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4-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1期
关键词:面纱蒙娜丽莎新闻周刊

封面反馈

@笨兔子爱装:作为毕业生,外企的规范和国际化,依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有些国内优质的大公司也在逐渐拥有。

@小谟:我已经强烈的感觉到冬天了,我服务的外企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准备再熬一阵子拿补偿走人。

@葑菲彼岸花:越来越多的外企精英们流向华为、阿里、浪潮、联想等中国公司,一方面慨叹识时务者为俊杰,另一方面对于中国IT公司的基因优化应该大有益处,于公于私都好。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巡回法庭可减轻最高法院的压力,案件再审的立案率可提高。而跨行政区域的人民法院,意在跨区域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中,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秉持中立,但去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的改革尝试,推进起来并非易事。 (泰山顶)

记者手记

戴着面纱的蒙娜丽莎

本刊记者/陈纪英

一位外企协会的负责人跟我盛赞:“中国市场对于外企的诱惑力,就像美丽的蒙娜丽莎”,我没觉得他的评价过誉。但他话锋一转说:“蒙娜丽莎蒙上了面纱。”

中国美国商会今年8月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感觉中国对外企的友好程度不如以往。但李克强在9月份表示,中国依然欢迎外企。

我不希望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我希望寻找更多的外企,让他们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压根什么都没发生。但在到处碰壁之后我发现,那位外企协会负责人简直是我遇见的最为坦率的采访对象。大部分的外企高管们则欲言又止,吞吞吐吐。

有天中午,我和两位外企人士坐了两个半小时,他们的问题比我还多,从头到尾都在说客套话,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除了最后那句“你最好别写我们”。

《十亿消费者》作者James-McGregor上世纪90年代担任外媒驻华记者时,发现在华外企只愿闷声发大财,不愿公开接受他的采访。

现在,对于外企高管们来说,最好就是不说话,如果不得不说,他们唯一愿意说的就是“我们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我相信这句话的真诚度。但我想起了华为,当被美国有关部门怀疑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时,华为一遍遍地解释和澄清似乎成效不大。而自去年斯诺登披露美国监控巴西总统罗塞夫之后,这位女总统推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今年7月百度巴西频道上线,“现在巴西多少对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有所警惕,他们主动引进其他国家的互联网企业。”一位中资企业驻高管后来跟我说。

既然这种非市场因素在全球各地都可见,也许它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是需要直面的现实。相反,政策变幻之时,有挑战似乎也有机遇。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搭建了基本的市场经济框架。而中国终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那些觉得中国似乎不再那么友好的外资企业,依然会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寻找代工厂、在北上广甚至遥远的成都建立辐射亚洲甚至全球的研发中心。

没有哪个国家,存在水晶一般去除了各种杂质的完美市场,而戴着面纱的蒙娜丽莎,依然是蒙娜丽莎。

详见本刊2014年11月3日出版总第682期

猜你喜欢

面纱蒙娜丽莎新闻周刊
Mosuo on the move
口罩时尚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说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