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智库发展之路
2014-05-14李成
李成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常务理事
智库是美国政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智库之于中国似乎是新的领域,近年来则日益成为热门的政策研究话题。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中国智库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多资金来源,比如来自央企、政府、私企和民间团体的资金投向智库,也将助力智库发展。但是智库的人才积累、研究方式、特色建立、声誉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
智库作为政策研究机构,研究成果有着明显的时政性和前瞻性,但同时,研究人员要有很好的学术根底及全球视野,要考虑非专业读者的理解能力,不能自说自话。成功的智库尤其要重视有效的传播,要非常清楚传播的对象是谁——对政府部门的传播,对学术圈的传播和通过对公共媒体的大众传播在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在国内对国际化智库的概念还缺乏系统研究和实践的情况下,中国民间智库需要考察与探索国际化的模式,关注国际智库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尤其要学习世界顶级智库的运作模式。然而,在特定环境下对中国民间智库的探索与实践并不容易,受资金、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困扰,是中国民间智库探索与发展的必经阶段。
智库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才和政策上的推动,而非经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是以一个零售商的名字命名的智库——罗伯特·布鲁金斯发迹后,于1916年创立了该学会。而中国目前有非常好的条件——大量的私有企业资金丰沛,他们中的很多人希望能够回报社会,并对政策的探讨和制定融入更多民间的思考。因而不难想象,再过几年、十几年,中国也会出现本土的“布鲁金斯”。
有巨大潜力的,他们能够不断得到媒体、学术界、国际与国内民众的注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才对智库的促进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只要能够得到话语权、能够得到媒体的关注,一个智库就有可能风生水起。
目前,中国发展智库具备国家发展战略的大环境,在此背景下,智库中的人才要有发展智库具备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但受资金、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困扰,在特定环境下对中国民间智库的探索与实践并不容易。中国民间智库需要考察与探索国际化的模式,关注国际智库发展的历程与经验良好的研究和工作环境。研究人员应当能够决定他们的研究课题、方向、特点,同时还应有一个团队来帮助他们,不要给他们太多来自经济和人事方面的压力。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其研究人员有100名左右,但辅助人员有近300人,其中包括研究助手和公关、传媒、捐款、行政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而目前中国的智库里“将”多“、士兵”少,难以形成有效机制。因而,智库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工作搭配基础上。
人才虽然很重要,但只靠人才而没有良好的运作模式,有时会把优势变成弱势。对于中国的智库来说,其聘请的专家学者应当在智库里工作、有所贡献,而不是单纯挂个名。毕竟,思想库的首要任务是产出思想,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近年来,许多退休官员进入智库工作,这给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促进因素,但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以进为主的“旋转门现象”。近年来也有来自智库(如来自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中青年学者进入政府工作。相信随着中国智库对专业化的重视,包括对海归学者的重用“,旋转门”的单边现象会有所改善。
就发展与建立更系统、更扎实的研究,并为公众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均衡而独立的政策分析而言,中国的智库网络仍处在早期阶段。在中国智库面临探索和挑战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一些推动中国民间智库国际化发展的成果。对中国新型智库的定位、大国智库时代政府的作用等也有一些有益的探讨。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增长,以及国内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立真正对中国发展起作用的大国智库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借鉴海外智库的发展并与其广泛、深入的交流是必要的。
在中国国情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做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但是,研究之外最重要的是,怎么让研究成果带动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造福于民众,并带来外界对中国发展的了解和认识,这方面中国的智库还需要更多的提升。
“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是布鲁金斯学会近百年的座右铭,也是其成功的秘诀。我愿意把这三句话分享给成长中的中国民间智库,期待中国智库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会更好、更有信心地建立起符合其文化社会环境,有中国特色、多元化、有国际话语权的一流智库,并产生一批令人瞩目的顶尖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