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古潜山致密砂岩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
2014-05-10赵俊峰李凤琴凌志红
赵俊峰,李凤琴,凌志红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濮阳 457001)
引 言
东濮凹陷古潜山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三叠系及二叠系[1],该类油气层具有埋藏深、岩性致密、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地层水矿化度多变等特点,测井解释主要存在以下难题:①不同区块、不同层系、不同储集类型的储层岩—电关系存在差异,同一油气水判别标准下的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②因储层中流体的测井信号远小于岩石骨架,致使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困难[2-4]。针对这些情况,本研究以文明寨及胡状集致密砂岩油气藏为切入点,分区块、分层系、分储集类型开展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探索出致密砂岩复杂油气层测井识别新方法,并分区块、分层系、分类型建立了相应的油气、水层解释标准。
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不同区块、不同层系、不同储集类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不同,砂岩裂缝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于砂岩粒间孔隙型储层,裂缝引起钻井泥浆侵入,进而使得砂岩裂缝型油气层电阻率数值降低,利用电阻率—孔隙度交会等通常的方法无法准确识别出砂岩裂缝型油气层。同时,砂岩裂缝型储层又不同于双孔介质的碳酸盐岩储层,前者裂缝孔隙度一般远小于后者,裂缝中流体的测井信号远远小于骨架。通过测井响应机理研究,结合测试投产资料及油藏地质特征,强化常规、核磁共振、电成像、偶极声波等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分别总结出不同区块(文明寨、胡庄集)、不同层系(三叠系、二叠系)、不同储集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篇幅所限,文中仅给出文明寨三叠系砂岩裂缝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5]:①自然电位曲线(弱)负异常;②孔隙度明显高于围岩;③感应电阻率数值明显高于围岩,高产储层感应电阻率呈相对低值;④电成像测井指示裂缝发育,油层均发育一组倾向为115~210°的高角度缝,而水层仅发育一组倾向为285~360°的高角度缝;⑤油层核磁差谱有信号,移谱移动慢;水层核磁差谱无信号,移谱移动快;⑥单极波变密度图为浅色、杂乱条带,呈“人”字干涉条纹,纵横波速度比呈低值,且油层有比水层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值。
2 裂缝的识别与量化
东濮凹陷古潜山砂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始粒间孔及次生裂缝2种孔隙。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和粒间孔隙型储层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识别和评价储层裂缝是否发育及发育程度,这也是分区块、分层系、分储集类型精细测井解释的基础。
2.1 裂缝识别
利用“双标定”技术,即岩心标定电成像、电成像标定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将天然裂缝与层理、诱导缝、断层、缝合线等各种伪裂缝的比较,得出各自的电成像及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以有效识别储层的天然裂缝,达到准确评价储层的目的。
2.2 裂缝孔隙度量化
由于声波纵波时差主要反映基质孔隙和水平裂缝,低角度缝不发育时,声波时差计算的孔隙度可作为基质孔隙度,用中子—密度交会法求总孔隙度,两者之差便为裂缝孔隙度φf。但当地层中有少量低角度裂缝发育,此时计算的基质孔隙度比实际略偏大,φf比实际略偏小。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成像法”来计算裂缝孔隙度,即利用经岩心刻画后的裂缝宽度,求取单位井柱上的裂缝累计体积作为裂缝孔隙度。
假定有一倾角为θ的裂缝斜切井柱,其切面是一长轴为b、短轴为a的椭圆(图1)。
图1 过井裂缝展开示意图
则高为H的圆柱体积V为:
总的裂缝孔隙体积为:
裂缝孔隙度为:
可据S.Mluthi和P.Souhaite的研究成果[6]计算第i条裂缝宽度Wi,即:
式中:Фf为裂缝孔隙度,%;θi为第i条裂缝的倾角,°;Vi为第i条裂缝的孔隙体积,mm3;Wi为第i条裂缝的宽度,mm, Rm为泥浆电阻率,Ω·m;Rxo为侵入带电阻率,Ω·m;p(一般取0.004801)、q(一般取0.863)为与仪器有关的常数;Ue为测量电极与回流电极间的电位差,V;Ib(h)为深度h处电极的电流值,μA;Ibm为天然裂缝处的电流测量值,μA;h0为裂缝对电极测量值开始有影响的深度,m;hn为裂缝对电极测量值影响结束的深度,m;a,b分别为图1切面的长轴及短轴,mm;H为图1圆柱的高,mm;V为圆柱体积,mm3。
3 复杂油气层测井识别新方法
3.1 Vp/Vs—DTS交会图识别法
偶极声波测井资料除可评价岩性及裂缝有效性(图2)外,利用从中提取出的纵横波速度可准确识别气层。由于在相同(似)岩性和孔隙度下,气饱和岩石的纵波速度小于水饱和岩石的,而气饱和岩石的横波速度大于水饱和岩石的。因此利用纵横波速度比(Vp/Vs)与横波时差(DTS)交会可准确识别气层。气含量越大、水含量越小,Vp/Vs越小、DTS越小;反之,气含量越小、水含量越大,Vp/Vs越大、DTS越大。
图2 Vp/Vs—DTS 交会法识别胡古2 古潜山岩性(左图)和致密气层(右图)
胡古2井是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一口预探井,完钻井深为5245m。除常规测井资料外,该井还测有偶极声波及FMI测井。该井二叠系的181号层(4855.8~4858.1m)及193号层(4924.1~4926.8m),常规声波时差反映地层致密,仅密度测井有气的指示(图 3)。利用Vp/Vs—DTS交会法不但能有效划分岩性(图2左),而且可很好地识别气层(图2右)。尤其是193号层,岩屑录井未见显示,但Vp/Vs—DTS交会法明确指示该层为气层,故测井解释为气层。2013年4月24日,181号层(厚2.1m)压裂后获得1700m3/d的气流,测井解释结论和试油结果吻合。
图3 胡古2二叠系测井组合成果图
3.2 仿可动流体孔隙度识别法
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中,将求取可动流体孔隙度的 T2截止值向远端设定,由于油的横向弛豫时间大于水,且油的标准T2谱“低缓”,水的标准T2谱“高陡”[7],总存在一个临界(三叠系为 300ms、二叠系为 260ms),在这个“临界”→∞间,水的T2谱幅度几乎为零,而油的T2谱幅度仍较大,此时计算出的可动流体孔隙度(称之为“仿可动流体孔隙度”)虽不能指示地层的可动流体大小,但由于油层的仿可动流体孔隙度远大于水层,油信号经锐化处理得以突出,因此利用它可很好地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三叠系的油水“仿可动流体孔隙度”界限为1.5%,二叠系的油水“仿可动流体孔隙度”界限为1.2%。
3.3 裂缝—地层配置关系识别法
只有裂缝在空间上与地层、断层及烃源岩配置恰当,油气才能经断层、剥蚀面、层理、裂缝等通道运移至裂缝,形成油气藏[8-11]。东濮凹陷三叠系裂缝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图4):三叠系层理及断层产状变化不大、烃源岩为侧向接触的下第三系,在此情形下,只要裂缝与地层配置关系良好(两者倾向相向),就能为油气的运移提供良好的输导体系,此时的裂缝系统易形成油气藏。反之,裂缝在空间上与地层配置关系差(两者倾向相背),此时的裂缝系统不易形成油气藏。因此,通过比较储层中发育的裂缝产状与地层产状的关系,可识别裂缝型储层流体性质。发育与地层产状一致的裂缝为油层;无发育与地层产状一致的裂缝(尽管储层内裂缝发育)为非油层。
图4 文明寨三叠系裂缝油气成藏模式
对三叠系已测试(投产)井的统计分析(图5),发现油层均发育一组倾向为115~210°的裂缝(与地层倾向140°接近),而水层仅发育一组倾向为285~360°的裂缝。
图5 三叠系储层流体性质与裂缝产状关系
3.4 地层精细对比测井识别法
该方法首先选用标志层作为对比层、敏感曲线作为对比曲线、投产井或资料丰富井作为目标井;然后利用对比曲线,将对比井(要评价的井)与目标井进行小层(单砂体级)精细对比;最后根据井间岩性、三孔隙度、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变化,给出油气水层判别结论。
通过与测井资料丰富井的对比,该法可弥补测井资料单一的不足。如卫75-7井仅测得常规测井资料,68~72号层对应录井仅见荧光显示。而之前完钻的卫75-12井测有电成像,并在69号层发育2条裂缝。通过地层精细对比,卫75-7井的71~72号层与卫75-12井的69号层为同一砂体。根据井间精细对比结果,结合三叠系裂缝的发育规律[5、8-10]推断,该砂体中应有裂缝,测井解释为油层(图6)。2007年10月对卫75-7井的68~72号层射孔,日产油为20t/d,不含水。
图6 卫75-7及卫75-12测井精细对比
4 油气判别标准
分区块(文明寨、胡庄集)、分层系(三叠系、二叠系)、分储集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建立相应的测井解释标准,以提高油气层测井识别的正确率。该标准的应用使得该区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80.5%提升至95.5%。
5 结 论
(1)形成的4种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有效解决了东濮凹陷古潜山砂岩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技术“瓶颈”问题。
(2)将石油地质评价油气的理论与方法纳入其中,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试油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可有效提高油气层的测井识别准确度。
(3)电成像及核磁测井资料可有效评价致密砂岩储集空间类型,尤其电成像测井已成为古潜山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关键环节。
[1]袁先春,赵新国,刘小红,等.东濮凹陷古潜山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9(2):109-118.
[2]王亮,胡恒波,张鹏飞,等.川西地区栖霞组储层测井识别与流体性质判断[J].特种油气藏,2012,19(4):18-20.
[3]刘振兴,王乐之,张海燕,等.东濮凹陷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8,15(3):84-86
[4]西涛涛,薛国勤,万力,等.下二门油田深层系油水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5): 539-542.
[5]赵俊峰,纪友亮,陈汉林,等.电成像测井在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383-390.
[6]Luthi S M,Souhaite P.Francture aperatures from electrical borehole scans[J].Geophysics,1990,55(3):821-833.
[7]吴海燕,朱留方.成像、核磁共振测井在埕北裂缝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1):45-48.
[8]王瑞飞,吕新华,国殿斌,等.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油藏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24(4):1003-1010.
[9]杨广林.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裂缝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09,16(4):22-24.
[10]张源智,于兴河,季洪泉,等.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三叠系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2):175-181.
[11]张菲,孙培安,张乐.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薄层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5): 5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