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三次外调琐忆(下)
2014-05-15沈坚
沈坚
五、第二次外调:
穿林海,过雪原
由于结案任务依然繁重,有些原来难以查清的案件还需要根据线索的扩展做进一步查证,譬如提审在押人犯。这样,工作队在10月初又指派我做第二次外调,同行的还是老杨。这次外调的地点除县城外,还包括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监狱所在地的齐齐哈尔与北安。
对出门的人来说,那时交通不便,等车候船动辄延搁数日,已成家常便饭。我们原拟结束在县城的工作后,坐汽车去黑河,但车辆却另调他用了,长途公交停运,只得再改乘船。如此一来,倒让我行驶了一趟黑龙江的这一河段。加前次,总括起来,上至洛古河,下至黑河的整个航程,总算都走遍了,统共888公里,1776里。这段行程难忘的是江湾:大江在此甩了个长达80里的Ω型大弯,而江湾底部的陆地连接线只有400米距离!
到黑河后,本打算先奔北安,但不知为何公路中断,只好改道先往嫩江,再走铁路经富裕转北安,我的19岁生日就是在北安度过的。
1969年10月中旬,中苏关系已达高度紧张的关头,后来披露的林彪 “一号通令”,就是此时签发的。这种气氛当时即便在基层,也已不难感受:从黑河到嫩江的公路沿线,可看到不少奔忙的部队车辆。地处边境第一线的呼玛和黑河首脑机关,都在按照上面的部署,急于作撤退二线的准备。北安是黑河地区的二线,此刻地区机关的搬迁正忙得不可开交,黑河——北安公路的中断,不知是否与此相关。北安许多建筑物的玻璃窗上,都已贴满防止空袭时玻璃碎裂的纸条,犹如以前从苏联影片中见识的二战城市民居的那些画面。在齐齐哈尔,随处可见街上道边正在挖掘的防空洞,高大建筑物、储油罐和无轨电车顶上都被漆上了黄绿相间的防护色…… 这样的气氛与图景,似乎是建国以来所绝无仅有的,让我真切感触到了战争临近的脉息。想当初执意“一边倒”的铁哥们,到如今却脸皮撕破,刀兵相向,甚至欲动真格玩核打击了,确也让人感慨不已。
利用在齐齐哈尔出差的这次机会,我到照相馆给自己照了张全身像,寄给下乡半年一直记挂着的父母,以免悬念。但调查工作却发生了一点变化,原因是当时战备形势日紧,齐齐哈尔和北安监狱的大批人犯已被内迁转押到一些新建场点。
其中两个移迁的场点新肇、革志,都在肇源县境内,从齐市还要乘火车东行,经让胡路站转入一条新建铁路支线。铁路支线的客车极少,错过一班,就得等候次日的了。让胡路仅是荒野地里一小站,没有人家,更无旅馆,我们只好再转坐一站公交汽车到萨尔图站住宿。到萨尔图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庆油田总部所在地。由于多年的保密工作,普通中国人不会想到,正是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松辽平原荒草甸子底下,埋藏着如此硕大的全国第一油田。到了这里,沿途可见许多新建筑、沥青公路网和高高的钻井架,以及过去留下的“干打垒”,一派油区风光。不巧的是,当日油田正开什么大会,代表们占据了几乎所有旅馆招待所。连我们不得不找到的一家浴池,也声称没地方,好言说尽,才让我们等候到晚上十点钟后,施舍了两个简易铺位,将就一宿。我对大庆的仅有记忆,就是这番找住处的艰辛,还有那张浴池坐台先生永无笑容的独眼的阔脸。
10月23日,坐上支线仅有的一班客运列车到新肇。在劳改大队如何找在押人犯调查了解,已无印象,只记得当日下午因无车乘,又不得不沿着铁路步行去革志的。一路景色单一,如同大庆附近,平展展的荒原似乎无边无涯,望不到头,秋草萋萋,有的地方则举目盐碱,枯黄的野地里夹杂些花白。这条由大庆向南延伸通向吉林境内的铁路,看来是专门用于运送大庆石油的,三个多小时的步行途中,就有六趟油罐车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这是写给父母的信中记下的。地图上未标此路也不奇怪,因为那时作为中国最大能源基地的大庆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政治符号,1959年建国10周年起的名,却不知何在。
依照日记的载录,我们是26日从黑河回到县城的,这次坐汽车,经当初下乡时行过的沿江公路走,跟我手边地图上标画的不一样。后来我曾给远在京城的地图出版社写过封信,专门反映地图资料的老化与更新问题,说到了大庆的新铁路,也说到了黑河公路的标画、漠河金矿的停采,还在沿袭着几十年前的伪满时期资料。出版社接信后很重视,给我作了认真回复,并对相关的问题给予了解释和肯定。其实,我这些认识的形成,完全得自于几趟外调时的实地踏勘与直接观察。
回到县里,本可结束任务交差了,但调查中出现的新线索,又促使我们决定在本县范围再找找有关证人,于是又走了趟偏处内陆的沟里村屯——十六站、韩家园子。
那一带人烟稀少,环境荒僻,远离江边的国境线,却是当时县里准备建设的二线基地。去那里没有公交车,只有不定期的县机关搬家卡车。时值秋末冬初,大地刚开始封冻。为便于车辆行驶,司机们总是抓住路面上冻硬实时出车,那天凌晨2点就上路了。解放牌4吨载重卡车的车厢里,装满了打算盖房子用的红砖,上面又叠起了一大堆搬迁的家具什物,我们七八个搭车的人无遮无掩地倚着行李家具高高在上,脚登车厢护栏,已属严重违章超载了。一路西行,走走停停,穿过以产金闻名的兴隆沟后,路况变得愈来愈差,因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车子一路晃晃悠悠,走得好生艰难。下午1点多钟,终于还是陷了车,半只轮子没入水坑。大家动手搬运东西,倒腾半天,也无法弄出车子。此时又逢天空飘雪,饥寒交迫,在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地,只得派人步行几十里去最近的村落求助。直等到当晚九十点钟光景,救援的拖拉机才开到,好不容易拖出了我们的卡车。待我们一路小心最终抵达十六站时,已是半夜12点多,距县城出发已整整22个小时了。尝过这次陷车9小时的苦头之后,再遇什么陷车、翻车,我都不怵,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正应了李玉和那句台词:“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次日坐马车到韩家园子。但从韩家园子返回的那天,又没车可乘,只好步行50里地。路遇漫天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着实领略了一把杨子荣上威虎山“穿林海,过雪原”的意境。
六、马拉松式的第三次外调
在当时的家信里,我曾数度流露因外出脱离劳动太久而感到不安的心绪,但身不由己,只隔十几天,11月17日,便又奉派出发执行第三次外调任务。如果说我的第一次外调主要还在本县境内,第二次外调在本省之内的话,那末这次外出,不光任务重,涉及全公社四个大队的十多个查证对象,而且走得更远了,足迹遍于东北三省。
这次的搭档是另一大队的当地青年、基干民兵连长杨宝兴,祖籍山东掖县(今莱州),比我稍长几岁,算是同龄人。另外,公社秘书温玉岐也同行了几天。杨宝兴晕车,遭了一路的罪。从出发不久,我就发现他坐不了汽车,车子一颠簸,一闻到汽油味,他就止不住犯晕,呕吐不已,脸色苍白,冷汗直冒。天寒地冻,又不便老是开窗户,他只得坐在车门口的台阶上,以备随时出现状况。可是我们这一路除坐火车外,很多时候毕竟要依赖汽车,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长途行车的痛苦,有几次我不得不把他留在旅馆休息,自己单独出去办事。经伊春小兴安岭林区赴嘉荫的那次,是老温和我一起去的,让宝兴留驻哈尔滨他叔叔家暂息。
第三次外调跑的地方比较多,包括省内的黑河、北安、嘉荫、嫩江、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省的长春、九台,辽宁省的沈阳、海城。
从我们那里外出,黑河是当时的必经地,原来只是匆促而过,这次有任务,逗留数日,观察得细一些。黑河地位显要,伪满时东三省被划作9个“省”,其中就有一个伪“黑河省”。记得当时的黑河,还是一派老城镇景观,触目可感昔日繁华的旧痕,处处是砖砌的俄式建筑,尽管外墙斑驳,而遗韵犹在。马路两旁的下水明沟上是铺木板的,踩着咚咚作响。绝不同于2008年重返东北时我再走进的那座完全失去了历史感的簇新城市,那是一种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都千篇一律的建材堆砌物。
在北安期间,我们还去了两处劳改农场,提审在押人犯。11月末,我们在城南的福安农场盘桓了两日。那里也有不少各地下放的知青,但感觉风气不正,生活管理混乱,食堂冷菜冷饭,不少知青纷纷跑回城了。劳改犯被传呼到谈话房间时,照例要向屋内的看管人员点头哈腰地来上一句“报告班长”,而那个看管人员(不少是知青)此刻正百无聊赖翘着二郎腿躺在炕上,一脸的鄙夷,必定对着人犯吆五喝六,耍一通威风。这一场景给我印象颇深,为何同是知青,却差异迥然;人啊,一旦地位变了,哪怕暂时握有了对他人的某种支配权,都不知会变成一副什么面孔?12月初到的尾山农场也是劳改农场,位于北安西北方。只记得一路上我被尾山典型的火山外貌所吸引,平缓的山顶,略带倾斜,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书本以外的火山。
此次外调任务最多、逗留时间最久的城市是哈尔滨,差不多近半个月。先住在道里的兆麟公园附近,后来住在道外,省级机关比较集中的南岗区也三天两头去,而且往往步行寻路,拿脚量地皮,所以对这座位于松花江畔的黑龙江省城便渐渐熟稔起来了。“哈尔滨”之名,出自满语“晒渔网的地方”。清末沙俄入侵东北时,因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境内支线及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交汇点,形成城市。由于这层历史因缘,该城深受俄罗斯文化浸染,市内建筑处处透出俄式风韵,建筑立面的装饰件、铁路霁虹桥带涡形雕花的精致黑铁栏杆、苏军烈士纪念塔的青铜士兵像…… 只不过当时正值中苏对立,人们因忌讳而不愿点破这层窗户纸罢了。但不管怎么说,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文化风貌,还是对我很有吸引力。走得多了,也就弄清了道里、道外其实源于铁道线的区隔,东北人习惯于把左侧称“里”,把右侧称“外”;而南岗也确实得名于其地貌,铁路南面原为起伏的岗地,故名。哈尔滨的崛起渊源于铁路,连城市的地名,也离不开铁路的方位。
出省后的第一站是长春,我们在此度过了1969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1970年的元旦。那是“文革”期间难得一遇的节假日,各单位不办公,我们也歇工休息了一天。那天在长春闹市区找到家饭馆,说是卖馄饨,在只见馒头包子面条的东北,还真头回遇上,情急之下要了碗尝尝,想找回点南方小吃的感觉来。不料端上的却是一大碗汤,漂着几张白花花的馄饨皮,一咬,怎么没多少肉馅。问店家,人家硬生生回了句:“吃馄饨,不就喝个汤嘛!”敢情那会儿东北的馄饨都是经过如此这般改良的?
过完元旦,我们便又乘火车到吉林九台县外调去了。从县城到下面的沐石河公社还有几十里地,不记得那次出于什么原因,县里的公交车停运,以敞篷大卡车代替,车厢内并排搁了几条木板凳,权当座位。数九寒天,零下二三十度,交通车辆只此一家,别无选择,只得大衣棉帽全副武装,裹得严严实实,背朝前方端坐在条凳上。这场寒冬里的“拉风”可谓出尽风头,一个多小时兜下来,冻得鼻子快喘不过气来,嘴都张不开了。接着在沐石河小饭馆又凑合了顿午餐,一碗半凉的杂合面条(面粉加高粱米面杂拌),更加剧了我的身体不适。下午发烧,步行赶路30里,走了2个大队,愈走便愈迈不动步了。当晚住桦树大队队部,无人关照,不知高烧几何,也不知哪里有退烧药可买,我便请杨宝兴替我烧一大壶开水,我就一边喝开水,一边躺在热炕上捂汗。次日清晨,感觉稍好,也不知高烧退了多少,便赶紧找人调查办事。忙完已近暮时分,东北冬季天黑得早,但我坚持必须离开。结果,履冰踏雪,饥肠辘辘,又在山野里步行了30里,才赶到土门岭火车站,正巧遇上一列路经此站的慢车,当晚返回长春。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下,靠喝开水强制退烧,我这是头一遭,也是仅有的一次经历。
然后,我们就进入辽宁,愈往南走,愈没有了黑、吉两省那样的暴冷感。海城一带几乎不见雪,露出原先的地面,太阳光照射下,甚至还略带几分春回大地的暖意。没想到东北三省南北的气候还真差不少,地域够辽阔的!
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城市建筑却带有更多的混合性,不似哈尔滨那样纯粹的俄式风味,也不像长春是日本人设计的西式格调,沈阳则什么都有,甚至还留有满清前期盛京故宫那样的中国传统建筑群。当时在沈阳,遇见不少全国各地来的外调人员。旅馆同房间住的就有来自福建厦门的外调人员,闲聊时从他们口中得知不少在北方不大容易听到的消息,譬如“文革”高潮时厦门造反派大字报上街严重泄密,导致大陆在台谍报人员曝光,损失惨重;华人居多的马来亚共产党人员撤退至我国南方,“文革”也波及到了他们,等等。
这次外调同前两次相比,持续时间最久,近两个月光景,直至1月14日,我们才乘坐火车由南而北纵贯大兴安岭林区,经塔河辗转返回了村里。
我的三次外调经历,尽管是在“文革”和下乡那样一个艰难而特殊的时期,想来却还是很有意思的,至今难以忘怀。不仅有助于自己读人阅事,体悟人生社会,学着沟通交往,而且也实地行走了东北的许多地方,山野莽原,城镇乡间,品味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一个年仅十九的年轻人来说,由此得到的可贵知识和体验,则是终生受用,享之不尽的。当年足迹所至之地,有些后来又曾旧地重游,有些却再也没有去过,成了唯一而永久的记忆。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 沈飞德 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