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物理公开课
2014-05-10毕书萍
毕书萍
上公开课上常态课要求相差不多,首先都要求必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公开课和平时上常态课还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一方面为学生而上,另一方面还要为公开课而上。公开课在常态课的基础上还要提升一个层次。公开课就如同是在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但要放弃上好课就会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印象的思想。上公开课应该从教育教学这一角度出发,是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的,有时也可能是一种推而广之的课,但我们的目的是寻求传授之道,我们不能有狭义的理解。因此,上一节公开课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是寻求传授之道,是为学生的学而教的,是学生的课堂。下面我从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谈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一、引入
课堂教学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开头,预示着成功了一半。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引入的成功与否。物理课的引入方式很多,好的引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及听课教师的心。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实验引入,故事引入。由于物理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实验引入的话用实验引入是第一选择。
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如果直接引入,学生可能不易理解概念,对新知的认识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不高。所以,我们可以改变思路,让学生亲自做个小实验来提高学习兴趣,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运动。同时教师引导: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同学们会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的同学会提出:“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
再如,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前,教师可以用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教学;在浮力教学时可以通过给同学们讲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作用的故事引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或者物理学家的趣闻轶事来引入新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总之,开场白应用得当,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目的,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为达到教学目标开一个好头,也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二、新课教学
在上公开课时,新课教学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能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看新课教学的效果。公开课的新课教学与常态课一样,要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高尚品德,为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现代生活打下基础。
例如,在欧姆定律的新课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让学生进一步对欧姆定律有一个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我首先画出实验示意图,让学生做实验前心中有数,然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帮老师连接实物,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连接。实物连接好后,请同学们说说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理。这里用到了滑动变阻器,教师提醒学生正确连接。接着出示实验的相关数据表格,引导学生正确获取有用的数据。同时提出:同学们如何分析处理实验中各到的数据才能找到U与I的关系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实验中类似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演示实验,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R=U/I。这时让学生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变式验证与记忆,让学生灵活应用公式。接着教师提出:根据欧姆定律I=U/R导出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成反比?为什么?引导学生对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得出电阻的国际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接着让学生通过预习材料总结出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电阻电路不适用。接着让学生再次回到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给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定义,并画出伏安特性曲线。最后让学生自主得出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样的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得出规律的,并且通过和学生互动起来做实验效果较好。这样能充分的证明实践检验结论的准确性和重要性。而且边做实验边得出结论比较轻松,易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
三、反馈练习与课堂小结
公开课的反馈练习也不同于常态课。公开课的反馈练习,除了教师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教学环节,竭力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外,针对性练习还要增加可见性。例如,练习题尽可能地用多媒体投影而少用打印练习,避免教师口头出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练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听课的教师理解授课教师练习的意图。课堂小结要用一些简明扼要的语言(简单的句子)进行概括,要求学生在掌握推理方法的基础上,记住这些高度的概括。课堂小结的出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有图表式、网络知识结构式、文字总结式等,切忌内容空洞。
课堂是我们传授知识之地,也是我们悟法之门。教无定法,思中得法,法有千万,但目的只有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城二中)
编辑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