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峰会与社会性权力
2014-05-14庞珣
这个夏天的巴西真可谓光彩夺目。与世界杯赛场上的争锋和场外的呐喊不同,金砖峰会上只有彬彬有礼的举止与平和悦耳的言辞,以及场外绞尽脑汁挖掘新意的记者和观察家。
一年一度的金砖峰会已成为期待之中的年度外交盛事。但世界对包括金砖峰会在内的各种首脑聚会兴致盎然,与其说是对外交实质性成果的呼唤,毋宁说是对象征意义的渴望。
表达善意与立场的峰会宣言占据着媒体的头条,但金砖合作迄今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大都在默默无闻的各种金砖部长会议乃至更为低级的工作会议中取得。今年峰会的最大看点是金砖开发银行宣布成立。但即使金砖银行诞生于福塔莱萨,这项硕果也不过是为峰会增光添彩的献礼。
曾几何时,峰会外交被褒扬为新型外交,超越了外交仪式性的浮夸、克服了外交官僚化的低效、避免了外交有限授权的尴尬。应危机而生的峰会或召开时恰逢危机的峰会,的确也展示了其他外交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远的例子自不必说,近来G20峰会的召开就被称赞对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作用,并创建了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然而,尽管几乎每个峰会都提及一系列共同面临的挑战,但峰会并非总是为解决危机而召开的。我们更多地把峰会置于“多边舞台”,而非世界杯那样的“多边竞技场”。
然而,如若认为“舞台”一定不如“竞技场”那般有意义,那意味着对外交和国际政治的理解仍停留在“权力政治”的过去:几个国家元首坐在一起,在一张纸上划下己国的势力范围、别国的边疆河界,这样的峰会自然拉风得很,但也是国际政治的悲哀。文明化、理性化的政治,赋予最高领导人的不再是合纵连横的权力,而是象征和代表意义。于是,峰会也就不再是就地解决问题的场所,而以其号召性和象征意义而实现外交的价值。
2009年第一次金砖峰会在叶卡捷琳堡的召开造成了冲击性的效果,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峰会上讨论与宣言的具体内容,也没有人期待具体问题的解决。这一峰会的象征意义已经足够眩目——从2001年金砖概念的提出,到2006年开始的联大会场外金砖外长会晤,金砖成为新的国际力量,最终是金砖峰会让全世界意识到四国共享的金砖身份,并承认这一身份的真实性和巨大潜力。
次年的巴西利亚金砖峰会成功地表达了把金砖进行下去的决心。金砖首脑的再聚首,让金砖合作的质疑者一时忘了他们曾一再强调的四国在地理、人文、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峰会强大的号召力使另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南非对金砖集团心向往之,该组织于是扩大为金砖五国。
之后的三亚、新德里和德班峰会,则成为金砖集团彰显存在的年度盛事。峰会的价值需要借助传媒的力量,为了回应媒体的关注,每年的峰会都设计一些看点与话题,比如德班峰会上宣布创建金砖开发银行和建立应急储备机制的决定。
繁忙的各国元首何以钟情于这些峰会的象征意义和传播效果?抛开他们各自的国内政治需要不谈,单就外交与国际关系来看,富有国家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的相聚,是维系国家社交网络最有效的外交手段。传统理论将国际政治看作物化实力的争夺与赶超,专注于算计国家的相对军事力量、经济规模和科技水平等。然而,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关系”,而“关系”存在于“网络” 。
与个人在社会中一样,国家在国际上需要精心经营社交网络,以增加自己的“社会性权力”,它甚至比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更重要。好的社交网络,增加的既是动能亦是势能,意味着新的解决方案、防范手段和实现目标的高超能力。
维持、扩大和调整国际社交网络可通过各种途径,由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类主体来实现。然而,没有哪种形式比峰会上首脑之间的拥抱来得更举世瞩目了。在镁光灯的频频闪烁中,那些握在一起的手、并在一起的肩,一瞬间工夫就把国家连在了一起。当红地毯卷起,离去的元首专机在跑道尽头腾空而起,留下的那些象征性的符号,会在国家之间划出神秘的连线——社交网络就是在这样无形的连接中诞生、强化和蔓延的。
这不是金砖峰会最大的看点,但却是其最终的落脚点。
庞珣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