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实例

2014-05-10张彦才

通信电源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风帽气流组织涡旋

张彦才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运行维护部,甘肃 兰山730030)

1 概 述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业务的增加,机房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对整个机房的温度场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气流组织的优劣也决定了机房空调的配置及运行能耗。为了优化机房的气流组织,解决机房局部散热问题,降低机房空调的运行能耗,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现对两个机房进行了勘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2 某2楼机房勘测与气流组织优化

2.1 机房概况

该机房面积较大,机房内主设备采用上走线的方式,未划分冷热通道,机房内配置了5台机房空调,均采用风帽上送风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某2楼机房

2.2 现状及存在问题

该机房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机房空调的送风气流组织无法送达局部区域,导致机房内存在局部过热问题(过热区域如上图1中的圆圈位置)。

(2)风帽上送风方式为弥散式送风,优点是:灵活简易,对空调前方局部区域的散热效果良好;缺点是:送风的覆盖面积小,送风的距离有限,尤其是传统的FC风机,如图2所示。

(3)传统的空调能耗较大,空调主要的耗能部件是压缩机与室内风机。

(4)机房内主设备的布置方式为同向式布置,每列机柜的距离有限,导致热量叠加如图3所示。

(5)机房局部区域(如图4所示)的负载率较大,现场查得空调的制冷运行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率约为92.3%。

图2 上送风方式示意图

图3 设备布置方式导致热量叠加

图4 该机房负载分布

2.3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1)图5中圆圈区域为过热区域,由于旁边的机房空调的送风方式为风帽弥散式送风,送风气流无法到达过热区域所导致。针对过热原因,在图5中的虚线圈区域增加相应的制冷单元。

图5 增加制冷单元

(2)由于传统的机房空调的能耗较大,新增的制冷单元建议采用数码涡旋技术+EC风机技术机组。

数码涡旋技术:根据负载变化,采用径向柔性技术,通过加载与卸载功能,智能调节压缩机的容量输出,实现冷量从20%~100%的无级调节,实现对温度、湿度的精确控制,能耗较传统的涡旋压缩机技术降低约15%~20%左右。

EC风机技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技术,配合后倾式叶片的风机,跟传统的FC风机相比,效率与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减少了维护量。经测试,节能率可达30%~50%左右。

(3)原有的CM+空调,采用FC风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进行传动,效率低,同时送风距离短,建议针对此机房内的3台CM50AR空调,将空调原FC风机改造为EC风机。通过机房内现有的两台空调进行对比,一台为CM50AR,一台为P1031UA,由下面的现场测试数据可见,EC风机的效率较高,如果在同样的能耗下,EC风机的风量及风速均比FC风机要高,如果改造为EC风机,送风效果将得到改善,风机能耗将会有所下降。

F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CM50AR空调,采用FC风机,送风风机约为3.7 m/s左右(图6)。

E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P1031UA空调,采用EC风机,送风风速约为16 m/s左右(图7)。

图6 F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测量

图7 EC风机的送风口风速测量

3 某6楼计费机房勘测与气流组织优化

3.1 机房现状

该机房的面积约为485 m2左右,机房内有防静电地板,地板高约200 mm,主设备采用下走线,无冷热通道的方式布置。机房内共配置了3台机房空调,均采用风帽上送风的方式。此外,还有2台民用空调,及3套三菱海尔风机盘管末端。图8为机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8 某6楼计费机房平面图

3.2 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机房内存在高热密度的负载,但该区域没有专门处理高热密度的设备(只有三个民用的风机盘管及一个一体化柜机),导致该区域的温度偏高。

(2)该机房内的2台斯图兹CCU432A空调的送风效果不理想,送风距离有限。

(3)该机房后期可能要进行改造及扩容,对于改造或扩容后的效果,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估。

(4)传统的空调能耗较大,空调主要的耗能部件是压缩机与室内风机。

(5)机房内主设备的布置方式为同向式布置,每列机柜的距离有限,导致热量叠加。

3.3 解决方案与建议

(1)对此机房进行CFD热仿真评估,评估目前的气流组织情况(图9)、改造后的效果及扩容方案的合理性及扩容后的效果。CFD热仿真评估(图10)可以实现如下的功能:

a.机房目前的温度场情况;

b.机房目前的气流组织情况及问题;

c.改造方案建议及改造后的效果模拟评估;

d.机房空调故障后的温度场及气流组织情况;

e.机房空调的利用率分析;

f.机房扩容方案建议及扩容后的效果模拟评估。

图9 空调机组送风气流组织

图10 CFD热仿真评估

(2)采用数码涡旋+EC风机技术的机房空调机组,替换原有的CCU432A老化机组,如图11的大椭圆中所示。P2070UA13型号的机房空调,制冷量约为70 kW,采用数码涡旋技术与EC风机技术,整机效率高,能效比高,运行能耗低。

图11 空调机组的重新配置

(3)针对局部的高热密度区域,建议采用就近冷却方式,在过热区域采用列间制冷单元。CRV空调是针对高热密度的列间制冷解决方案,安装在主设备的旁边,缩短送风距离,提高冷量的利用效率,在降低风机能耗的同时,可有效解决局部过热的问题。建议增加型号为CR035A的CRV制冷单元,单台冷量约为35 kW,安装在图11中两个小圆圈所示位置。

4 节能案例分析

一台P2070FA空调机组在7月份进行了数码涡旋改造,被测空调机组在使用标准涡旋和数码涡旋两种配置模式下各自运行48 h左右,通过电表分别计算两种配置下单位时间的耗电量。经计算,使用标准涡旋压缩机情况下空调机组每小时消耗1 315.02 kWh(度)电能,而配置数码涡旋压缩机,则每小时仅消耗11.26 kWh(度)电能。数码涡旋空调和标准涡旋空调在测试条件相同前提下,每小时的节电量为3.76 kWh,实测节能百分比为:(15.02-11.26)/15.02×100%=25.03%。全年可节电约3.3万度。可在2~3年内回收改造投资。

为了验证此台P2070UA空调机组在EC风机改造前后的运行状态、性能、能耗等方面的对比,对机组进行了如下测试:

(1)空调多点送风风速测试:为了确保空调在改造后的风量不低于改造前,在改造前后,对空调风帽送风口处进行多点风速测试对比(图12);测试结果见表1。

图12 空调风帽送风口多点风速测试

表1 空调风帽送风口多点风速测试结果对比(单位:m/s)

(2)风机工作电流测试:为了对比EC风机与原风机的运行能耗,在改造前后,对风机的工作电流进行测试对比,改造后,EC风机输出设定为68%,能够满足原机房空调的风量需求。此时,计算EC风机改造后空调两台风机的功率和为:

(2.1+1.9+1.9)×220×0.85+(2.1+1.9+2.0)×220×0.85 W=2 225.3 W

原空调两台FC风机的功率和为:

(3.6+3.6+3.5)×220×0.85+(3.7+3.7+3.6)×220×0.85 W=4 057.9 W

EC风机改造后,空调风机的节能率约为45.16%,每天节约用电量为:

(4 057.9 W-2 225.3 W)×24h=43.98 kWh

全年可节约用电量为:43.98 kWh×365=16 052.7 kWh

每度电按1元计算,P2070UA上送风机组通过EC风机改造后,每年可节约电费约为16 053元。

5 总 结

气流组织的改造可以确保原空调机组的送风风量、风速等性能,同时减少因皮带、皮带轮等传动部件的失效而导致的故障。通过对机房空调进行气流组织改造,可以大大提高空调风机的运行效率,减小风机运行能耗,实现较大的节能目标。

猜你喜欢

风帽气流组织涡旋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涡旋压缩机非对称变壁厚涡旋齿的设计与受力特性分析
深圳机场旅客卫星厅空调气流组织的CFD模拟分析
光涡旋方程解的存在性研究
一袭风帽
气流组织对室内温度效率的影响研究
气流组织对室内温度效率的影响研究
轨道车辆废排风帽排风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结构散热性能分析方法
变截面复杂涡旋型线的加工几何与力学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