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中摄像“眼”与后期编辑“脑”的融合

2014-05-10魏莉魏晓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8期
关键词:后期编辑艺术设计

魏莉++魏晓晴

摘 要 随着经济生活的日新月异,在动态的艺术设计中摄像和后期编辑这两大角色得到优化和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使传播内容思路清晰,条理顺畅。

关键词 艺术设计;摄像;后期编辑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50-02

Camera Eyes and Later in Design of Art Editor Brain//WEI Li, WEI Xiaoqing

Abstract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economic life, in the art design of the dynamic camera and later editing these two characters to get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e,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make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clear, clear smooth.

Key words art and design; camera; later stage editing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新月异,在新形势的不断发展趋势下,受众对艺术传媒行业的要求也有了新高度。为了能紧压新节奏的脉搏,艺术设计主体中的摄像和后期编辑这两大角色需要得到深度的优化和提升。拍摄为后期提供了素材和构思,后期编辑则是运用新颖的剪辑手法组接拍摄到的画面,两者的配合才能使设计达到构图完整、设计方向明确的目的。尤其是在新的艺术载体形势下,画面要同时具备真实性和新鲜性。视频依靠真实和新鲜的内容充实画面,使受众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同时也要利用精致的剪辑方式来呈现画面的优创性,提升画面整体效果,从而吸引受众。

1 摄像“眼”和后期编辑“脑”的细节配合

“眼睛”和“脑”的作用——画面细节 摄像机就像艺术家的“眼睛”,摄像机的光圈就像是眼睛的瞳孔,眼睛和摄像机看似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实其中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摄像机能够记录和拍摄到为人类肉眼所看不到的画面,这就是画面细节。

画面细节往往能够引发受众的联想并产生深刻的感悟。它能从最基本的小画面入手,以小见大,用摄像机本能的构造去反映现实情形。如动物飞行、波澜壮阔、语言手势等,这些都是构成画面细节的基本要素。

“眼睛”和“脑”的作用——画面细节的录编 镜头画面细节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增强受众的记忆深度。但是画面的细节不是轻易可以获取到的,要通过“眼”的力量不断地发掘出来。如在拍摄电影时,后期制作时时都在,要倾听导演的制作要求,并且和摄像师处于一致的角度分析问题,不能玩个性,否则后期制作就会脱离原本的创作目的而与整个团队不“抱团”。后期制作要看清画面的细节,从细节入手,小中见大,这也是拍摄者和后期制作必须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

1)细节可以强调事实,深化主题。进行拍摄时,有大量的物象涌入视场,它们不是有序地排列,而是以重叠遮蔽的形式出现。这时要根据整体大环境,不断地根据事实情况剥离出有效主题信息,依靠“脑”的力量迅速地整合信息,与拍摄者共同研究画面的排列和填充,使两者的意见相符。一个细节能突出一个具体信息或者“内在语”,从具体画面中凸显出来,补充整体构架和内容。

2)加强对细节画面的控制能力,方便“脑”加入技巧。固定镜头不会给受众很“炫”的感觉,以稳定清晰的画面传达丰富的细节内涵。减少使用推拉摇移,摄像者应该处在观察者的角度,应该把关注度更多的放在拍摄内容和情节上,而不是重视拍摄技巧。后期制作在处理固定镜头时要根据拍摄内容和配音素材做正确的添加。拍摄过程如果顺利、有条不紊,就方便后期制作的加工和编辑。好的镜头,有深入的画面层次感,后期制作就能及时发现镜头细节,做突出的画面提炼。

3)提高细节拍摄技巧,益于“脑”的后期发散性思维。拍摄时机很重要,主要体现的是拍摄者的摄影修养。在最佳的时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往往深入人心,这也是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有看点的重点所在。“抢拍”,表现的是拍摄者对画面捕捉的熟练程度。在最正确的时机拍出最优质的画面,不仅摄像师高兴,对于后期编辑来说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2 “眼”和“脑”的相互关系

摄像的“眼”和后期编辑的“脑”属于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起到了相互补充、共同完善的目的。

角色互换性 摄像的工作是拍摄图像画面;后期编辑的工作是收集素材,进行图像画面的组合剪辑。在动态的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拍摄者和后期编辑人员看似是两种角色,其实他们应当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随着艺术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现在该行业需要的是熟练采编播一体的人才,如果摄像和后期编辑都能融入个人身上,那么就节省了时间,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较好效果。

角色的主观客观色彩 摄像的“眼”提供的图像素材,是后期编辑的基础,摄像者把客观实在通过眼睛“看”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后期编辑体现主题提供有力的素材基础。当然摄像师在拍摄中会加入个人的主观情感,根据角度摄像师也会产生不同的拍摄冲动,那么画面素材就会产生多元化的情况。

后期编辑的“脑”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后期编辑人员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入个人的思想,结合节目主题进行剪辑。后期人员在拍摄前应该到达拍摄的实际场地,进行考察,了解环境和拍摄目的,记录现场细节,把细节用更加艺术的方式展现在视频画面中。

“眼”“脑”的沟通 如果“眼”和“脑”是两个个体,那么两个角色之间就应该进行深入的沟通协调。最熟悉画面的人是摄像师,摄像师在拍摄时就已经为节目做好了后期制作框架,这个框架就相当于“脑”操作提纲。只有两者紧密相容、互相作用,做出的节目才富含内容。“脑”把摄像师的意志贯穿始终,在符合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增加个人感情。两者的沟通能相互了解各自的内心环境,制作出富含艺术色彩的作品。

3 摄像“眼”和后期编辑“脑”完美融合

“眼”和“脑”的优势互补 摄像的“眼”的优势在于,摄像设备具有先天的色彩、感光、识别等特殊功能,即便预要拍摄的画面离拍摄的距离会很远,只要通过放大和拉近镜头焦距,也可以捕捉到肉眼记录不到的东西。如果想把画面呈现的更加具体、生动,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可以扩大画面内容,具体到某一“点”的素材提供。这就要体现“眼”与“脑”的配合。

后期编辑“脑”的优势在于画面的组接,给画面的“装饰”能力。后期编辑是一个美化师,把整个拍摄出来的画面进行调整和时间上的归位。假如整个画面是一个草坪,那么有了后期编辑就是在草坪上种上了花朵,查看整体效果的时候就是锦上添花,效果突出明显。后期编辑同样有个人的主观和客观色彩,主观性在于拼接时编辑的创造思维和想法;客观性在于制作软件和镜头画面本身的客观性。后期编辑就通过“脑”,利用充分的画面素材进行组合。

后期编辑是补充完善的作用,后期编辑靠的是思维的敏捷和软件操作的周密性。摄像师想把自己看到的东西传达给受众,使用了自己手中的设备进行拍摄。后期编辑者想通过画面的组接优化拍摄回来的内容,把整个画面以内容充实、细节展示明确的方式展示给受众。后期编辑的“脑”就是利用后期制作者活跃的思维方式,辅助拍摄者提高重点认知的作用,两者更好地搭配,才能制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提高“眼”和“脑”的合作效率 为了提高制作效率,摄像者在拍摄之前应该为自己准备拍摄策划,并根据所要拍摄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这也是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摄像“眼”通过细节的拿捏与“脑”巧妙融合,能尽可能地缩小整个的工作时间。

后期编辑“脑”,应运用摄像的拍摄策划,结合“眼”的第一感觉进行画面的组接完善。剪辑是要符合客观实在的,只有“眼”和“脑”的共同配合才能提高效率,保证制作过程的有序进行。编辑是“把关人”,起到了“筛子”过滤的作用。在后期编辑制作视频的同时,是为摄像“眼”校对信息,安插符合内容视频的阶段。如果拍摄的有效画面多,后期编辑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最优的镜头画面,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并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新鲜感。

人们常说“眼疾手快”,在“眼”和“脑”的配合领域里,讲求的是“眼明脑快”。眼睛接受信号,通过刺激使大脑活跃,脑在进行思维创作的同时配合了后期操作,让后期的画面立体感增强。在后期编辑的眼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能配合摄像的“眼”达到巧妙的融合,把作品最想表达的主题通过最艺术性的表达方式表现清楚。

总之,在视觉艺术冲击人们思想的当今社会中,好的艺术设计作品需要“眼”和“脑”的有效融合。摄像“眼”在视觉魅力上有些欠缺,后期编辑的“脑”补充完善“眼”的不足,起到了调节美化的互补作用。在实际的艺术传媒活动中,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的节目创作中“眼”和“脑”是共同作用、紧密相连的。“眼”和“脑”的融合是新形势的需要,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艺术传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强.新传媒技术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苑文彪.数字影视非线性编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郭艳民.摄影构图[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后期编辑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的创新探析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电视新闻画面后期编辑的重要性和实时策略
新时期电视节目制作的新要求及改进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