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世纪中国力量的凝聚

2014-05-12苏健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体制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国际地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中国力量正义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全球。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中国力量,中国是怎样将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打造成这样一艘昂首阔步的巨轮,驶向新的世纪的,那么伴随着中国力量的凝聚,中国这位时代的巨人又将会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力量;凝聚;民族文化;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了显著的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向世界显示着一个新的中国,中国向世界展示着前所未有的中国力量。那么,中国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凝聚成一股强大的中国力量的,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文化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正是因为民族精神强大的凝聚力量,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历次灾难面前屹立不倒,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征途上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国之所以能向世界展现出强大中国力量的根基,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的法宝。

二、改革开放为中国力量的凝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是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进行的,但其意义更伟大,影响更深远。因为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含,充实了社会主义的外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具体化为更加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无限生机、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

1.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发展。

2.经济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工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但我们已奠定了比较踏实的基础,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这是坚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3.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实现温饱到初步小康的跨越,现在正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我国人民多少年来所梦寐以求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充分体现了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正因为中国三十年来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才为中国力量的凝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会形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形成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力量的凝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有强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中国力量的凝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当然,中国力量的凝聚不仅仅包括文化、经济、政治这三方面,还包括军事、外交、社会等多方面。当前的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不是单一的一种力量而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方面于一身的综合实力,是多股力量所拧成的一股强劲的缆绳,这几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这股强大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的凝聚必然会对世界政治、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力主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因此,中国力量的崛起必然会增加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力量是世界天平上重要的一枚和平砝码。

参考文献:

[1]钟龙彪.中国力量的本质及运用[J].学术,2009,(73).

[2]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3]丁晋清.为实现中国梦 凝聚中国力量[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

[4]周浩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

作者简介:苏健,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体制外生存的“新玩法”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对宗藩体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