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研究
2014-05-10杨雪
杨雪
摘 要 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特点加以研究分析,并针对制约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原因从内因及外因两方面进行概括,提出构建农村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必要性,及建立后期支持服务系统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教师;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14-02
1 引言
现阶段,多方面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农村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新一轮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全国各地开展了多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期望通过培训的实施,改善农村信息化水平不足的问题。虽然大力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期间效果显著,但是培训后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培训后,许多地区教师在取得合格证书或是通过了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之后,很少有人去关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于教师培训后的支持服务工作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
张国强在《以“农远工程”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探索》中认为,当前许多教师培训都是“一劳永逸式”的,缺乏对培训后续效果的关注。焦道利在《“农远工程”中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远程培训研究》中提出,农远工程中的教师培训存在许多问题:1)培训时间短、内容多、难于掌握;2)设备短缺,培训工作难以落实;3)校本培训效果差强人意;4)培训缺乏连续性、多样性。因此,要实现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将农村教师培训后的支持服务放到与培训开展实施环节相一致的位置,以确保教育技术培训能够在培训之后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确实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2 辽宁省农村学校教师现状特点分析
目前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三少一多”的特点,即:学历少、机会少、工资少,教学任务多。
学历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历低。虽然,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呈多元化,但是大部分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依然偏低,多为中专、大专的专科学历或本科学历,高层次高学历的教学、教研人员少。教师的学习经历对其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教师学历低的特点也从侧面表现出在教学中缺乏自主创新实践、缺少自我提高的认识及主动性、接受新事物较为缓慢等问题。
农村学校教师的各项机会都比较少,无论是升职机会、奖励机会。在农村学校“节约资源,整合并校”的大环境下,教学人员竞争激烈,许多农村学校合并后,有些授课教师面临下岗,有些上岗教师的升职空间也仅限于由科任教师转为班主任,很难得到职位晋升或是职称提升的机会。
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参照国家城市教师的水平差距较大,其基本工资在1500~3000的区间,且教师的工资与其教学效果或教研并无直接关系,多数教师都是在领取“固定工资”。此外,农村学校经费短缺,对教师的相应补助及奖励资金不足,也是农村教师工资少的一大原因。因此,农村教师大多并不关注教学创新及教学实践,因为无论取得什么成果工资并无相应增加。
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由于教师稀缺或资源缩减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教师担任整个学年组的科任教师,有些教师的教学课时超过城市教师的课时量,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同时获得的工资收入却不成正比,如此多的教学任务量导致农村教师缺少业余时间,即使有些想要进行教研或教学创新的教师也只能举步不前,参加继续学习或者进修提高的时间少之又少。
以上是农村教师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特点。虽然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虽正在逐步改善,但是农村教师的现状特点仍然是制约培训后实际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农村教师培训效果问题也是培训组织实施机构需要着重考虑的。
3 农村教师培训效果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教师的现状特点是影响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的直接因素,也是培训效果一直无法得以实现的主力障碍。因此,掌握农村教师情况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农村教师培训效果不足原因的系统分析,概括来说有自身因素和外界条件两方面原因。
自身条件不足 农村教师自身条件的不足即自身因素是影响培训效果的直接因素,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自身的学历程度普遍偏低,农村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自我提高、自我创新意识,缺乏教研创新精神,易安于现状不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师职业发展;在培训中对培训所学的知识接受程度慢、技能操作简单、继续学习意识薄弱,缺少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学习时间;培训后的日常教学实践缺乏积极性及创新性,经常为应付检查或比赛被动应用教育技术。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得教师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教学实践能力虽然能够得到系统的提高,但进步缓慢,导致教师易失去学习及使用教育技术的兴趣。
外界条件不足 外界条件是制约农村教师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的不足因素表现为组织支持方面、硬件条件方面以及培训设置方面。
1)组织支持方面。目前应用于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专项培养经费匮乏是阻碍培训实施步伐的关键因素,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缺乏刚性的措施,缺乏保障农村教师培训及培训后期支持服务方面的政策和规划,缺少农村教师的长效培养体制,继续教育实施力度不足使农村学校不重视教师的教学实践及个人发展,教师参加培训及培训后的应用得不到组织上的大力支持。因此,培训后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
2)硬件条件方面。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硬件条件缺乏、设备陈旧等问题,并且大部分计算机配置较低,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更新不及时,备课室可供备课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足,且一般不提供教师备课的上网条件。学校教室网络条件较差,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缺乏远程学习的条件。硬件条件的缺乏导致培训后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困难重重,无网络、无设备等限制使教师无法将培训时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教学实践“接轨”。
3)培训方面。现有的培训内容虽然比较充实丰富,但是培训环节较为单一,整个培训的实施周期短暂,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环节及实践内容存在一定偏差,培训的实施形式并不符合于农村教师的特点,满足不了农村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并且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实施机构与参训教师不经常联系,在教师出现疑难问题时不能给予及时解决和辅导,缺乏培训效果及问题的反馈机制,缺少培训后的相关服务措施,最终影响培训效果。
综合全方面,由于农村教师的自身条件以及组织方面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培训后农村教师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培训后的应用过程中障碍繁多,使得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后的学习及实践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影响培训的应用效果。
4 培训后期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构建培训后期支持服务体系是解决目前农村教师培训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大后期服务的实施力度,将培训形成无缝的链接机制,将培训实施与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实现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师教育现代化水平。
针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后期支持服务系统的发展和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清楚认识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重要性。全国各地农村教师培训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培训之后的支持服务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即使投入更多的培训精力,一旦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上,培训内容的遗忘与无法运用将会导致培训结果一无所获,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要想真正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就必须将培训后期支持服务建设工作加以重视。
二是有关部门加强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管理和支持。参加培训后的教师一旦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如果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和组织支持,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低于参加培训前的水平,受训者很快就退回到培训前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和适应的工作行为与习惯,严重阻碍培训后的改进。因此,相关部门在认识到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重要性的同时,应明确部门管理的职责,加大实施与管理力度,提高行动力,真正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最优化的有效投入,使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是应建立与实际相结合的后期支持服务系统。培训服务的开展应结合教师工作环境,从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定期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实地跟踪和了解教师培训过后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制定符合其特点及实际的个性化课程,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课程实施,全程应以教师需求为本,真正达到解教师之所想、提供教师之所学的效果。
四是建立健全的评价反馈机制。无论是培训系统还是后期支持服务系统,都需要完善的评价与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该系统存在的优缺点。同时学员的反应与反馈是后期服务进行优化提高的前提,由此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培训系统又是提高学员能力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
农村教师培训后期支持服务工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进步和积累的过程。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后期支持服务的建设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今后教师培训的发展建设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强.以“农远工程”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57-59.
[2]焦道利.“农远工程”中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远程培训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2):57-59.
[3]梁林梅,叶涛.从培训向绩效技术的转变: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3(12):27-31.
[4]汪颖.农村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2007(12):54-57.
[5]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6]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46-50.
[7]沈颖,罗慧娟,张际平.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8-11.
[8]徐恩芹,邱秀伟.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转化: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2010(11):62-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