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聊生”并不真实
2014-05-12梅明蕾
党员文摘 2014年5期
梅明蕾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下达,“苍蝇”“老虎”被不断曝光,所谓“官不聊生”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一家电视台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开设了一个对话节目,采访者将一个问题抛给了我国法学泰斗江平先生:您如何看待当下“官不聊生”的说法?
暂且搁置江平先生的回答。我愿先以自己现实中的经验回应这一问。我一位政府官员朋友就与我闲聊,这些日子在外吃饭(当然是公费)颇不容易,进出包房都鬼鬼祟祟的,只怕被人拍照。又说清明快到了,上坟还得找辆私家车,以免公车私用曝光。说过这些,朋友自嘲:现在真是“官不聊生”啊!
我当然对此前官员们的生存状态略知一二。多年前曾通过熟人关系到某县一游,竟惊动了一县之长。虽不过为区区县处级官员,那种动用公家资源有如掏私囊待客的做派(可能自掏腰包并非如此大方),令我等瞠目。而毫不夸张地说,放眼四顾,不受约束的公权力,于中国大陆处处皆然。
如果硬要拿“官不聊生”说事,香港倒有现成的例子。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前司长梁锦松的请辞,不过因购车不报税;廉政公署官员汤显明仅因宴请内地官员超标就下了台。问题是,先前在内地,哪里去找这样的“标准”,谁又拿这“标准”当回事。
回到江平先生的回答(大意):中国现在的整治贪腐还仅是开始,离深入到基层还早着呢,何来“官不聊生”?真以为“官不聊生”者,还是以获取利益为当官之目的,这于公于私都极其危险矣;若如此,又何必选择当官!
我想说的都在江平先生话里。仅提醒一点:且看当下世间奔那一官半职的趋之若鹜,便知所谓的“官不聊生”到底与真实有多远。
(摘自2014年3月24日《学习时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