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途径、效应与对策分析

2014-05-14陈福娣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贵阳550001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隐性集群效应

■陈福娣 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 550001)

产业集群及其知识溢出的内涵

Ohlin(1931)认为,某产业聚集在某一特定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能够提供该产业良好发展的要素,这就是所谓的要素禀赋理论。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不仅在同一空间集中了大量高校、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立体体系,即产业集群存在一种“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反之,产业集团的发展又加速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和互动。“知识溢出”效应成为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可以分为集群外和集群内的知识溢出。集群外的知识溢出,是知识在集群外和集群内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之间的流动。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是指在产业集群的空间范围内,产业集群组织内部某一成员所拥有的产品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外溢出去而成为整个产业集群内成员共享的公共知识。本文讨论的主要是集群内的知识溢出。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部学习的重要途径,而产业集群的学习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关键。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员工在群内企业间流动

现代企业制度中,员工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员工的流动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创造与扩散,尤其是促进产业集群中隐性知识的流动。企业员工作为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在企业间流动的过程中,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技术、信息、经验、知识等,从而有力地促进产业集群内专业性较强的隐性知识的溢出与扩散,并使产业集群系统内部的原有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实现重组,使新技术、新思想、新诀窍在不自觉中衍生,从而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学习进步。同样,在员工流出的同时,将在该企业所获取的相关知识一并流动出去了,各项知识和技术会被其他相关同行企业获得,就形成了知识外部溢出。因此,员工在企业间流动会导致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人员的流动是知识溢出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构建非正式组织以促进知识交流与转化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具有明确清晰地表达、易被人学习、易于复制等特点;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的特点,很难规范化地表达出来,不易传递给他人,受行为本身和个体所处的环境严格约束,知识的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其流动性。隐性知识的传递更加依赖企业间及不同企业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与沟通。不同企业的员工之间,接触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隐性知识的传播速度就越快,传播的也更加彻底。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空间位置比较接近,分布又比较集中,这就使得非正式组织会在不同企业的员工之间形成。员工在非正式组织内部和非正式组织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加强了集群内知识的流动和沉淀,而且还加速了隐形知识的转化,这必将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三)集群内企业合作

卡佩罗(1990)认为,产业集群内供应商、生产企业、客户之间的紧密互动是保证知识传递持续性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渠道之一。群内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群内企业中的技术设备等获得知识溢出,因为其所购买的技术设备隐含着为制造特定产品所需要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那么学习操作技术设备的过程就构成了知识溢出。在产品销售环节,企业会以产品为核心与下游企业发生关系,在与下游企业客户和微观消费者的联系中,为了扩大产品销路,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无形中会分享与产品相关的管理理念、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知识,会使下游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使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营销、售后能力,同时也使得微观消费者获得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通过知识溢出实现了“双赢”。

(四)创立新企业与衍生企业

波特(1998)认为在同一产业中,企业集群比在地理位置上分散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是因为其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集群通常意味着成熟的市场已经形成,企业家和个人能因此而受益。产业集群是个人创业并取得成功的重要载体,是个人创业最好的孵化器,因为产业集群内不仅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而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个人创业的成本相对低廉并且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非常具有针对性。

企业衍生是指一个稳定的组织,通过某种方式,孕育催生出新企业的现象。产业集群内企业衍生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离开原公司创建新公司、企业发展成熟后合伙人之间的分家行为,以及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知识分子创办的新企业等。企业衍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企业集聚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企业衍生业已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新公司通常与原公司在人员、技术、生产、客户等多个环节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通过企业衍生加速了产业集群内部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传递,强化了知识溢出效应。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衍生企业对于促进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效应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能够推动产业集群内部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升级,使个体及群体的竞争力都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降低创新成本并提升创新效率

在集群内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与相关企业员工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聚会、联谊等方式建立关系网络,形成非正式组织,获取相关信息,在当下技术变化迅速和市场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情形下,集群成员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知识溢出,对企业制定相关的战略决策具有关键作用。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是集群外部企业做不到的,也是无法做到的。因此,集群环境的不断变化加速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使群内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相对便捷地获取溢出知识,降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

(二)有利于企业探寻到合适的创新路径并降低决策成本

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新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即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对企业个体而言,准确地预测和掌握消费者需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不仅要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决策,因为外部宏观和中观环境,甚至企业内部的微观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就使得企业所做出的决策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决策成本非常高。而集群是同行业企业在空间地域范围的聚集,可以形成多个企业共同搜寻市场需求信息的局面,形成合力效应。由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群内每一个企业既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信息源,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受益者,其他企业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其决策的参考。企业无需亲身试验,通过观察便可确认本企业采用该项新技术的成本和市场收益,这将显著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同时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也降低开办新企业的风险,因为集群内有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技术、劳动力、市场信息等便利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能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快速地找到适合的创新路径。

(三)隐性知识的激活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由于隐性知识难以模仿与复制,集群内部无论是企业自身所特有的隐性知识,还是集群共享的隐性知识,会在组织规章制度、组织文化与成长路径等条件的约束下,使集群外的企业对集群内的隐性知识很难做到模仿与吸收。然而,集群内部成员企业间,由于地理位置非常集中,从事的行业也很相似,产业链也比较健全,群内企业间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交流,不仅使得企业间具有理解相关隐性知识的基础,而且使群内企业间的隐形知识溢出变得十分容易。群内企业之间能够相对便利地获得隐形知识溢出,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基础。整体而言,激活企业和集群的隐性知识,有助于企业和集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对策

集群内知识溢出能够推动群内成员的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给整个集群带来经济回报。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很容易被模仿,技术创新就达不到预期,那么集群成员的创新动力就会减弱,企业间就会相互模仿,甚至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情况。增强集群内知识溢出的正效应,减少其负效应,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期内,能有效地巩固一个企业的优势地位,同时增加其他企业抄袭、模仿的成本。鼓励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对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各项专利加以保护,对侵权行为要坚决查处和惩戒,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二)政府为企业研发营造良好氛围

政府应利用自身在政策制定、信息资源掌握和组织等方面的绝对控制优势,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便利。

(三)丰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并增加研发投入

一直以来,政府都是研发投入的主体,但是政府的投资很少会覆盖到企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情况,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自主研发并不是一个企业完全能承受的,而且风险很大,一旦企业研发失败,那么企业的生存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是十分不相称的。如果引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以丰富我国研发投资主体,那么研发投入的增加会逐渐增强我国的研发实力,这样既达到了技术创新又能够实现知识共享,扩大知识溢出的主体,帮助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四)加强群内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从群内企业而言,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且企业同质性很强,相互之间抄袭、模仿成为一种常态,即使有所谓的企业文化,也是流于形式,假大空全,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企业文化。所以,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通过领导践行、舆论宣传、培训辅导等形式,在企业中建立反映企业自身价值观的独特企业文化。

(五)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并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主要还是隐性知识的溢出,而真正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是那些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从群外吸引优质人才进入集群内部;集群内部应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加强技术创新,发挥知识溢出正效应。

1.杨之雷.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09(4)

2.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1)

3.刘和东.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4.翁智刚.产业集群论[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8

5.郭韧,曾国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市场,2007(4)

6.谯微.论中小企业集群[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9

7.王丹,陈芳芳.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1(1)

8.魏剑锋.知识溢出、社会网络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J].北方经济,2008(8)

9.王长峰,杨蕙馨.企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的途径分析[J].商业研究,2009(1)

10.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与探索,2005(2)

猜你喜欢

隐性集群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