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复习课中的知识体系构建

2014-05-10唐黎雯

新课程·中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史实阶段历史

唐黎雯

摘 要:构建知识体系是历史复习课的根本任务,要在课堂中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采用阶段定位法、逻辑关系法和关键词搜索法。紧扣历史线索,有机整合基本史实,才能构建形魂俱备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知识体系构建;阶段特征;线索;因果逻辑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大都采用专题式编写,相较于传统的编年体史书,会出现知识点的穿插缺乏过渡、部分知识体系不够完整的问题,这就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整合提出了要求。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新授课往往只能完成对基本史实的教学,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在更高的层面系统化,则成了复习课的根本任务。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就是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遵循整合历史知识的若干基本原则,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有机地贯穿在一起,加以系统化整理而构建的知识板块或专题,进而构建出一个科学的知识整体。那么在复习课中,怎样才能高效地建立起这种体系呢?下面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建方法。

方法一:阶段定位法,即以时间为纵轴,将历史事件按阶段特征进行分类

首先按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可将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为一二单元的内容,即两条线索:列强的侵略和人民的抗争,其中人民的抗争又可按阶级分为:农民、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新民主为后三个单元,可按国共关系的变化为线索将这一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即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国共第二次合作(即全面抗战)、人民解放战争。每个时期还可以细化,将历史事件对号入座梳理至体系内,比如,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可细分为:合作开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高潮(北伐战争)、转折(四一二政变)、破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达到“把一本厚厚的书读薄”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方法二:逻辑关系法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相互关联的,或为因果,或为递进等。在对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我作了如下梳理:

这张知识结构图以因果关系为主线,打破了原有的单元隔阂,把基本的历史史实有机地串联了起来,把握住了重大历史事件之

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方法三:关键词搜索法

所谓关键词搜索法,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题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抓住一条特定的线索,把与之相关的所有历史事件搜索出来,进行整合归纳。线索就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是历史领域的基本分类,如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军事等,现行的教材基本就是以此为板块而编写的;关键词也可以是一些历史专有名词,比如,科技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危机、国际体系等,这些专题往往在中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频率很高;关键词还可以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或地区:邓小平、罗斯福、斯大林、北美、东南亚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规专题以外,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时下的热点、焦点问题,善于捕捉现实问题与历史事件中的契合点,让关键词与时俱进。同样以八年级上册的中国近代史为例,随着2014年的到来,我们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加入两个关键词:甲午年和毛泽东。2014是甲午马年,120年前的甲午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以此为引子展开对中日关系的探讨,特别是在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这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2014年还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功勋卓越的人物,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有哪些具体的贡献?由此可以列举具体的史实并分析其意义,形成一个人物专题。

如果说新授课中的基础知识是历史的“形”的话,那么要让历史的形象鲜活丰盈起来,还必须抓住历史的“魂”,这个“魂”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贯穿人类历史进程的特征性的关键词。只有形魂俱备了,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揭示各种矛盾在人

类文明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实阶段历史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新历史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
关于若干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