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长江经济带
2014-05-14
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成为一个政经热词。在中央政府,它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数次提及,并写进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股市,长江经济带概念股逆势走强,乃至一度涨停;在长江沿线省市,各地方政府围绕着它上下奔走,谋篇布局。
长江经济带整体开发的战略构想,将被打造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为了给国家制定长江经济带规划提供参考,国家发改委要求有关11个省市起草1个总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其中总报告重点为经济转型升级,6个专题报告则分别以综合交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廊道和协调机制为主题。目前,所有的报告已经悉数上交。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指导意见将在年内出台。
这对于沿江各省市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对于长江中部大省湖北而言,更是意味深长。湖北省会武汉,这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的商业中心、四大名镇,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几十年里却稍显落寞。“最早,国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开放战略,之后又在西部12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武汉所处的中部地位尴尬,不东不西,成为了政策的洼地。”一位受访的武汉官员,这样解读这座城市几十年来的困扰。
搭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快班车,湖北期待着重现大武汉的辉煌,并在全国这盘棋上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事实上,围绕着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关11个省市都在摩拳擦掌,谋篇布局。为了给各自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他们彼此之间也展开了竞争。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组织协调沿江各省市的规划和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如一位受访官员所说,“要避免一开始一哄而上,而后又不了了之。”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提到,如何打破行政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全流域自由流动,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
此外,如何在维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重蹈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覆辙,诸如城市扩张失速、环境污染等等,也是决定长江经济带能否发挥后发优势崛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