懂得“老汉的伟大”;这是一个渐进的理解、感悟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真实、朴实的教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老师精确到位的“教”所起的作用。
3.“教”在学生理解疑难点
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是从字面直接显示的信息中领会到隐含的、潜在的、深层的信息,而老师画龙点睛的“教”能启发学生,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带领学生走进豁然开朗之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这一片断时,学生难以理解战象此时的心理活动,此时王老师适时地出示了自己撰写的《战象的最后一天》:“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不能卷起你抱给我的香蕉,不能吸起河水,为你喷洒出一片清凉,甚至,我再也不能与你对视相望了。在最后一天里,我留恋身边的一切……”在老师及时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走进了嘎羧世界,这样就形象地体会到了句子所饱含的深刻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总而言之,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教”的研究,努力提高“教”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安德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安德生.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社,2003.
[4]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