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被西方势力和俄罗斯撕裂的国家
2014-05-12宗合
宗合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首都基辅是俄罗斯文明的摇篮,更是阻挡西方势力的最后屏障;对西方势力来说,控制了乌克兰,即切断了俄罗斯再成为“帝国”的可能性。至于乌克兰人,他们中有些人不满俄罗斯的控制,或彻底倒向西方,则会令另一些乌克兰人不满。无论他们怎样抉择,都不会有满意的结局。
暂停“倒向欧盟”
成为导火索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也很尴尬。自乌克兰于1991年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后,社会内部的“亲俄派”与“亲欧派”一直在比赛“拔河”,各不相让。
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当时,亲西方的反对派发动百万人上街。季莫申科和尤先科,一起领导推翻了亚努科维奇还没坐稳的总统位置。重新选举后,季莫申科和尤先科分别成为总理和总统。由于选举中所使用的橙色标志,那次抗议被叫做“橙色革命”。
在优雅的举止下,季莫申科一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她政治主张强硬,誓要扭转乌克兰局势,确立乌克兰在欧洲的地位。不过,在季莫申科执政期间,她贪污丑闻缠身,最后被送上法庭。
在2004年“橙色革命”后,乌克兰加快了与欧盟发展关系的步伐。2008年,乌克兰正式启动加入欧盟联系国进程谈判和建立双边自由贸易。2013年5月,欧盟最终通过决定草案,敲定在2013年11月底正式与乌克兰签署联系国协定。
但乌克兰在最后时刻退缩了。乌克兰政府解释称,暂停的主要原因是乌克兰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同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的贸易额出现下滑。显然,乌克兰现在还难以承受疏远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只能抛弃欧盟提供的“胡萝卜”。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乌克兰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决定一公布,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就此起彼伏。这是继2004年“橙色革命”后,规模最大的民众抗议示威,反对派的直接诉求,是将2010年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赶下台。
国家裂痕:
2/3民众亲欧,
1/3民众亲俄
乌克兰在欧洲的最东边,它西边的领土曾是波兰的一部分,那里有一部分人是波兰裔。因此,乌克兰西部受欧洲文化影响至深。
但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罗斯,在那里,大部分人是俄罗斯裔。基辅也是斯拉夫民族的发源地,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是独联体的始创国,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关系。
从人口和地理因素分析,大约三分之一的乌克兰人讲俄语,他们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大约三分之二的乌克兰人讲乌克兰语,他们倾向于亲近欧盟。
俄罗斯始终把乌克兰当做它的核心利益,俄罗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都需要乌克兰,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也都不能失去乌克兰。“俄罗斯没有了乌克兰啥都不是,对欧洲就没有影响。”这是1995年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著作《大棋局》里面讲的话。
但是,乌克兰对欧盟来讲,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屏障。所以,美国、欧盟联手拉拢它。
无论“向东”“向西”
都是困境
有政治评论家指出,乌克兰政治危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乌克兰这场愈演愈烈的国内政治危机,再次深刻地折射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民众对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即到底是选择欧洲认同,还是选择欧亚认同。
乌克兰曾是苏联富庶程度排第四的共和国,苏联解体给了它独立的机会,但同时也打开了其国内东西部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者剧烈冲突的潘多拉盒子。
乌克兰的政治博弈,也是国内民意深度分裂的体现。以第聂伯河为界,东西部地区在语言、文化、民族认同、经济诉求上差异显著。无论谁当选总统,都会被其中一派视作“自己人”,而被另外一派视为“敌人”,或者某一境外势力的“代言人”。这种对立情绪始终无法得到缓解,从而成为酝酿更多危机的温床。
乌克兰一心向欧盟靠拢,皆因欧盟一体化这个长远目标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而大批乌克兰民众渴望入欧后享受赴欧免签,获得工作机会,享受更多利好。不过,乌克兰实际上从未获得欧盟许诺的平等权利,欧盟拉拢乌克兰出于自身经济政治考虑,附加了诸多前提,绝不是免费午餐。
而俄罗斯绝不会轻易让乌克兰无限制地“向西”。俄罗斯手握通向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阀门,最简便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可以随时利用涨价乃至断气,来“敲打”乌克兰脆弱的经济神经。相反,如果乌克兰“向东”,俄罗斯不仅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乌克兰债券,将输送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400多美元降至268.5美元,还会解除为施压而对乌克兰政府实行的产品进口禁令。
一边是欧盟的“胡萝卜”,一边是俄罗斯的“大棒”,乌克兰政府无论选择“向西”还是“向东”,都将两难。
成为大国势力火拼的焦土
乌克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用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的一句话可概括:“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
在乌克兰局势的背后,俄罗斯、欧盟和美国角力的阴影不时浮现。
有俄罗斯专家表示,虽然尚无直接证据,但严重怀疑乌克兰事态是由美国幕后操纵。美国在乌设立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对包括反对派激进分子在内的乌克兰社会各阶层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以俄罗斯为一方,以欧盟和美国为另一方,在台前幕后的角逐博弈,已成为乌克兰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西方的推波助澜,俄罗斯的步步紧逼,导致了乌克兰紧张局势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表征。
有政治学家分析称,乌克兰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将取决于外部势力,“乌克兰现有局势与地缘政治有关,主要是美国、欧洲与俄罗斯的对峙。唯一的解决办法,在地缘政治层面”。
(邱宝珊荐自《新周报》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