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理论的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教学改革

2014-05-15张婷许健汪丽佩周云凯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卫生学公开课空气

张婷+许健+汪丽佩+周云凯

空气理化检验是卫生学检验课程的一个重要篇章,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后者还包括食品理化检验和水质理化检验,是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限选课程,旨在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手段,依据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监测环境、食品、作业场所的卫生状况和污染危害,为卫生监督法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

目前大部分设有医学检验专业的学校都会开设食品、水质、空气、药品等相关检验课程,但是由于各学校情况不一,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所开设的课程也略有差异,缺乏相应的统编教材。故我院卫生学检验课程采用卫生检验专业学生通用教材,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三本教材。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三门课融合成一门课程,学时数太少,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实践和实验操作不足等。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法规、检测仪器原理等内容的枯燥、乏味,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模式越来越显示出了局限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网络资源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正受着多种多样的冲击,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崛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了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的革新。

2009年,“可汗学院”被授予“微软技术奖”中的教育奖[2],它改变了未来小学、初高中的学习模式。世界著名大学公开课资源的开放,网易、新浪公开课的平台,更改变了普通大众的学习模式。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也终将创新、扩大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3]是借助网络和通信工具,由教师和学生个体组成,通过教学、讨论、研究等活动建立的一个虚拟社会形态。最初是由网络上的电子公告栏(BBS)、新闻讨论组和聊天室发展而来。由于自发式的组织过于松散、存在学习水平和接收能力的差异、缺乏核心标准和持久深入的学习讨论,因此虚拟学习社区经过自我调整和发展,已经有了诸如上课区、资源区、工具区、练习区、测验区、聊天区、讨论区等较为固定的典型模式[4-5]。虚拟性、社区型、教育性是虚拟学习社区的三大特点,而平等互助、交互学习则是虚拟学习社区的立足之本。

在2013年上学期的卫生学检验课程中,我们将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借鉴到空气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学科中心———空气理化检验,社区成员就包括任课教师和医学检验专业同学,这样确保了学科的主体地位,也保持了沟通的交互性和自由性。由社区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服务,采用学习者自治制度,通过知识树、规划图,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并帮助完善他们的自主学习方式。同时社区也为任课老师提供了各种教学服务,比如学生的知识反馈,就在一定程度补充和更新了教师和课本的现有知识。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而不是评价者[6-7]。教师的活动有严格的界定范围,如表1所示。确保学习的有组织性、方向性、激励性和正确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6-7],他们要根据社区公告的要求,网上学习资料搜索,完成作业,并组织学习讨论、分享所学,参加擂台进行展示,如表2。

空气理化检验这部分内容总共20个学时,包含2次实验课,共8个学时。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却多达30多个,了解的知识点约40个。短短的课堂教学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的了解个皮毛。如果学生通过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课下学习,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在课堂进行作业讲评和学习展示,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甚至还能及时更新知识点及了解相关延伸知识。

学生通过高中地理课和生活事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类型和危害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全面,对大气污染物的具体致病致毒和防治机理并不了解,仍需提高知识储备。尤其是新闻媒体对雾霾、PM2.5的报道日益增多,各种评论和网络讨论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借助教师给出的学习资料(如英国公开大学的公开课“空气污染”)及学习提纲,搜集资源、整理和讨论,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比卫生学检验的另外两个部分:食品理化检验和水质理化检验,学生对空气理化检验知识的掌握明显较好。与同期普通教学的学生相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甚至互联网运用能力都大大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是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现代大学的要求,也是现代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7]的成功,英语学习的模拟学习社区的门庭若市,国外大学公开课的访问量激增,都代表着技术革命和教学模式结合的成功,代表着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成功。在虚拟学习社区的模式中,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教学的中心和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展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孟斌,高宏生,李国良,等.推动卫生学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7): 706-708.

[2]顾雪林.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和他创办的可汗学院[N].中国教育报, 2013-02-26.

[3]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Hung, David W. L., Chen, Der-Thanq. Appropriating and Negotiating Knowledge: Technologies for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40 (03): 29-32.

[5]马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2(6):55-58.

[6]何显文.大学信息技术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3): 102-106.

[7]杨刚,曾群芳,赖文华.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教师协作学习的问题与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2): 45-52.

[8]刘淦.对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5):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卫生学公开课空气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我要买空气
第一次公开课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