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王巍 猎杀,是更有效的保护
2014-05-10肖晗图片王巍设计田伟
文 肖晗 图片 王巍 设计 田伟
猎人王巍 猎杀,是更有效的保护
文 肖晗 图片 王巍 设计 田伟
打猎,是个敏感的话题。社会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愤怒青年”,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小动物爱护”者,猎杀野生动物这个话题很可能引起一阵义愤,并且一不小心就会让主人公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但是实际上,合理的打猎是对野生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您相信吗?
王巍,是国内最有发言权的资深猎人,而他的事业就是运营国内唯一一家有全部合法资质的野生动物狩猎旅行社。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学习一下猎杀是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
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英雄梦
如今几乎没有真正的猎人了,就算是鄂伦春等凤毛麟角的以狩猎为传统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如今也都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是王巍是一个职业猎人。打猎,是他的兴趣爱好,是他从小的理想,也是他如今的事业。
说来话长。上世纪60年代,童年的王巍随下放的父母一同来到了大兴安岭的山区。一同下放到农村的同龄儿童都唉声叹气,尤其是冬天大雪封山的生活让人了无生趣。不过,王巍倒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找到了无限的乐趣。掏鸟蛋、爬山等是他和同龄小伙伴们的日常游戏,放牛、遛马是分给他的工作。凭着聪明机灵,他很快和当地的农民伯伯们打成了一片。那时候在大兴安岭,“猎人”谈不上是一种职业,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猎枪,打猎是自古传下的生活本领和防身手段。农民们讲述的“儿童故事”也都是打猎时遇到的惊险与收获,王巍开始对这些猎手们产生崇拜。有一次,王巍家的邻居——一名健壮的拖拉机手,在执行任务时拖拉机坏在了林海雪原,孤立无援的他只得弃车步行出山,否则夜间的极寒让人没有生还的可能。故事到这里必须惊心动魄——他遇到了一只饿狼。狼必须吃人来填饱肚子,人也必须战胜狼来活命。于是,在齐腰深的雪山里展开了一场人狼大战,拖拉机手没有任何冷热兵器,但是他没有退路。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场战斗的真实场景,但可以想象它有多么的惨烈,也可以想到拖拉机手的内心该有怎样的恐惧和信念。总之,这场战役的结局是拖拉机手血手模糊,但是把狼背在身后回到了村里。从此,拖拉机手身上少了零件,但他成为了村里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更是成为了王巍的童年偶像。人狼大战的传说让王巍对拖拉机手产生了无限的崇拜,他也想成为这样的英雄。
当然,“英雄梦”是每一个男孩童年的幻想,英雄也不一定非要打狼的。王巍在山村里平淡无奇的成长,聪明好学的他没费多大力气就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天之骄子”。在专业的选择上,他没费什么工夫——那个并不遥远的山村,那段并未淡忘的英雄梦,那些与牛羊相伴的日子,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野生动物保护的专业。
成为自己所崇拜的人
正是在学校里,王巍圆了自己的“英雄梦”,体验到了做猎人的感觉。要想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要了解野生动物,于是就要有一些野生动物成为牺牲品。师生伙伴们在东北、内蒙古等不同的环境下为了课题研究和数据收集进行猎捕工作,王巍终于能从瞄准镜里观察野生动物,并亲手捕获它们。那个时候我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都相对落后,按照现在的科学条件许多动物完全没有必要献出生命,王巍说到这些仍显得痛心不已。
毕业后,王巍进入了林业部门——所学专业的对口单位,进行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那时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比如观测记录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他需要半蹲在潮湿的四川山区的帐篷中连续观察几个月。也正是他们这批人,开始全面地对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普查,并拿出相当不错的成果。
转折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几个外国人想要到甘肃地区打猎,已经获得了合法的狩猎手续,林业部需要派出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别人都觉得是个苦差事,王巍却兴致勃勃地自荐了——主要原因是可以坐飞机。也正是这次和国外狩猎爱好者的接触,王巍体验到了截然不同的狩猎乐趣,更是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的知识。王巍圆满完成了接待外宾的任务,之后每次再有外国嘉宾来打猎,林业部都会派王巍随队陪同。在这个过程中,王巍狩猎技巧迅速提升,也了解到更多国外猎场的成熟模式。
随着下海潮的火热,本本分分接待外宾的王巍开始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天天跟老外在一块,谁知道他挣了多少外汇?”在体制环境下,他明白这样的状态没法再继续下去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从“体制内”退了出来。当时,他的想法是“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只要能让我有机会打猎就行。”他在企业里仍然身居要职,是掌管四五家公司的老总。很快,矛盾又出现了——对于掌管公司来说,打猎当然是“不务正业”,而对于王巍来说,打猎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于是,他再一次全身而退。
这时是21世纪初,按照对野生动物的了解和狩猎技巧来说,王巍已是国内顶尖的猎人。同时,他还有管理企业的才能——成立自己的公司纯属水到渠成,而业务当然是他所擅长的:带领外国人在国内打猎。当然,一切都是合情合法并且手续齐全的。
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好猎手,正如他童年所崇拜的那样。
给狩猎一个解释
狩猎在当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打猎就是杀害,就是毁灭野生动物——无论捕猎者是否有合法的手续,是否可促进物种的良性循环。
王巍所创建的公司在2006年遭遇了瓶颈。此前,国内的狩猎牌照由林业部门统一审批发放,符合条件的申报人都可获得。随着申报人数的增多,林业部开始尝试更科学公平的发放方式——狩猎牌照拍卖制度。公开的拍卖让狩猎这个不受关注的行业走到媒体面前,并且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和网民都变成“正义的化身”来谴责并且抗议狩猎行为,尤其是王巍的公司主营的是接待外国人来中国打猎的,他和他的公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尴尬的是,他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向公众解释什么——没有人会安静下来认真听“解释”的。于是,为了避免麻烦也是平息民愤,有关部门干脆将拍卖狩猎牌照的制度取消了之——谁也甭跟我申请牌照,都别打猎了,这样总不会出错!
于是,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巍的业务进行不下去了。不过,倘若真的给他解释的机会,他会为网民们解释些什么呢?
“对野生动物真正产生危害的并不是狩猎活动,而合法合理的狩猎反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有积极作用。”这是网民们无法理解的论点,所以王巍没有办法解释。
在欧美、拉美、澳洲、非洲等拥有健全狩猎法律的国家,野生动物的数量反而是最多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王巍讲出了其中所然。
在那些地区,土地一般归农场主所有,在其土地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相当于农场主的个人资产。持有合法狩猎资格的猎人经过允许可进入农场主的地界内进行捕猎活动。不过,猎杀的对象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只能射杀老的、病的、会被种群自然淘汰的野生动物;幼小、壮年、雌性尤其是怀孕的雌性及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动物是万不能杀害的。健康的动物个体是种群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因此仅从利益角度考虑农场主也不会允许猎人射杀能为他带来财富的动物;而年老体衰的动物本来也会被种群淘汰。每只个体会根据情况拥有不同的定价:如毛皮的质量、动物的年龄、是否有牙(角)等有价值的东西、动物的种群数量等。这样,农场主会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并潜移默化影响着种群的健康繁衍。农场主会在法律约束下根据种群的状态来决定允许外界猎杀的数量,往往是区域内有年老体衰的动物出现,农场主才会通知猎手或相关旅行机构前来付费猎杀,农场主比任何人都珍视自己土地上的野生动物。虽然如此,在农场主的土地上生存的野生动物仍是自由原生态的,它们不会受到任何人为的影响,它们可以随意地迁徙到任何一块土地上,农场主都不会干预的。这种由农场主及猎手共同维护的制度能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良性发展情况。如果天气干旱,动物缺乏水喝,农场主还会引水渠、挖水窖,避免野生动物渴死。这,就是合理的狩猎制度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贡献。
国内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野生动物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管理者是我国林业部门,可是林业部门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只能划定非常有限的保护区。可是,保护区外的野生动物永远比保护区内的数量多。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民与野生动物是存在矛盾的,比如猴子、大象等野生动物会损坏农民的庄稼,狼、老虎等食肉动物会偷吃饲养的牲畜。于是,人民与野生动物就互相对立,人们下药、驱赶甚至非法猎杀,将野生动物一步步逼上绝路。河流、空气乃至土地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可林业部门根本没有监管的资格;大片的山林被开发成景区或是房产项目,林业部门依然没有监管资格;生存区域被马路隔成互不相连的孤岛,野生动物没有了繁殖条件,林业部门还是没有监管资格;天气干旱,林业部门没有资格为野生动物修建水渠,甚至仅有的水源也会被当地的工厂或居民私自封藏——林业部门还是没有监管资格……野生动物被污染、砍伐、建设、采矿等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逼得无处藏身,自然种群数量会迅速减少,乃至大规模的灭绝。能不能效仿国外的保护方式,让土地的所有者用合理开发狩猎的方式来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呢?请你想想,“土地的所有者”是谁。
其实,国内是有法律允许的猎场的,林业部门也有法规来审批二级以下国家保护动物的猎杀资格。但是,国内的猎场更多是地方企业性质,管理者更在乎如何在眼下多获取利润——一头大型野生动物成长周期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谁能料到几年后“坐享其成”的是谁?而且,猎场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兴趣去做区分公母、是否怀孕等能让种群良性发展的工作——来的都是“财主”,他看见什么就打什么吧,反正论个儿收钱!于是,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现象:我们国家不乏山川,但即便到了密林深处,最多也就能看见少量的野鸡、松鼠等小型动物,大型动物完全不具备生存的条件。
“合理的狩猎活动是对野生动物有效的保护手段”,这句话,您现在懂了么?
是猎人,也是科学家
即便有合理的模式,王巍仍然没有办法为狩猎活动进行解释或改变规则。于是,他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向,开始带中国人出境进行狩猎旅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项相对小众的户外活动在他这里有了越来越壮大的市场,国内的玩家们也越来越专业。王巍的狩猎旅行项目如今已十分丰富而成熟,他的团队全年行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北美、北欧、南美、非洲、澳洲……而狩猎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深海捕鱼、丛林猎象、角马羚羊……他有的是新鲜刺激的事情可以做。
如今,王巍已经很少拿枪了。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的手里换了“家伙”:现在,他更喜欢用照相机记录客户的每个瞬间,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活动中的喜悦。是因为他已经减少了对打猎的热爱,或者丧失了激情吗?当然不是。
王巍把狩猎分为几个不同的境界:初级,在封闭猎场中猎杀一些小型动物,如兔子、狍子等;其次,是在真正的野外环境下猎杀常见的食草动物;第三级,是高原狩猎;第四级也就是终极水平,是猎杀大型食肉动物。王巍把自己定义为“第三级别”——他最喜欢高原狩猎。高原狩猎的难度要比在平原上成倍增加,但是可以在马背上纵情地驰骋无人区,而羚羊又是最机敏的动物之一,所以狩猎起来的乐趣也是无可比拟的。
作为一个脚印遍布全世界的猎人,王巍所具有的专业技巧和对野生动物的了解是普通研究人员不具备的。他电脑里有随时更新的不同版本的PPT,那是在不同的场合讲解用的。国家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在加大,猎人王巍的经验和见解是十分珍贵并且很有影响力的资料。他时不常还会回到老单位林业部门去给相关人员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讲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领导也很重视王巍的看法,并且认真地制定了一些法规。讲起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时,王巍眉飞色舞。他是不折不扣的猎人,但是对野生动物有着更深厚的热爱,他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并且保护它们。在这种定义下,他是不折不扣的科学家。
《越玩越野》专访王巍
Top4x4:打猎获得的乐趣在于什么?能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巍:现在很流行户外运动,可是很多人纯属是“为了户外而户外”。进行狩猎活动,你就变成了食物链中的一环,需要在最不舒适的情况下潜伏——在有些人看来,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他就不适合狩猎。当你在野外行走,忽然发现一个脚印或者一坨粪便,那就意味着多日的辛苦没有白费,希望或者是失望都在不远的前方。因为国外的狩猎区是有严格的边界限制的,虽然没有围墙,但是只要猎物出了狩猎区半步都不能再举枪射击。这种状态在内心里也是一个刺激的博弈过程。当然,从瞄准镜里瞄准目标扣动扳机打中猎物的那一瞬是有快感的,不过出于人类的本能,怜悯还是大于快感的。但是我知道我在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我为这只猎物付了足够让它的种群更健康发展的金钱,这件事我可以坚持做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平和、沉稳。近几年带了不少商界大亨去打猎,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习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商海里几经沉浮的企业家们在面对目标时一定会有更平和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信念。有时,遇到成群的猎物,我肯定会选择离我最近、对我威胁最小的射击,但是有一次两个成功企业家稳如磐石地站在野牛群的必经之路旁边,坚定不移地举着枪,任由惊慌失措的牛群从身边擦肩而过,在我紧张得浑身出汗的状态下淡定自若地打倒了牛群中最大的一头。这种心理素质很值得人学习。
Top4x4:遇到过哪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王巍:我其实是毁过容的,还好现在医学技术发达,我体格又好,已经看不出来什么异样了。那是大概10年前,我带领一个由中外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野牦牛的合法猎杀及研究工作。我的猎杀任务已经完成,正专心用镜头捕捉牛群奔跑的画面,没注意一头野牦牛脱离了队伍,离我越来越近。当我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低头向我冲来。当时,我离大队人马只有十几米远,如果我全力奔跑是可以躲到人后面的——可是即便我跑过去了又有什么用呢,牛肯定还是会伤人的。另一个方向,几米之外就是悬崖。没有恐惧和犹豫的时间,我立即纵身一跃,蜷缩起身体跳了下去。在落地的瞬间我脑子里还存在一个可笑的想法:到底是横着滚,还是竖着滚呢?好在树木丛生的悬崖没有要了我的命,但是几十米的滚动距离让我血肉模糊,半边脸和半个肩膀上的皮肉都残缺不全了。这就是我遇到的最危险的场景——不是对方有多危险,而是自己没有做好充足的观察工作。有了这次经验,后来我再也没有放松过警惕,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危险。
Top4x4:对于以后有什么计划?
王巍:打猎的爱好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西方白发苍苍的大爷大妈们还会拄着拐杖去打鸟呢!虽然岁数在增长,但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体能和身体素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今我已经更多地把工作机会分给下面的年轻人——我准备逐渐撤退了。只要年轻人能担当起公司的工作,我就可以退下来享受生活。打猎之外,我还是很喜欢旅行的。打猎时开遍了各种各样的越野车,无论是左舵车还是右舵车我都游刃有余,因此自驾全世界对我来说不存在难度,退休后的计划就是跟夫人一起自驾环游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