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2014-05-15吴亭莉张秀国

演艺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观众厅视线剧场

吴亭莉,张秀国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吴亭莉,张秀国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分析了剧场观众厅的视线设计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视线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剧场;视线设计;视线升高值(c值);俯角

剧场观众厅的视线设计的常见问题有:对视线升高值(c值)理解错误或不全面;视线设计只计算中轴线纵剖面的视线升起值,而忽视其他更不利的剖面的视线升起计算;最高一层楼座的最大俯角过大,影响观众的观剧质量及舒适度。

1 关于c值的理解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c值——视线升高值的定义是:“后排观众视线与前排观众眼睛的垂直距离。”而“视线”的定义是:“观众眼睛与视点的连线。”

少数设计者不清楚c值(视线升高值)的含义,误将c值等于0.12 m理解为每排坐位标高绝对升起值为0.12 m,因此使座位升起成为一条直线。

应该根据c值的定义,用图解法、电脑软件或其他方法计算出座位升起值。剧场的座位升起应是一条曲线。

2 视线设计的计算

如果视线设计只计算纵剖面(中轴线)楼座的视线升起,从而确定池座、楼座各排的标高,而没有计算中轴线之外的池座、楼座(尤其是池座、楼座中不按常规排列方式的部分座椅及侧楼座、偏楼座)的视线升起,将导致观众厅内视线受到遮挡的座位(盲座)偏多,使侧楼座、偏楼座及排列方式特殊的座位视线严重遮挡。

所以,视线设计除了进行中轴线上的视线升起计算外,还应该进行侧楼座、偏楼座、各个不同部位的视线升起计算,以及应增加对于特殊排列座位的剖切位置的视线升起计算。计算方法与中轴线视线升起计算原理相同,只是计算时的参数排距不同、与视点的距离也不同,所以不同方向的楼座每排标高不尽相同。

视线设计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电脑进行模拟校核,尤其是采用了复杂的座椅排布方法的观众厅、形状特殊或空间设计复杂多变的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更需要借助电脑来完成。座位排列的平面变化越多,需要剖切的位置也就越多,尤其不能忽略对侧楼座的视线计算。

观众厅地面(池座、楼座)标高的确定因素很多,除了根据c值常规设计外,还需要考虑出口的楼层标高、休息厅或休息廊的标高、疏散楼梯的标高、楼座下方吊顶的标高等等,往往要对按常规计算出来的各部位标高值进行调整,并非要绝对遵守c值等于0.12 m的规定,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结合电脑模拟、结合本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排座位地面标高值。

总之,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一般不是一次计算完成的,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整体情况反复调整,并经电脑模拟校核,综合考虑之后,最终设计出较满意的视线。

3 俯角

一些剧场盲目追求规模(座位数量多)、盲目追求压缩视距或片面强调某种艺术效果(如无必要的增加楼座层数),导致楼座的升起过陡,最大俯角偏大。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5.1.6规定:镜框式舞台观众视线的最大俯角,楼座后排不宜大于20°(新《剧场建筑设计规范》拟修订为不宜大于30°,正在报批中);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俯角不宜大于30°。

表1 是部分剧场观众厅最大俯角的设计实例。

3.1 俯角过大的后果

如果俯角过大,将会出现下述问题:

(1)观众看演出时,只能看到演员的头顶和额头,看不到演员的脸部表情。观剧质量较差。

(2)看不见天幕或只能看到很少部分天幕。

(3)地面升起较陡,观众穿行时有不安全感,尤其是纵走道太陡,安全疏散时易出事故。

(4)人眼的正常俯角是15°,转动眼睛时为30°,如果俯角过大,经常要低头看演出,容易疲劳不适。

北京某大剧院三层楼座的最大俯角是28°,北京某剧院的二层楼座最大俯角也是28°左右,观众的普遍反映看不见演员的面部表情,看到天幕的范围太少。从纵走道上下时感到坡度太陡不够安全。

3.2 俯角的正常范围

常规话剧剧场需要看清演员的面部细微表情,俯角宜15°左右,最大不超过20°;歌舞剧剧场场面较大,动作幅度大,最大俯角宜18°左右,最大不超过25°;地方戏剧场的最大俯角规定与话剧剧场相同;设有两层以上楼座的以歌舞、音乐为主的剧场最大俯角不应超过30°。

表1 剧院观众厅最大俯角设计实例

3.3 如何控制最大俯角

对于观众厅的楼座设计,尤其是多层楼座的视线设计,其最大俯角是视线设计的重要指标。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这类规模较大、多层楼座的剧场,综合考虑最远视距等因素,俯角大一些(不超过30°)是不可避免的。北京某座规模不大的剧院,楼座最大俯角也达到了28°左右,这就显得俯角过大。如果楼座的第一排标高能适当降低一些(根据现场实际来看,应该是可以降低的),则楼座的升起可平缓一些,最大俯角就可以减小,视线质量就可以提高。

最近有一些新建的剧场,规模并不大,出于观众厅形式的考虑,要设计多层楼座(包厢),观众厅后墙拉齐,这样造成了楼座最大俯角大于30°,使得楼座后部观众观剧很不舒服。如果设计时考虑了俯角这一因素,可以采取观众厅后墙不拉齐、楼座层层后退,以及尽量降低各层楼座第一排的标高等办法,可达到减小俯角的目的。

为了降低最大俯角,各层楼座第一排的标高的确定至关重要,应尽量精打细算,降低楼座第一排的标高。为此,在横向大梁承重的楼座结构设计中,楼座的横向梁往往不布置在第一排的位置,而是稍往后设置,第一排甚至第二排都采用较薄的挑板,这样楼座第一排的标高就可以降低许多,从而减小俯角;对于纵向梁承重的楼座结构设计中,将纵向梁设计成变截面的,减小梁前端高度,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楼座第一排标高,从而减小俯角。

综上所述,对观众厅的视线设计应全面考虑,从而保证观众能够有良好的视线,提高观剧的舒适度,达到良好的观剧效果。

(编辑 周建辉)

Design of the Auditorium Sight Line

WU Ting-li, ZhANG Xiu-guo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c., Beijing 100045, China)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auditorium sight line were analyzed. Beside, the writer proposed som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relate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sight line.

theater; sight line design; D-value of vertical sight line; angle of depression

10.3969/j.issn.1674-8239.2014.11.006

猜你喜欢

观众厅视线剧场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欢乐剧场
你吸引了我的视线
论《日出》的剧场性
当代视线
观众厅视线分析软件《神眼》的应用
雨天戴偏光太阳镜 视线更清晰
开心剧场
京剧剧场的观众厅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