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2014-05-14赵西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沙滩排球灵敏方程

赵西堂

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赵西堂

通过对98名我国一线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和素质16项指标的测试,采用相关、偏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检验,目的是探索运动灵敏素质与形态以及其他运动素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方向能力与形态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在控制性别变量后这一相关并不可靠;改变方向能力与BMI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改变方向能力与左、右脚单脚跳远、纵跳高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制动能力、加速能力、30 m速度是影响改变方向能力的因素,但是只有30 m成绩得到了男、女运动员数据的共同支持;改变方向能力与腰腹肌肌力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控制性别变量后,只有背肌肌力对其影响得到支持;变换动作能力受到下肢爆发力、腹肌肌力、制动能力、起动能力和30 m成绩的影响,男子变换动作能力更易受到起动能力的影响,女子更易受30 m成绩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的回归模型:Y=5.716-0.999×左脚跳远+0.316×背肌+0.952×30 m成绩,方程方差解释力为59.9%;变换动作能力的回归模型Y=5.506+0.567×30 m成绩+1.066×起动时间,方程方差解释力为19.2%;最后给出灵敏素质的路径分析模型。

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对沙滩排球运动而言,灵敏性可谓是沙滩排球运动的灵魂。沙滩排球运动中的防守、进攻和攻防转换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运动员的灵敏性,沙滩排球运动比赛中人数少、场地相对较大,对灵敏性的要求很高,很多研究已证实了这一论断。徐国红等[1]调查研究表明,全国优秀女子沙排运动员和教练员一致认为灵敏和协调是最重要的一项运动素质;邬燕红等[2]也把灵敏素质排在沙滩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第1位;张晓丹[3]研究表明,代表灵敏素质的X移动在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所有素质当中贡献率最高(22.5%)。

我国沙排运动员在灵敏性方面存在不足,目前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与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强队相比,在连续转换能力、爆发力、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4]。但是,目前对沙滩排球专项素质的研究仅局限在爆发力和弹跳力方面,对于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协调性的定量研究基本没有涉及。而实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灵敏性与国外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有一定的差距[3]。因此,对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将为缩短这一差距提供必要的参考。

先前的研究将运动灵敏性分为反应灵敏和一般灵敏,后者又分为改变方向能力和变换动作能力2类[5]。改变方向能力是指人体在快速运动过程中迅速改变移动方向的能力;变换动作能力是指人体快速从一个动作变换为另一个动作的能力。对于改变方向能力和变换动作能力的测试方法,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采用了“T”试验和“钻、跳过横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灵敏素质与形态以及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我国98名(其中男52人,女46人)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Special Sci国道数据库、EBOSCO运动数据库和百链云图书馆查阅有关灵敏素质的文献资料。

1.2.2 测试法 所有测试均在沙地进行,运动员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助跑摸高和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冲刺30 m成绩等采用了排球管理中心沙排部的数据,所有测试均在同一周内完成。

(1)单侧下肢爆发力的测试:单足(左、右)跳远。(2)腹背肌肌力测试:10次快速屈膝仰卧起坐和10次俯卧两头起手动计时。(3)制动能力和起动能力的测试:站立式起跑,全力冲刺15 m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并用50 Hz高速摄像机记录冲刺最后4.5 m所用时间表示运动员的制动能力;取返回阶段前4.5 m所用时间表示运动员起动能力。录像采用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研制的视讯录像解析系统进行解析。(4)柔韧素质测试:坐位体前屈和坐位体转。运动员坐在凳子或垫子上,两肩峰上放一横杆,横杆与两髋的连线平行,运动员分别向左和向右的体转转至最大幅度,用主光轴垂直于地面的相机拍照记录转动角度;运用Kinovea软件对照片进行解析,计算出运动员肩部转动的角度。(5)改变方向能力测试:“T”试验。(6)变换动作能力测试方法:“预备”运动员直立于起跑线后适当距离,听到“开始”信号后由直立姿势快速变为腹撑,两手支撑点在起跑线之后,腹撑时两腿伸直,后背与腿成一直线,快速起立冲刺到横杆并立即钻过栏架(横杆高度女子70 cm,男子80 cm),然后双脚从栏架上方跳回,再次钻过横杆、跳回并快速跑去触摸起跑线。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录入测试数据,用SPSS17.0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

2.1.1 沙滩排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影响因素 运用T试验表示改变方向能力,通过对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相关素质进行测试,运用Pearson相关方法得出改变方向能力与形态、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改变方向能力与形态及其他素质之间的相关系数

(1)身体形态指标与改变方向能力的关系。身高对改变方向能力的影响。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与身高指标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见表1)。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传统看法背道而驰,一般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才更合理。对男、女沙滩排球运动员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改变方向的能力与身高之间存在极低的正相关(P>0.05),说明身高并没有影响到高大运动员快速改变方向的能力。另外,在控制性别变量后,对身高与改变方向能力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并不可靠(r=0.065,P=0.525)。因此,总体上存在的身高和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中等程度的负相关主要是由男女综合分析造成的。

体重对改变方向能力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体重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具有低度负相关,也就是说体重较重者,改变方向所用的时间越短。分别对男女运动员进行分析显示,女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与体重之间具有低度负相关趋势(r=-0.143,P>0.05),而男子运动员则相反。另外,控制性别变量后,体重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并不可靠(r=-0.028,P=0.782)。

同时,本研究也对BMI(Body Mass Index)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201(P=0.049)。与WEBB等[6]的研究恰恰相反,他们研究认为,肥胖与快速变向能力的相关系数为r=0.21。这种负相关是因为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不是肥胖,BMI值大体现在瘦体重较大,而较大的瘦体重是影响爆发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认为,BMI在正常范围内较大的瘦体重将对灵敏性有利。

(2)下肢爆发力与改变方向能力的关系。改变方向能力与左、右脚单脚跳远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与纵跳高度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见表1)。国外不少研究表明,立定跳远成绩与快速变向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8]。本研究得出,纵跳成绩与快速改变方向能力的相关系数r=-0.701,与VESCOVI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快速变向能力与纵跳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0.7。Barnes等[10]通过对女排运动员的研究指出,纵跳成绩好的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灵敏性。下肢爆发力好对应的“T”试验成绩较好,分别对男、女运动员的2项指标进行分——结果再次验证了这一结果。

(3)腰腹肌力量与改变方向能力的关系。改变方向能力与腰腹肌肌力之间存在低度的正相关关系(见表1)。该类研究在文献资料中较为少见,但是不难理解,较好的腰腹肌力量能提高运动员快速改变方向的成绩。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改变方向的能力与腰腹肌肌力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趋势,但是只有女子背肌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关系支持了上述结果。

(4)速度素质与改变方向能力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30 m直线冲刺速度与改变方向的能力之间存在相关,但结果并不一致,即有高度相关的结论,也有低相关的结论,且研究大都是在塑胶或木质地面上进行的测试,在沙地介质上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沙地30 m冲刺和“T”试验时,2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r=0.701(P<0.01)(见表1)。对男、女沙滩排球运动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男子运动员相比,女子运动员改变方向的能力更易受到速度素质的影响,这与PAOULE等的[11]研究结果相似。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子运动员的冲刺速度较快,在变向制动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应注重男子制动动作的练习。另外,提高女子运动员变向能力时应考虑提高其速度素质。

改变方向能力与制动时间、起动时间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起动加速能力和制动能力好的运动员在改变方向时会有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但对男女运动员分别分析结果后并没有支持上述结论。

(5)柔韧素质与改变方向能力的关系。改变方向能力与柔韧素质之间存在低度的正相关关系,体前屈、左、右转肩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相关得到了统计学支持,但对男、女分别进行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支持上述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女子运动员柔韧素质较好而变向能力相对较差的趋势影响了整体的分析结果。

2.1.2 沙滩排球运动员变换动作能力影响因素 对变换动作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借助改变方向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运用Pearson相关法得出变换动作能力与形态及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见表2。

表2 变换动作能力与形态及其他素质之间的相关系数

(1)身体形态指标与变换动作能力的关系。变换动作能力与身体形态指标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但是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分析显示,身体形态与变换动作能力之间都是有正相关趋势(P>0.05),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完成变换动作测试时成绩具有稍差的趋势,这符合人们对身高与灵敏性的认知。所以可以推知,变换动作的能力与身体形态指标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将男女共同分析所造成。

(2)下肢爆发力与变换动作能力的关系。变换动作的能力与下肢爆发力之间存在可靠的低度负相关,说明下肢爆发力与变换动作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部分支持了上述结论,女运动员上述2种素质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而男运动员这2种素质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统计学的支持。

(3)腰腹肌力量与变换动作能力的关系。变换动作能力与腹肌力之间存在可靠的低度正相关,这与多数人的看法较为一致,较好的腹肌力量有利于变换动作,但是相关系数不足0.21。对男、女沙滩排球运动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子和女子沙排运动员变换动作能力与腹肌肌力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趋势,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难以解释的是,变换动作能力与背肌力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对男、女沙滩排球运动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上述观点,但相关并没有得到统计学的支持。

(4)速度素质、柔韧素质与变换动作能力的关系。变换动作能力与制动、启动时间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变换动作能力与30 m冲刺速度之间存在可靠的低度相关关系,说明速度素质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变换动作的能力。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男子运动员相比,女子运动员变换动作的能力更易受到速度素质的影响,男子更易受起动加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换动作能力与柔韧素质之间不存在可靠的相关关系。

2.1.3 小 结 (1)改变方向能力主要受形态、下肢爆发力、腰腹肌力、起动能力、制动能力、速度、柔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只有下肢爆发力和速度素质同时得到了男、女运动员数据的支持。(2)变换动作能力只受到下肢爆发力、起动、制动能力和30 m速度的影响,但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分析,上述结果并没有完全得到支持。对于变换动作的能力,男子更易受到起动加速能力的影响,女子更易受到30 m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灵敏素质与形态和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时,应考虑将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考证。

2.2 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模型

相关是人为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检验2项指标间的关系,但是检验多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时,相关检验似乎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各指标与灵敏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左、右脚跳远等16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不断剔除那些对因变量影响不大或者说相对不大的自变量,最终获得最优方程。

2.2.1 改变方向能力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以上述14项指标和“钻、跳过横杆”为自变量,以“T实验”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方程(见表3),最终方程解释力59.9%,F=48.828,P<0.001。最终方程模型各回归参数的T检验结果表明,常量和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最终方程可以表示为:Y=5.716-0.999×左脚跳远+0.316×背肌+0.952×30 m成绩,该方程预测有效性达60%。

表3 改变方向能力多元分析结果

根据预测模型不难看出,左脚跳远、背肌肌力和30 m成绩是预测或发展改变方向能力的有效方法,这3项素质共解释了改变方向能力近60%的方差。

第一个方程中,纵跳成绩一个指标就解释了改变方向能力49%以上的方差,但是最终纵跳成绩却离开方程,这是由于左脚跳远和30 m成绩引入方程,这3个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导致了方程将纵跳成绩剔除。将纵跳成绩剔除方程后,方程的方差解释力仅下降了1.3%,因为左脚跳远和30 m成绩能很好地预测纵跳的成绩。当左脚跳远、30 m成绩在方程中时,纵跳成绩对方程的贡献就明显减小,事实上在左脚跳远引入方程时,纵跳成绩的贡献已明显下降,这表现在其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变小。

通过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可知,左脚单足跳远对快速变向能力影响较大。上文统计结果显示,左脚跳远成绩与快速变向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652(见表1),这与NEGRETE等[12]得出的单腿半蹲等动力量练习与快速变向能力之间存在中度相关(r=-0.6,P<0.05)较为一致。YOUNG等(2002)试验认为,单侧下肢反应力量与改变方向的速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这都说明了,代表下肢爆发力的单脚跳是影响快速变向能力的重要因素。

背肌肌力与快速变向能力间的相关系数r=0.284(P<0.05),隗金水等[13]的研究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55。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背肌肌力也是影响快速变向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与皮荀(1984)建立的回归方程较为一致。另有研究表明,经过核心力量的训练提高了篮球[14]、足球[15]运动员的快速变向能力。这是因为在改变方向过程中有制动、起动动作,而在变向时起动的前提是制动,制动动作发力的关键是核心力量。相关研究表明,躯干核心部位的大块肌群能为远端的肢体动作灵活提供稳定的基础,也有效地提高了力量的作用效率。制动时抑制前冲力的力量中有85%由躯干肌群和关节囊的兴奋所产生[16],这充分证明了,背部力量是运动员保证人体在变向时身体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使变向更加高效。

代表速度素质的30 m成绩也被引入了快速改变方向能力的回归方程。事实上,在改变方向前、后往往是短距离的快速冲刺。因此,短距离的冲刺速度是与灵敏素质较为接近的一项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较为密切,本研究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超过0.7(见表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观点。2.2.2 变换动作能力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以上述14项指标和“T”试验为自变量,变换动作能力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4)。2个方程方差解释力逐渐增加,2个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方程模型都有统计学意义,第2个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达最大R2=0.192。2个方程模型回归参数的T检验结果表明,2个方程中常量和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变换动作能力多元回归方程为:Y=5.506+0.567×30 m成绩+1.066×起动时间。

表4 变换动作能力多元分析结果

根据方程不难看出,变换动作能力与30 m成绩和起动时间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30 m成绩被引进变换动作能力的方程中,再次说明了短距离的冲刺与灵敏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起动时间被引入回归方程符合人们对灵敏的认识,灵敏素质就是指快速起动并迅速做出动作,而起动时间恰恰是反应起动和加速这2个方面的内容。

变换动作能力回归方程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对变换动作能力方差的解释力不足,仅仅解释其方差的19.2%,即便是将所有自变量全部强制引入方程(回归分析中Enter法),仅能将方程的预测力提高至29.5%。主要原因可能是,快速变换动作能力十分复杂,运用简单的线性回归难以全面地提高方程的预测力。另外,本研究并没有测试运动员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而这2种能力可能是变换动作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考虑探讨平衡、协调与变换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2.2.3 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模型传统的观察变量路径分析(PA-OV)是多元回归分析的延伸,其优点是:(1)通过路径分析可以分析更为复杂的模型,特别是对多变量间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17];(2)可以估计误差变量或干扰项、潜在变量、观察变量间的关系,也可以对整体模型进行适配度的检验[18];(3)与一般回归分析相比,路径分析能更加直观地反应各变量及误差项之间的关系。

修订后观察变量路径分析(PA-OV)模型的拟合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图1、图2是灵敏素质路径分析的非标准化和标准化模型。

从非标准化模型可以看出,所有误差项的误差方差没有负值,说明模型没有违反基本适配度检验标准[18];标准化模型相关系数都小于1,因果路径系数都与理论研究一致;模型适配度指标大多数都达到可以适配的程度(见表5),这说明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间可以契合,假设模型可以接受。

表5 2类灵敏性路径分析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摘要表(附常用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纵跳、30 m、左脚跳远和背肌成绩解释了改变方向能力61%的变异量,从效果量来看,30 m成绩、左脚跳远、背肌和纵跳成绩的效果量分别为0.5、-0.41(-0.29-0.24×0.5)、0.25和-0.35。外因变量纵跳、起动能力和中介变量30 m成绩解释了变换动作能力19%的变异量,从效果量来看,30 m成绩、起动能力和弹跳高度的效果量分别为0.29、0.23和-0.20。由此可知,30 m成绩是上述所有素质中最能预测灵敏素质的变量;从整体上看,由于灵敏素质的复杂性,上述素质并不能完全解释改变方向能力和变换动作能力,特别是对变换动作能力的解释力较差,仅为19%(见图2)。

图1 非标准化路径分析模型

图2中,双箭头表示2素质间的相关关系:纵跳高度与左脚跳远的相关系a数为0.69,与起动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4,左脚跳远与起动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39,背肌与起动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29。

图2 标准化路径分析模型

综上可以看出,与纵跳能力相比,速度素质与灵敏素质(无论是变换动作还是改变方向的能力)的关系更密切,因为纵跳成绩只是通过30 m速度素质间接影响灵敏性,并没对灵敏素质形成直接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改变方向能力与形态间存在负相关,但在控制性别变量后这一相关并不可靠;BMI与“T”试验之间低度负相关是因为受试者较大的瘦体重所致。

改变方向能力与左、右脚单脚跳远、纵跳高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分别得到了男、女运动员数据的支持。

制动能力、加速能力、30 m速度是影响改变方向能力的因素,但是只有30 m成绩得到了男、女运动员数据的共同支持。

改变方向能力与腰腹肌肌力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但控制性别变量后,只有背肌肌力对其影响得到支持,从相关系数看,女子运动员背肌肌力与改变方向能力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变换动作能力受到下肢爆发力、腹肌肌力、制动能力、起动能力和30 m成绩的影响,但是对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分析表明,男子变换动作能力更易受到启动加速能力的影响,女子更易受到30 m速度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改变方向能力和变换动作能力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5.716-0.999×左脚跳远+0.316×背肌+0.952×30 m成绩;Y5.506+0.567×30 m成绩+1.066×起动时间,方程方差解释力分别为59.9%和19.2%。

3.2 建议

身高对灵敏素质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我国沙滩排球对高大队员的训练起到了一定成效,应继续保持对高大队员灵敏素质的训练。

变向能力训练时,男子运动员应注重制动动作的练习,女子运动员应考虑提高背肌肌力和30 m速度;变换动作能力训练时,男子运动员应注重起动能力的训练,女子应注重30 m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男、女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可能并不相同,灵敏素质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后续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量,分别对男、女运动员灵敏素质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变换动作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时,应考虑增加平衡、协调等测试指标。

[1]徐国红,葛春林,马爱军.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报,1998,22(3):47-51.

[2]邬燕红,杨天潮.对我国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31):91-94.

[3]张晓丹.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4]张晓丹,赵凤萍,曹庆雷,等.实际比赛中田佳/王菲与阿德里安娜/谢尔达的体能分配比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57-89.

[5]赵西堂,葛春林,孙平.试论运动灵敏性的概念及其分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8):92.

[6]SHEPPARD J M,YOUNG W B.Agility literature review:Classif i cations,training and testing[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September,2006,24(9):919-932.

[7]KAPLAN T,ERKMEN N,TASKIN H,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direction ability and explosive strength in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s[J].Ovidius University Annals,Series Physical Educationamp;Sport/Science,Movementamp;Health,2009,9(2):155-159.

[8]GORAN M,DAMIR S,MARGARETA M.Is Agility Related to Strength Qualities?-Analysis in Latent Space[J].Coll.Antropol,2007,31(3):787-793.

[9]VESCOVI J D,MCGUIGAN M R.Relationships between sprinting,agility,and jump ability in female athlete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8,26(1):97-107.

[10]BARNES J L,SCHILLING B K,FALVO M J,et al.Relationship of jumping and agility performance in female volleyball athletes[J].J.Strength Cond,2007,21(4):1192-1196.

[11]KAINOA P,KENT M,JOHN G,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Test as a Measure of Agility,Leg Power,and Leg Speed in College-Aged Men and Women[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00,14(4),443-450.

[12]NEGRETE R,BROPHY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kinetic open and closed chain lower extremity strength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2000,9(1):46-61.

[13]隗金水,陀经地.少年女子乙组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与训练手段的相关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4(4):48-56.

[14]靳强.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15]孟青.核心力量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快速变向移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6]BEN K W,JOEL P,AARON S.核心稳定性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31):1710-1714.

[17]司琦.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各心理因素间的路径分析[J].体育科学,2006(8):29-32.

[18]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ath Analysis Model of Agility Owned by the Elite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

ZHAO Xitang
(School of PE and Health,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By testing the body shape and 13 physical qualities of 98 excellent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The testing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gility,body shape and physical qual⁃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a)change of direction(COD)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body shape,but the relationship did not exist when controlling the gender variable,(b)there was a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D and BMI,(c)COD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ingle foot long jump and verti⁃cal jump respectively,(d)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 and braking ability or starting ability or 30m speed,bu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 and 30m speed was supported by the data from both male and female athlete,(e)COD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ower of abdominal mus⁃cles,but on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wer of dorsal muscles and COD was really exist when controlling the gender variable,(f)movement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wer of lower limbs,abdominal muscles,braking ability,starting ability or 30m speed,respectively,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starting ability was crucial to male athletes,power of lower limbs and 30m speed were crucial to the female athletes,(g)The line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COD which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excellent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 in China wasŶ=5.716-0.999×distance of the left foot jump+0.316×strength of dorsal+0.952×time of 30m run,which explained 59.9%common variance of COD,and the line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ovement variation wasŶ=5.506+0.567×time of 30m running+1.066×starting ability,which explained 19.2%common variance of movement variation ability.At last the paper showed the path analysis model of agility.

beach volleyball player;agility and quickness;influencing factor;structure model

G 808.16;G 842

A

1005-0000(2014)02-171-06

2014-01-20;

2014-03-18;录用日期:2014-03-19

赵西堂(1980-),男,河南兰考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排球训练理论与方法。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book=2,ebook=86

猜你喜欢

沙滩排球灵敏方程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沙滩排球:阳光少年,驰骋“沙场”
辽宁省大连市市民沙滩排球开展现状分析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高职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真假猫大作战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多变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