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清洗效果评价及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应用介绍
2014-05-10任河山
任河山,刘 勇
(北京安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一、食品企业清洗概况
清洗:借助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染物或覆盖层,从而使其恢复原表面状况的过程称为清洗。表面未经清洗的情况下,消毒剂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
食品企业常见的清洗方法一般有两种,即人工清洗和CIP即原位清洗(cleaning in place)。
人工清洁不只是意味着一把刷子和水桶,也包括选择正确的清洁器材和清洁方式以去除食品接触表面的污物。没有合适的清洗设备,只用刷子和人工清洗很难清洗加工设备。例如,选用移动泡沫车来辅助清洁将大大提高清洗效果。
食品企业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与CIP装置相连,从喷射头喷射出水、清洗液或杀菌液,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依靠指令程序可以自动化进行。
目前,食品企业判断清洗效果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感官判断
通过嗅觉、目测来进行感官判断,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观察,对于设备内部的污物,可以借助内窥镜进行观察(见图1)。
感官判断标准:气味(清新、无异味)及视觉(清洗表面光亮、无积水、无膜、无污垢)。
该方法优点是简单易行,对于较大的污垢能够做到及时观察判断,但不足的是判断差异大,肉眼只能观察到50mm以上的物质,在5倍放大镜下观察,也只能观察到30mm以上的物质。另外,它不能判断对微生物的清洗去除效果。
图1 便携式内窥镜
2.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培养是清洗效果评价的传统方法,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清洗效果和污染的程度。缺点是仅代表微生物污染的水平,不能代表各种有机物的污染程度。另外,检测需要时间较长。
微生物评价方法一般如下:
首先,设定微生物取样方法及判断方法。取样方法包括涂抹法及取刷洗残水法两种。
涂抹法检测:涂抹面积为(10×10)cm2,细菌总数<100cfu/100cm2;大肠菌群<1cfu/10cm2;酵母菌<1cfu/100cm2;霉菌<1cfu/100cm2。
刷洗残水法检测:取刷洗残水100mL,细菌总数<100cfu/100mL;大肠菌群<1cfu/100mL。
微生物培养结果达到上述参数以下,表示清洗工艺达到预期效果。
3.ATP生物荧光检测
利用ATP检测设备检测表面清洁度,间接反映微生物污染程度,达到评价清洗效果的目的。
优点是快速,高灵敏度。缺点是检测成本高,操作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检测经验。
二、ATP生物荧光检测应用介绍
ATP(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生物体内的能量物质,对生物体内的生命过程有着特殊意义。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体内以及食品加工设备表面的食物残渣均含有ATP。利用ATP与荧光素-荧光素酶反应,产生光子,再用ATP荧光检测仪检测发光值,得到ATP的量,以达到判断设备表面清洁度的目的。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判断清洗效果,需要一个建立ATP检测参考值到持续改进的过程(见图3)。而ATP检测参考值的设定也需一段时间的摸索。缺失这一过程,会导致ATP检测数据波动大,失去应有的参考价值。
图2 ATP生物荧光检测流程
图3 ATP生物荧光检测用于清洗效果评价
建立ATP生物荧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如下:
图4 持续改进
1.建立ATP检测参考值
(1)评估车间所有的操作来确定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的区域,确定恰当的样品取样点。
(2)取样点确定下来后,从以下三个方面收集参考数据:
i.从污染的表面收集数据:最初的冲洗后,开始清洁前,收集样品检测;
ii.从清洁表面收集数据:在清洁后,添加最终的消毒杀菌剂之前,收集样品检测;
iii.深度清洁后收集数据:比正常清洁更严格的方式处理后,收集样品检测。
(3)确认参考水平
通过与微生物检验的比对,以上述三个方面收集到的参考数据为依据,确定ATP检测参考水平以指导将来的清洗。一般设置三个水平:通过、预警及未通过。通过:进行生产;警告:进行生产,同时要寻找问题;未通过,不进行生产,再次清洗,检测。
2.持续改进,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
通过检测控制,逐步降低参考水平,提高总体的微生物卫生情况。
三、总结
清洗工艺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食品企业设定清洗工艺首先要保证清洗质量,其次才是降低清洗成本。严谨科学的清洗效果评价方法,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清洗工艺。
食品企业可根据文章所述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清洗效果评价方法。一般建立在微生物培养基础上,再选择其他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方法。
根据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检测数据,更进一步,可以进行清洗环节排查,进而优化清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