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病人”张艺冬

2014-05-13王鹏

华声 2014年8期
关键词:救助者郭明义光标

王鹏

草根公益人张艺冬蹿红,仅仅用了3年时间。在公益舞台上,这位年轻人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表演:跪陈光标、抱郭明义、整容成雷锋……今年4月,他又在网络上怒揭老家政府的黑幕。

高调的举动给他涂上了厚厚的油彩,看客已经分不清他的本来面目:究竟是大公无私的赤子,还是追名逐利的小丑?

张艺冬只是“高调慈善家”群体中的一个样本。他们屡行善举,也因名患病,你很容易分清他们的善与恶,却很难说清他们的是与非。

做好事就是要名动四方

32岁的张艺冬戴着无框眼镜,整容后脸比较僵,看起来并不太像“雷锋”。这个以雷锋为整容样本和人生目标的年轻人,却并不认同“做好事不留名”的理念。在他的逻辑中,做好事就是要名动四方。

他在安徽合肥经营一家旅馆,旅馆走廊内挂满展板:印有张艺冬报道的新闻版面、与救助对象和名人的合影、在党旗下的宣誓照、背着雷锋挎包微笑照……有些画面因过度放大而失真。

这些是他骄傲的资本。张艺冬说他帮过下肢瘫痪的孤儿、帮过罹患骨癌的少女、帮过年迈无依的老人、帮过精神失常的流浪汉……,“当年只要我一接触,没一个不成功的。记者比兔子跑得都快,抢着往上轰。”他得意说道。

公益让他迅速扬名,也让这个年轻人很快结交上了“同道前辈”。2013年1月,张艺冬在陈光标公司前双手合什,跪求其捐助,背后立有展板,印有陈光标和观音头像。此事曝光后,他成了全国焦点。

很快,张艺冬见到了陈光标。后者宣布:捐出价值20万元的“陈光标好人牌凉茶”。然而因种种原因,张没拿到凉茶。

他还在网上认识了辽宁省道德模范曹伟,两人迄今未谋面,但经常在网上和电话中长聊。曹伟和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很熟,他向郭介绍了张艺冬,郭对张评价颇高。

十八大召开时,张艺冬到北京,第一次见到郭明义。他哭着拥抱郭,随后媒体曝出“张艺冬见郭明义后痛哭30分钟”。他告诉记者,这是假新闻,哭是因为“看到他像见了亲人”,但没哭那么久。

而今,张艺冬旅馆的走廊入口处,贴着他和郭明义、陈光标的合影。他称呼陈光标为“标哥”,说郭明义“像是一个叔叔”。

“雷锋是政治人物,不能瞎改”

张艺冬扬名的开始,是由于媒体报道他为照顾患尿毒症的前女友“萍萍”从酒吧辞职。一位记者回忆,当时是张艺冬主动拨打的报社热线。事情见报,他得到了一些捐款。此后,张艺冬开始在网上频繁转发求助信息,联系媒体,帮人募捐。他也与一些愿免费手术的民营医院保持了良好关系。

媒体很难拒绝张艺冬。“他选择的都是急需救助的悲情人物,容易勾起媒体的报道欲望。”一位记者说。

有媒体试图绕开他,却发现这并不容易。他背着或带着病人出入医院,出现在病房显眼位置,有一次还在摄像机前晕倒。有时媒体发救助微博并@张艺冬,后者并不满意,会私信要求直接转发自己的微博。“他要形成这样的印象——这个人因他而得到救治。”上述记者说。

与地方政府打交道,张艺冬同样有经验。他救助过安徽省太和县重症少年姜朋,后者之父姜新志回忆,去县医院看望姜朋前,张通知了当地政府,还带去了两个记者。当天,县、镇、村和大队领导都到医院看望,并带去了一万多元,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县领导当场问:“有没有低保?”姜新志答:“什么都没有。”第二天,姜朋的低保办好了。

虽然已经在公益圈小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还是因“整形成雷锋”。

今年2月,在合肥一家整容医院,张艺冬分两次接受了微整形手术,把自己整成雷锋脸。不久,他和医院的人去市中心一家高档照相馆,拍了一套“雷锋组照”。“整容雷锋脸”后,有媒体报道了张艺冬,谴责和讽刺居多。他倍感委屈:“全国整容的多了,不能因为我在公益界,就限制我的自由啊!整个容,犯罪吗?!”

整容完毕,张艺冬曾打算将身份证上的名字改成雷锋,以达到和偶像全面合一。然而,他老家的民政部门回复:雷锋是政治人物,不能瞎改。

“诋毁我的时候,你们摸摸良心”

化身“雷锋”之后,围绕张艺冬“高调慈善”的争议愈发尖锐。

支持者的观点简单有力——张艺冬确实做了好事,贫病交加者得到了帮助。亳州电视台的记者牛红星几次报道张艺冬。“他有点类似陈光标,但要人完全大公无私,不客观。”

“别人也说过我作秀,但我愿意秀一辈子。”辽宁省道德模范曹伟说。他觉得张艺冬“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值得去树的典型”。

曾和张艺冬合开过几年小旅馆的许华梅,更是张艺冬的坚定支持者。她说,张艺冬心地善良,看到老年乞丐都会给钱,最少10块。他们的旅馆多次免费接待救助者。

然而在合肥新闻界,对张艺冬却有另外一种评价。一些记者称他为“炒作小王子”,完全不愿提及。

一位记者发现,张艺冬会与救助者事先说好,自己全程参与所有救助活动。救助者选哪家医院也由他定。一次某民营医院不想免费救人,张艺冬说:“记者都来了,不救就报道。”医院只能同意。

对于“作秀”的指责,张艺冬表现得很委屈。“你们诋毁我、诬陷我的时候,摸摸良心,你们都做了些什么?我背着瘫痪少年进京苦苦求医5个月,你们在家看笑话,合肥没有一个捐钱的!”

张艺冬说,自己压根没有过账单——在微博上公布的账号,是救助者的。“钱是人家直接给受助者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没有接受过人家的钱。”

“他不是喜欢荣誉吗?我就帮下他”

张艺冬得到了很多名誉,比如“中国好青年”、 “安徽首善”、“最美80后”、“幸福传播大使”、“爱心大使”、“中国好人”、“安徽好人”……

他不拒绝它们:“谁不愿意说自己好啊。”他介意的是,他一直没得到官方的认可。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打造了一个安徽好人馆,张艺冬不在其中。他称,省里还叮嘱“最美乡村教师”陈万霞等道德模范,不要跟他来往。

让张艺冬无法释怀的是,自己的家乡也从未给自己颁奖。“我有共产主义理想。”他说。他一直想入党,但在老家申请多年也未如愿。然而,一位亳州公益人士告诉记者,张对他说,“入了党,到北京开人代会,事情就好办了。”

积怨终因落选“双十”而爆发。4月中旬,他的炮轰得到了亳州市共青团回应。回复称,愿接受社会监督,如有造假将进行审查;同时指出,张艺冬提出参选申请时,初评考察已结束。

张艺冬对此并不服。他随后发微博,向亳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举报选举涉嫌违规,并称要到北京公开举报。

他说,此后不久,他指责那位“沽名钓誉”的残疾人候选者半夜来电,向他透露县领导的和解之意:退一步,年底直接授一个称号。

他未停止,继续抨击亳州涡阳县政府建豪华大楼、违规占地。他称线索来自当地人的私信。他称,举报后,当地派出所干部来电:“不就是党员的事儿么?我明天就开车去给你汇报。”

“要是把问题解决,不就没事儿了吗?”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满意舆论的力量。

他的前辈陈光标则给他提供了另一个解决办法。“他不是喜欢荣誉吗?我就帮下他。”陈光标说。他决定不久后授予张艺冬一个“高调学雷锋”奖——这也是张要求的。

猜你喜欢

救助者郭明义光标
郭明义:践行雷峰精神 铸就滚烫人生
论受救助者失信行为的法律规制
浣熊与救助者
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责任研究
当选党代表后,找他的人更多了
陈光标 癫狂自有逻辑
Mac OS X系统中Delete删除键的5种用法
Mac OS X系统中Delete删除键的5种用法
“当代雷锋”郭明义
从“诬告反坐”到“讹诈有罚”
——对被救助者诬赖救助者立法惩罚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