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进入高中课堂的可行性探讨
2014-05-14黄斐
黄斐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入校园、走进课堂。其中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活动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受宠”的同时也受到了多种质疑。作者试站在普通高中一线教师的角度从全局对iPad引入高中课堂教学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相关可行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为后续之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关键词:iPad;电子教材;信息素养;新课改;高中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15-03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入校园、走进课堂。iPad教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目前,就南京市而言iPad并没有进入高中的课堂教学,多数是在小学和初中的部分班级中试用。其中存在着高中阶段教学的特殊性问题,也存在着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等多种问题。但iPad是否能够进入高中课堂?其进入后会对高中教学、学生及教师的成长产生哪些积极的因素?又存在哪些可能的问题?是一棍棒打死坚决抵制,还是辩证地来看待、来使用?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高中一线教师应该思考和做出评判的。
一、目前iPad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评价
据相关资料显示,基于iPad较强的阅读功能和各种充满趣味性的人机互动教育软件,自进入市场以来,就被很多有志之士尝试引入教育领域,以期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能力。在法国,部分中学正在尝试将iPad引入学校教学,他们的选择理由是因为它的互动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每个阶段的学校都有使用iPad进行教学的尝试。在比利时,一所学校已经决定抛弃传统印刷版教科书,全校的课程也都将通过iPad呈现。在中国,上海市卢湾第一中心小学,尝试利用iPad进行教学创新“云课堂”项目正式运行。南京弘光中学已在初一年级的5个科目中进行了iPad入课堂的培训,现在学生们已能熟练使用。[1]
看来,iPad走入校园、走进课堂似乎是大势所趋。但是在一步步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无论是先行者们自身,还是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就国内教育环境而言,将iPad引入教学虽有着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1.优势
iPad逼真的互动模式、超炫的动画元素和悦耳的背景音乐,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快地响应速度以及流畅的页面滑动使之很适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扩充知识链接,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利用和后台的云端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供学生使用。另一方面,使用iPad后,增加了课堂互动的频率和深度,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化成长在新工具的使用中得到更多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问题
在关注将iPad引入教学所带来众多优势的同时,很多人也对这一模式提出了质疑。目前,在国内教育实践中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谁来为iPad背后的高昂消费买单?是否会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同造成学习效果上新的差别?(2)学生使用iPad是否会分散上课的精力,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3)使用iPad后是否会降低学生的书写和计算水平?(4)是否会影响视力、诱发近视?(5)是否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机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上种种,无论优势也好,问题也罢,都是在国内教育领域尝试引入iPad教学所面对的现状。是否要将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推广?还是偃旗息鼓、就此打住?除了在义务教育阶段试行,是否有必要将其引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它的介入又会给当前的高中教学带来怎样的冲击呢?
二、将iPad引入高中课堂的积极效应
1.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阶段,很多高中生面对各种电子产品,多是用于娱乐,从概念上说没有一种正确的信息意识。何为信息社会、信息素养?一概不知,似乎也毫不关心。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也是我们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将iPad引入高中课堂教学,能使学生长期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他们对于信息的感知和获取能力,让他们意识到iPad不只是一种最酷的玩具,更是一种拥有强大应用软件且功能齐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资源共享,以此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学习信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端正信息道德水平。这样,不仅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学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供了机会。
2.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教学形式是知难而进、勇于尝试,还是紧张忧虑、坚决抵制,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精神。教师要首先认同这种教育模式的变革,学习使用、熟练操作,运用手中的现代设备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通过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其次,教师作为这种新技术的实践者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要学习新知识、新动态,利用相关软件整合各种电子教学资源,形成基于iPad的交互式多媒体课程资源,以更好地辅助学科教学。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3.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现今,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忽略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iPad引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利用它就课堂内容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实时的讨论交流,有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共同完成,如课文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相关评论等等。这种主动参与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师生交流、人机交互、立即反馈和人人参与是iPad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构建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4.可能促进一场真正的教育教学变革
iPad的出现以及它引入教育领域之后所带来的各种优势体现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们放在心中、挂在嘴边的新课改理念似乎有了真正实现的契机。无论是学生学习理念的改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还是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培养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似乎都可以基于iPad教学来逐步实现。这使得iPad改变的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改变。
三、将iPad引入高中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高考课业的影响
在国内,高中教育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是直面高考的关键阶段。它有着更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升学压力,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不可能像小学和初中那样有更宽松的条件来实践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
当前的高中教学,仍以应试为主,每节课上教师都竭尽所能的“灌输”给学生各种考点,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将iPad引入高中课堂似乎不太现实。一来在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信息观的基础上引入此设备有可能让学生分心,影响学习;二来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课堂中能有多少时间能给学生来进行知识的建构、相互交流创新思维?到最后会不会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对学生的高考课业产生影响?这是很大一部分高中教师所担心的。
2.对教师教学精力的影响
现在的高中教师,尤其是主课教师教学任务之重,教学压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拿一个数学老师来说,一周正课16节,早晚自习再加上平均每天八九十本作业的批改等等,往往都是在超负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他在自己的教学中引入iPad,试问他怎样承受?因为使用iPad教学,首先授课教师要能熟练使用,其次,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都要提前预设到设备中,而目前并没有现成的电子教材资源可以直接引用,很多都需要授课教师自己开发制作,无形之中给教师又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工作量和体力脑力的支出。如此一来,教师学科教学的精力必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3.相关电子教学素材的匮乏
iPad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里面的教学软件和资料。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iPad教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资源共享性可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运用其中的iTunes U,一种网络公开课形式,世界知名的一些学校,如哈佛、牛津都把自己的课堂音频、视频或公开课放在网上,让学生免费下载观看。除此之外,iPad还提供了成百上千种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软件供学生使用。[2]可是以上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全英文的,贯彻其中的教育思想也是较为西化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的高中课堂中引用iPad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学素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来开发制作。但现实情况是学校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专业能力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电脑公司又缺乏教学经验,开发不出适合学校应用的产品。这也是我们要想在高中课堂中引入iPad教学所要克服的一大难关。
4.学校人财物的投入
将iPad引入高中课堂,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购买、制作电子素材和使用,而是要牵涉到一个完整的计划、组织和实施的过程,其中学校人财物的投入将是我们不得不直视的问题。首先从财力投入上来说,给学生和老师都配备iPad,加上与之配套的投影、大屏幕、校园局域网、苹果无线基站、开发教材用到的苹果电脑等设备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其次从人力投入来说,实施这一项目的学校需要成立相应的课题组,负责落实项目的整体推进,其中需要校长的支持,需要分管教学的中层校级领导的具体管理,需要相关专家团队的参与指导,需要部分一线教师的主动参与,更需要学生的配合。最后从物力投入来说,学校可能需要建设一个与之配套的网络中心、一个项目组办公室、甚至一个电子教学素材的制作室等等。考虑到以上种种投入,权衡利弊,高中校是否会选择将iPad引入课堂还是未知数。
鉴于以上种种,笔者认为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一问题。如若在高中课堂中引入iPad教学,应适时、适当、适度。新技术的引入是否会带来教育的新变革,关键还在于人,在于使用它的人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首先,高中课堂引入iPad教学可在高一年级先进行尝试。相对于高二、高三的课业压力,高一年级具有相对宽松的试用时间和条件,哪怕高二、高三不能持续下去,也是对学生学习观念的一次正确的引导;其次,高中课堂引入iPad教学可在部分学科中开设。相对于一些教学任务重的主学科,可以先在一些校本课程(如我校的航空读本课程)、音乐、美术以及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中试用。这样既不耽误主课的学习,造成各方压力,又可将iPad教学的优势体现出来;最后,高中课堂引入iPad教学必将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在摸索中前进,但是绝不能因噎废食,应作出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武健. iPad技术课与学科课程相配合的行动报告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1).
[2]龚朝花. 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特征与课堂应用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