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情局长的麻烦

2014-05-13刘莉莉

华声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情局参议院白宫

刘莉莉

今年3月,美国国会将“一张牌”狠狠地甩在中央情报局脸上,痛斥中情局(CIA)非法搜查了他们的电脑。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强硬回击国会的说辞没有根据,并反唇相讥对方是“贼喊捉贼”。白宫夹在中间似乎左右为难。

约翰·布伦南,现任美国中情局局长,便是这出戏中的“主角”。这位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牌间谍,经历丰富、工作玩命,却总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国会的“宣战”,布伦南只能期待总统奥巴马“说句公道话”,而白宫目前还不想“选边站队”。这场“宫斗大戏”将如何收场,布伦南的命运如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华府内斗公开化

美国国会和中情局之间的这场“恩怨”,起源于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戴安娜·范斯坦3月11日所做的一次长篇讲话。她在讲话中指责中情局“不当”搜查了委员会调查人员使用的电脑。

据悉,上述电脑中装有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收集的有关中情局可能滥用权力和非法虐囚的证据。该情报委员会2009年负责一项审讯手段的调查项目,其中就包括美国是否在海外秘密监狱对恐怖主义嫌疑人采用“水刑”等严酷审讯手段。

这项调查已于2012年结束,并制作出一份长达6300页的报告。目前,这份报告尚处于高度机密状态,范斯坦等人一直致力于将这份报告公之于众。

范斯坦要求,中情局承认不当搜查情报委员会电脑并作出道歉。她指出,一个政府行政部门搜查立法机构的电脑,这显然违背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

而值得一提的是,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泄密事件后,美国情报部门饱受批评时,范斯坦曾经力挺这些部门;因此,她此次转身向中情局“开火”,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但对于参议院的指控,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坚决予以否认,他还回应称,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这是在“贼喊捉贼”,正是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非法搜查中情局存有机密文件的电脑。目前,中情局已经要求美国司法部调查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的“犯罪行为”。

美国媒体认为,参议院与中情局多年来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而面对与参议院的争执,布伦南把宝押在了奥巴马身上:“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我将去找总统做出解释,他是那个能决定我去留的人。”

然而,目前来看,白宫还在努力维护自己的“中立”形象。奥巴马在对这场纷争做简短评论时说:“‘选边站队不是我和白宫应该扮演的角色。”

情报界“老兵”遇坎坷

在这场“宫斗戏”中,布伦南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不少人认为,白宫不会轻易放弃他的。毕竟,奥巴马自2008年开始第一个总统任期以来,便将布伦南视为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左膀右臂。

现年59岁的布伦南是爱尔兰后裔,在中情局已经工作了26个年头,干过多个岗位,他能讲阿拉伯语,是中东问题专家,一度担任执行副主任,成为中情局的第三号人物。

布伦南在中情局的工作经历基本上可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1995年,布伦南担任时任中情局副局长乔治·特尼特的助理,次年出任中情局中东机构的负责人。1999年,他开始担任特尼特的办公室主任。2001年至2003年小布什政府时期,布伦南步入中情局的最高层。2004年,他出任国家反恐中心代理主任。2005年,他离开白宫,成为一名安全顾问,不定期地以嘉宾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不过,布伦南很少谈论中情局的秘密生涯。他说:“我确实参加过不同类型的行动,有各种各样的经验。但很多事是机密的,不能和大家分享。”《华盛顿邮报》说,布伦南非常机智,而且“硬得像钉子”。

2007年,布伦南加入奥巴马的竞选阵营,担任外交政策顾问。有报道称,布伦南几乎每天都要与奥巴马见面,两人非常投机,布伦南向奥巴马汇报国家安全形势和重要反恐行动时,经常是一句话布伦南说了上半句,奥巴马就接过去说下半句。2011年,布伦南“深度参与”了击毙本·拉丹的袭击行动,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虽然布伦南早已在美国国家安全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但他成为中情局局长的过程却十分坎坷。早在2008年,奥巴马便考虑提名布伦南担任中情局局长,但由于当时舆论正在批评小布什时代用严刑逼供的反恐手段,而布伦南在小布什时代曾在媒体上为一些反恐政策辩护,各方均质疑布伦南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奥巴马权衡再三,只能作罢。

布伦南在给奥巴马的一封信中写道,“国家未来的挑战令人生畏,此时总统不能分心。”这便含蓄地表达了对奥巴马的理解。

永远的争议人物

2008年,布伦南与中情局局长的职位失之交臂,但四年后,他的机会再次出现。

2012年12月,时任中情局局长、美国军方的杰出人物彼得雷乌斯卷入“桃色事件”而被迫辞职。布伦南终于获得了中情局局长的提名。

然而,等待他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戏”,而这次的戏码是奥巴马政府的无人机政策。奥巴马上任后,极大扩展了在海外利用无人机打击武装人员的项目,在国内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这一项目缺乏正当程序,造成平民伤亡,甚至于,多次举行抗议示威,要求美国政府停止海外无人机袭击。

实际上,布伦南在美国对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的无人机袭击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2004年以来,美国已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发起数百次无人机定点袭击。

布伦南还是奥巴马无人机政策的坚决拥护者。布伦南自己也曾直言不讳,如果当上局长,他会“尽力保证中情局拥有所需要的一切工具,来确保美国的安全”。他还公开表示,无人机袭击“人道而公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无辜平民在交火中丧生。

然而,他的言论遭到不少人质疑。有人援引英国“救助”慈善会2012年9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在2004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巴基斯坦共有2562至3325人在无人机袭击中丧生,其中474至881人为平民。

美国国内针对无人机的争论,终于在去年3月6日,也就是参议院投票决定是否批准布伦南出任中情局局长前夕,达到了高潮。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利用议事议程,发表了长达13个小时的演讲,要求奥巴马政府明确不会在美国本土动用无人机袭击美籍恐怖主义嫌疑人。在这场历时13个小时的演讲中,共有12名共和党参议员上台力挺保罗,以便他能喝口水或吃点东西。

这场马拉松演讲虽然将参议院对中情局局长提名的投票从原定的6日推迟到7日,但终究没能阻止布伦南登上局长宝座。参议院7日以63票赞同、3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布伦南的提名。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布伦南在中情局局长的位置上干得并不轻松。特别是在“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自我揭秘”的做法,成为美国情报机构历史上一次极具伤害性的事件。而此次参议院和中情局“互掐”事件,使布伦南陷入更为尴尬的处境。尽管如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奥巴马不会“抛弃”布伦南,毕竟“他知道得太多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有着“以置身于政治之外为荣”传统的中情局,布伦南与总统“保持高度一致”的行为方式无法得到广泛认同,职业情报官员显然不愿看到自己的“老板”变成一个一心想取悦总统的人。正如一名前中情局官员所说:“布伦南必须扭转这种印象——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人物。”

猜你喜欢

中情局参议院白宫
白宫附近
白宫又陷落
白宫陷落
三国漫——古董中情局
白宫医生攥着总统的命
美国中情局遭空前质疑
塔利班炸死8名中情局特工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