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校体育50年重大事件回顾——谈学校体育目标的制订

2014-05-15李冠霖付克翠

运动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目标体育

李冠霖,付克翠

(1.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巴金语录)。成功完成学校体育目标是我们所有体育教师的义务和希望,是我们所有体育教师成功和被认可的标志之一。可以说成功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十分有助于引领我们体育教师走向成功。

1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

《古今贤文》有句谚语:“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那么我们学校体育目标究竟该如何制定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乃唐太宗三鉴之一。在此简要回顾一下近5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对学校体育目标制定的思考。

1.1 “文革十年”,一片荒芜

1966—1976年:这10年(“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惨痛的十年,真可谓十年动乱、十年浩劫,新中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滑落至低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是一片荒芜。

1.2 “三中全会”,百废待兴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国家各项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也开始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1.3 “扬州会议”,体育起航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79年5月15日— 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原国教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这就是已经载入史册的“扬州会议”,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迎来了又一个灿烂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从此之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陆续经历了七次教学改革。

1.4 “课程标准”,引领改革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第八次)。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同年9月开始在全国试行和推广,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次年开始试行和推广。“课程标准”经过十多年的试行,各地的改革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大功告成、取得圆满成功了呢?众所都知,从1985—2005年的20年里,连续5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的耐久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和肺活量等机能指标持续下降,而且日益严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立刻引起了全国上下的热烈反响,尤其以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等15位各届知名人士就增强青少年体质问题致信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胡锦涛非常重视,做了重要批示。

1.5 “7号文件”,深入人心

在经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后,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这就是激动人心已经载入史册的“中央7号文件”,如今它已经深深被我们体育人所铭记!因为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有史以来由中央下达的最高级别的一个文件,对深化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改革、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标志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继“扬州会议”后迎来的又一个更加灿烂的春天。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政策措施,例如第一条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央7号文件”还要求学校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水平一”的学生每周4课时,“水平二至四”的学生每周3课时,“水平五”的学生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min ~ 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 把握现在,推波助澜

如今,离“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已经过去7个年头了,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各项素质指标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可见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课程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肯定有人会产生疑问,难道我们体育教师就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为目标的吗?我们学校体育目标究竟是什么?是科学训练,让学生拿第一、得金牌,为校争光?还是大力贯彻“中央7号文件”“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的文件精神,实施更多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质呢!很难做出定论,为此本文将从以下3个概念去思考。

2.1 从体育的概念看学校体育目标

《大辞海·体育卷》如此解释体育的概念:体育亦称“体育运动”。狭义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3个方面。他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育、教学和训练作用。可见有人关注的是体育的竞技方面,有人关注的是体育的身体锻炼和娱乐方面,那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关注体育的什么呢?这与对学校体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有关。

2.2 从学校体育思想看学校体育目标

学校体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集中体现在带有方向性、政策性的指导思想上,又存在于个体或群体的观念中,还反映在系统研究学校体育问题的理论形态方面。学校体育思想指明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是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基本出发点。“健康第一”是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但怎样做才是“健康第一”呢?把握好学校体育目标的合理制订应是做法之一。

2.3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看学校体育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上看,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必须包括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2个方面的内容。2012年1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修订印发,“课程标准”再次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从2011版的“课程标准”的上述论述中,不难发现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尚在构建中,而且目标中应该包含有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

2.4 究竟什么是学校体育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在《大辞海·体育卷》的解释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总体预期结果。”决定学校体育的方向和过程,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还详细阐述了这4个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强调这4个方面应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各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3 高瞻远瞩,展望未来

我国学校体育在“中央7号文件”以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还要再接再厉、大踏步前进夺取更大的胜利。在我们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要重温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今体育课程改革中就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和困难,如果不好好解决将影响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比如有关学校体育目标表述不明确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日益突出。如果学校体育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就会不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就失去方向,体育教学没有了方向,那么我们一线广大的体育教师就成了无头苍蝇。所以说,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整个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再加上学校体育本身涉及面十分广泛,笔者尝试运用“整合理论”来帮助厘清思路,试图为学校体育目标不明确这扇大门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

3.1 体育学关系复杂——体育前辈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体育学是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的横向科学。从科学定义的范畴看,它的临近属是教育和文化,而它的基础学科又同时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再考虑到体育本身固有的功能和价值也极其丰富,给体育自身下科学定义或分类已成为关系体育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也使得各级体育目标尤其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准确制订成为了难题之下的又一难题。众多知名学者在此方面做过许多重要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毛振明老师在1996年出版的《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中提出4条成功体育的目标理论后,针对技能、体质和能力等目标的选择问题,于1999年出版的《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中完善了考虑体育教学目标的5个视角。毛振明还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中就指出了以体育教学目标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改革的3点意见:(1)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具体而明确地制订某一时期的体育学科目标和任务;(2)在明确学科目标的前提下,应紧紧把握住一条教材认识、研究和排列的新思路和主线;(3)把握体育教学实施的特殊性,创造出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完成综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为笔者的后继研究指明了方向,也必将引领我们大家取得更大的成功。

图1 体育目标体系框架草图

3.2 抛砖引玉—— 提出“大目标、小目标”两个术语,制订新兴三级学校体育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思考,尤其是在认真品读毛老师的专著后,有了以下2个想法:一方面,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工作的重心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奥运前走竞技体育路线,奥运后竞技体育与非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两条腿走路。在处理好竞技体育和非竞技体育两条腿协调走路的同时,还要清楚地看到当今中国体育要想由体育大国变为体育强国,除了要有两条腿出力,还要有两只手协调,这2只手就是发展体育产业和传承体育文化,这4要素构成了体育的宏观目标(一级目标);另一方面,提出一组新的目标概念:大目标和小目标,大目标是指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小目标是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完成的目标。再应用 “整合教学论”的思想和毛老师的建议,初步制订出体育目标体系框架草图(图1)。

4 结 语

中国学校体育历史进程表明,只有好的社会背景和政策才有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审视当今学校体育的改革,相关概念和思想的不确定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展望学校体育的美好明天,抛砖引玉,所制订的体育目标体系图期待同仁的批评指正。引进新的理论工具和借鉴前人的智慧结晶更有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制订,期待对“大目标、小目标”及整合理论在体育学其他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应用研究。

[ 1 ]赖天德. 30年回顾:迎接学校体育卫生春天的到来.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教育司组编.中国学校体育30年[ 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2.

[ 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

[ 3 ]夏征农.大辞海·体育卷[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

[ 4 ]刘海元,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86-88.

[ 5 ]杨贵仁,张瑞林.健康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指示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教育司组编.中国学校体育30年[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43.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 7 ]夏征农.大辞海·体育卷[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7.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8.

[ 9 ]耿培新,李志刚.课程改革:21世纪初的体育教学改革热潮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教育司组编.中国学校体育30年[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6-101.

[ 10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44-51,51-56.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目标体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我们的“体育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