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

2014-05-14田盛琼

云南教育·视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智力差异老师

田盛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尊重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学生付出真挚深厚的爱,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我到塘房村完小后接过的四年级1班,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很多学生不知道主动学习,纪律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集体观念淡薄,对班级的事漠不关心。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花大量精力去熟悉了解学生,注意从日常小事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教材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尊重班上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亲切的话语、温和的态度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讲清学习的目的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从思想上把他们从自卑、自暴自弃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引导他们从做成功一件小事开始,体验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用赏识激励学生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学生都会形成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要时刻关注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夸赞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 “后进生”,教师更应找出他们的优点,使他们的自信心有一个落脚点。教师对每位学生,应用爱心去温暖,用细心去了解,用诚心去欣赏。教师的期待和赏识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能量。我刚接任新班级后,发现小星同学连续一个星期听课极不专心,总爱在下面做些小动作,数学老师也反映她不认真听讲。课后我找她了解情况,她先是沉默不语,然后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实情。原来有老师认为她智力有问题,致使她自信心不足,但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她写字很工整,作业做得很认真,于是我对她给予充分肯定,评讲作业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课后我还给她讲了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校门之外、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等名人事例。她慢慢开始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上课专心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不仅学习成绩不断上升,而且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不断受到师生的好评。所以,教师应注意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吝惜赞美的语言,使赞美成为激励,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宽容温暖学生

屠格涅夫说:“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教师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主动地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用宽容的心理解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成绩的落后而冷落他,也不因学生调皮捣蛋而排斥他,更不因学生屡犯错误而放弃他。宽容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是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宽容更是一种力量,它激发学生自省、自律、自强。问题学生往往在被宽容中受到感动,在被宽容后奋发努力。班上有一位学生,由于在家中是独子,几代单传,个性极强,父母对其宠爱有加,而疏于教育,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极为严重。我没有像个别老师那样制定出一些惩罚措施,而是先找其谈心,尊重他,与他交朋友。一星期后,我发现他不迟到、早退了,上课还非常认真。多一些尊重,少一点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必然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创设自我教育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应该尽量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学生自我教育,不是自我意识的自发自流,而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去启发诱导。用心创设校园环境,形成自我教育氛围,如:张贴名人画像,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宣传先进典型,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产生“自我锻炼”的动机和愿望,激发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源泉。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能让学生在尊重中获得自尊,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身上自我教育的潜能是很大的,我们应该以高超的、科学的工作艺术,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掘这种潜能,使学生自我教育释放正能量。

猜你喜欢

智力差异老师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