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姬
2014-05-13李雪民
李雪民,洛阳一高语文教师。爱好文学,率性而文。著有《文竹》《扁食》《不死地带》等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共二十多篇,《短情曲》《逆流而上》《东邻姑娘》等诗歌二十多首, 主编了《走近鲁迅》《文化英雄》《弟子规读本》等书籍。
赵武灵王爱美人。这其实是句废话,英雄爱美人,常人也爱美人,谁能不爱美人?除非你是同性恋者。但人们为何津津乐道于英雄美人的理念、模式和事例呢?除了搭配上的完美,美人只能归英雄,动物中的雌首领也都归雄首领,是否多少还有一点臆想自己是英雄或美人的成分呢?
赵武灵王生命中的三位美人韩女、孟姚和阴姬,先后影响了他的政治利益、人生成就、生命感觉和悲剧结果。
赵武灵王生命中的第一位美人是个韩女。韩女嫁赵雍,对继位不久的赵武灵王的地位应该是起到了稳定作用,也有利于赵国的安定,提高赵国的国际地位。韩赵联姻,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她应该是韩王之女或韩王宗室之女。她的特点史籍上没有记载,但她应该是“美而慧”的。如果不美丽,如何能吸引住赵武灵王?如果不聪慧,如何能完成外交使命?
比如昭君出塞,去和番是代表国家利益,是有外交使命的,不是单纯的嫁女。昭君自愿,就说明她已经作出了主动的、理智的,当然也是明智的选择。这个选择本身就已经说明她的聪慧,当然还有勇敢、胸襟等非一般女子所能有的优秀品质。国家应该是把她从几个,甚至十几个,也有可能几十个宫女中选拔出来的。韩女也有可能是从韩国多个公主、宗室女子中选拔出来的。
韩女生赵章,这是赵武灵王的长子,被封为太子。
赵武灵王生命中的第二位美人是孟姚。十六年,赵武灵王游大陵,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美女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大意是,“美人光彩荧荧啊,容颜像苕花鲜艳。可惜了,命呀!命呀!偌大的世间,竟然无人知道我嬴女的芳名。”某日,赵武灵王与大臣们饮酒,期间反复多次说到这个梦,津津乐道,大家都很惊奇。
接下来的事情,《史记》是这样记述的:“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即大臣吴广听到这件事以后,通过赵武灵王的夫人即韩女把自己的女儿进献给他,小名娃嬴,大名孟姚。
对这件事,后人大多解读为吴广和韩女联合起来欺骗了赵武灵王,目的当然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吴广成了王亲国戚,韩女讨好了赵武灵王,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聪明如赵武灵王者也有被欺骗的时候,何况我们平常人有多少事是被欺骗却浑然不觉,因为事情的表象和背后的出发点或心机并不一致,人们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定是一样的。声东而击西,南辕却北辙,要洞察事情的本质实在不易。好在这件事的短期效果对赵武灵王是美妙的,娃嬴很受他的宠爱,他认定她就是自己梦中的美少女,因而几年都不出娃嬴之宫。英雄的智慧需要在逐鹿中释放,英雄的情感需要美人来抚慰。他当然想不到这正是导致他生命悲剧的开始,韩女当然也想不到她参与策划的这件事导致了她儿子赵章未来的悲剧。
其实这件事不一定是骗局,或许是天意。赵武灵王梦中的美少女是嬴女,而吴广女儿的小名正是叫娃嬴,这不一定是临时编的,从《史记》的话中也看不出来是临时编的。娃嬴十分美丽,又会弹琴又会唱歌,与赵武灵王的梦境有天然相合的因素。吴广进献娃嬴也不一定是考虑利益,或许他认为是娃嬴的影像进入了赵武灵王的梦境。梦境与现实的相合虽然是奇妙的,是人们依靠自己现有的理性和知识不能理解的,但不一定不是真实的存在,不能因为自己不能理解就断然否定。庄子不是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吗?朝菌是朝生夕死,所以它不知道一月的变化。蟪蛄是夏生秋死,所以它不知道一年的变化。人类未知的世界还太广阔,如果只有眼见为实,能验证才是事实,有规律才是科学,那就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狭隘的唯物主义科学观,就像是“朝菌”和“蟪蛄”,永远不明白精神和心灵或许可以通往另外的、神秘的、辽阔的、美妙的生命世界。梦境是人生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与苏醒时感知到的世界究竟有着怎样曲折复杂的联系和相应,有谁能说得清楚?赵武灵王和娃嬴这两个本来互不相识的人,或许在梦境中有了神秘的感应,有谁能完全否定呢?
赵武灵王生命中的第三位美人是中山国的阴姬。
司马熹是中山国国相,到赵国出使,拜见赵武灵王时说:“我听说,赵国是天下最善音乐和出产美女的国家。这次我来到贵国,走城过邑,观赏人民的歌谣风俗,也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却根本没有见到天姿国色的美女。我周游各地,无所不至,从没有见过像中山国的阴姬那样漂亮的女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仙女下凡,她的艳丽用言语简直不能描述。她的容貌姿色实在超出一般的美女,至于说她的眉眼、鼻子、脸蛋、额角,那头形,那天庭,那真是帝王之后,绝不是诸侯的嫔妃。”
司马熹眉飞色舞的演说,打动了赵王的心,赵王情不自禁地说:“我希望能得到她,怎么样?” 司马熹装作惶恐地说:“我私底下看她那么漂亮,嘴里就不知不觉地说出来了。您如果想得到她,这可不是我敢随便说的,希望大王不要泄露出去。”
司马熹有意渲染是真,无意流露是假,这反而使赵王更垂涎。精心准备的说辞能打动人的心,而欲擒故纵的惶恐更能勾走人的魂。世人话语、行为的真真假假使人迷乱。至此,阴姬的倩影占据了赵王的心,赵王想入非非,已经对中山国魂牵梦萦了。而司马熹的表演完全掩盖了他的真实意图,他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至于他的谋略加重了中山国的灾难,加快了中山国灭亡的步伐,却不是他所能料想到的。
赵国早就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秣马厉兵,准备消灭中山国。而司马熹的谋略反而给这个血腥的计划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阴姬已经成了赵武灵王猎取的目标。
对此,阴姬有啥感觉呢?
她啥感觉也没有!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别人的圈套里,在别人的梦想里,在别人的计划里。
于是,赵武灵王就成了单相思,即俗语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当然这并不妨碍英雄美人传奇故事的发展。英雄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获得、俘虏美人。而美人一旦被获得、俘虏,除了顺从、承欢,还能有别的办法吗?这倒像动物世界。当然其中可能夹杂有劫后余生的悲喜交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获得新王宠爱的欣喜,等等,感情应该是复杂的,但被英雄俘虏的感觉也可能是美妙的,当得知早就被惦记着可能更喜出望外、回味不尽。这个英雄或许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但她又有啥办法呢?她有反抗的资格、资本或条件吗?除非她活得不耐烦了。endprint
比如花蕊夫人,曾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费贵妃,因受宠幸,赐号花蕊夫人。后蜀灭亡后,她的《述国亡诗》流传甚广,“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可见她不仅有才气,而且有志气,有见识,但在孟昶暴死之后,也不得不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后来更由于为宋太祖出谋划策,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触犯了太祖弟弟光义的利益,在一次打猎时,被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乱中一箭射死。花蕊夫人的悲剧真是引人深思。
阴姬只知道是国相司马熹替她谋取了王后的尊位。至于司马熹谋略的内容,过程的曲折,甚至居然和另一个国家的君主扯上了瓜葛,她应该不会知道的。
原来,中山国国相司马熹本来很受中山王的宠信,但不知为什么中山王宠妃阴姬却很讨厌他,老在国王面前说他坏话,中山王竟然也表现出疏远司马熹的意思。这让司马熹很惶恐。历史上,臣子因得罪国王宠姬而下台甚至遭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司马熹很清楚其中的危险。
司马熹为了解决与阴姬的矛盾,就做了周密的策划。当时阴姬和江姬争着要做中山君的王后。司马熹就对阴姬的父亲说:“争当王后的事如果能成功,那么您就可以得到封地,管理万民;如果不能成功,恐怕您连性命也保不住呀。想要办成这件事,只有找我。”阴姬的父亲当然明白这话的意思,又是磕头又是作揖:“事情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要好好地报答您。”司马熹于是向中山君上书说:“我已得知削弱赵国、强大中山的办法。”中山君很高兴地接见他说:“我想听听你的高见。”司马熹说:“我希望先到赵国去,观察那里的地理形势,险要的关塞,人民的贫富,君臣的好坏,敌我力量的对比,考察之后作为凭据,眼下还不能陈述。”于是,中山君派他到赵国去。
司马熹访问赵国回来后,向中山君报告说:“赵王不是个贤明的君主。他不喜欢道德修养,却追求淫声美色;不喜欢仁德礼义,却追求勇武暴力。我听说他竟然还想得到阴姬哩。”中山君听后脸色大变,很不高兴。司马熹接着说道:“赵国是个强国,他要得到阴姬的心思是肯定的了。大王如果不答应,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如果把阴姬给了他,不免会被诸侯耻笑。”中山君说:“那该怎么办好呢?” 司马熹说:“大王立阴姬为后,以此就可以断了赵王的念头。世上还没有要人家王后的道理。即使他想来要,邻国也不会答应。”中山君于是立阴姬为王后。
赵王当然也就不能再提娶阴姬的事了,但这事儿很可能把赵武灵王激怒了,他是不提了,可他要把中山国彻底地给灭了。
赵国灭中山,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时间上看,赵武灵王娶阴姬不成,可能是最直接的导火索。美梦做不成,又有苦难言,于是就诉诸暴力,要先灭其国,再夺其妻。英雄的贪婪或雄心以致于此!司马熹的谋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却加速了国家的灭亡。这恐怕是他没有想到的,也可能他根本就没有想。大臣的言行有时与国家的兴亡竟有这样大的关系。阴姬恐怕也没有想到后宫的是是非非居然牵扯到了两个国家的兴亡,中山国因此而加速灭亡,赵国因此而变得异常强大,几乎称霸。而在整个事件中,最可悲的恐怕是中山君,贵为君主,却完全被人运于股掌之间,中了臣子的圈套,被敌人惦记上了自己的美姬,又增加了与敌国的仇恨。最滑稽的是江姬,莫名其妙地被人控制了她与阴姬的竞争格局,失败了也不明就里。而事情坏就坏在她没有与司马熹结下仇恨。如果她也在中山君面前说司马熹的坏话,司马熹将采用什么谋略来解决他与中山君两个宠姬之间的矛盾呢?
就在此后的第二年,即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拉开了灭亡中山国的序幕。赵军攻取丹丘、华阳、鸱上的关塞,又攻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国献四座城邑求和,赵武灵王同意讲和,罢兵。
二十三年,攻中山。
二十五年,孟姚死,赵武灵王十分伤心。出于对孟姚的怀念,立孟姚的儿子赵何为太子,废前太子赵章。这恐怕是韩女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料到的,福祸之间的因果、相生、转换和变化真的是难以捉摸。由前一个因结出的福果,有时会成为下一个苦果的因。
二十六年,复攻中山。
二十七年,赵武灵王传国于赵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傅。赵武灵王自号“主父”,专心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则全部交由赵何负责。赵何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逐楼烦。赵国土地增大一倍,国力达于顶峰,成为一等强国。赵武灵王封长子章到代地,为安阳君。
灭中山之后,赵武灵王对阴姬怎么样?
史籍没有记载。
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灭中山用了十年,阴姬恐怕已是年长色衰,大概有三四十岁了吧。面对这个老美人,赵武灵王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岁月能改变人的相貌,也能改变人的心理。
二是《战国策》的纵横家色彩很浓,夸张不实之处颇多,甚至可能有虚构的,本则司马熹谋略很可能就只是个故事,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这件事!证据之一即是《史记》一句也没有提到这件事。
而废太子赵章对弟弟立为王十分不服,发动政变,想杀了赵惠文王,兵败,只好逃到赵武灵王的宫殿来。结果,赵章及其党羽全部被杀。大臣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咱们因为追杀赵章而包围了主父,即使撤兵,咱们也要被灭族啊!于是两人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包围沙丘宫。赵武灵王出不来,又没有食物,以至于去掏树上的鸟雀充饥。经三个月,活活饿死。
责任编辑 杨丽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