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彩虹桥谱四步曲
2014-05-09赵丽娟
赵丽娟
摘 要: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被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基于此,我认为,朗读乃是架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一座彩虹桥。注意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是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关键词:朗读教学;文本;学生;有效呈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运用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基于此,我认为,朗读乃是架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一座彩虹桥。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评价最基本的要求;发展语感,增加积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各种文体的把握,是加强朗读训练的根本。
1.字词正音,扫清阅读障碍,于“预读”中有效串连
新课伊始,教师在提示课题后,总是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这种读的方式一般来说是自由地朗读,可以是大声读,也可以是轻声读。但在“读”前必须明确要求,有的是读通课文,有的是读准字音,有的是标好自然段序号。这种带有要求的朗读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如:张朝霞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中,要求学生在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时做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然后,她进行了含有白话文的字、词、句的朗读正音教学。
(出示:项带银圈、希奇)
师: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发现了几个奇怪字。谁发现了?
生:“项带银圈”的“带”应该写成“戴”,“希奇”的“希”应该写在“稀”。
师:说对了!同学们,其实这是鲁迅写的一篇白话文,这些字在现在来说是属于错别字,但在那个时代是符合白话文的文学特征的。(出示:正月、忙月、祭祀、值年、秕谷)
师:请大家逐个解释以上词语。(学生一个一个解释词语。)
师:请齐读一遍,再读一遍,精神要饱满!
读完词语,张老师出示了三个句子来考学生,在边读边交流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允许”“仿佛”“五行”“装弶”“无端”“素不知道”“如许”“单知道”等词的意思,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白话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于循序渐进中解决了本课中难读且生僻的字词句,扫清了阅读障碍,比较扎实到位。如果张老师在教学生解释几个白话文生词的意思环节中,能够转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如:“这几个白话文词语中,你懂哪个词语的意思呀?”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说,就可避免单调古板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一来,学生读词的精神会饱满一些,而不需要老师的刻意提醒。其实,每一篇课文对于孩子来说,都会有难读的字词句,如何在预读时快速地读正确、读通顺,这方面的朗读教学艺术仍然值得我们研究。
2.理清文脉,感知课文大意,于“初读”中有效架构
扫清字词句朗读障碍后,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只是方式会有所变化。低年级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会检查孩子们朗读课文的情况,对于学生朗读中常常出现的添字、漏字、重复、读破句、用腔调读等现象,教师会做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而高段老师往往会采用快速浏览、默读或快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关键句。
如:张朝霞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闰土和“我”的四件稀奇事,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脉络。梁春萍老师在执教《怀念母亲》一课中的四字词语朗读教学后,引领学生对“可见一斑”中的“斑”进行质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仅要正确,而且要快,让学生从读中去寻找,从读中去思考。这个环节很有悬念和意味,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充分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究意识。谢克菲老师在检查完字词教学后,也是采用快速浏览课文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思考“母亲的慈祥和父亲的严厉从哪里可以表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其实,对于高段学生来说,在扫清字词障碍后,采用默读也是一种很好的读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宁静的环境,一个品味的境地,也是一件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画画、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这样一来,既动脑又动手,极有利于学生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而这种效果,有时光凭老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的。因此,在初读时,教师也可采用合适的朗读方式,讲清要求,为学生感知课文大意架构桥梁。
3.学会品读,尊重理解感悟,于“细读”中有效生成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可以让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加深印象。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以读促写,作文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读”,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春色。但有时,一些形式表面、不明要义、浅尝辄止的朗读会得不偿失,缺乏朗读教学原本的魅力所在。如:张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少年闰土”的开头一段时,由于事先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就让一生朗读,其余学生闭眼体会,导致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美和画面的意境美,给人一种生硬、枯燥的感觉。这是一种失败的朗读教学方式,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那么,如何才能读出内涵,读出质量,读出实效呢?我觉得要立足文本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读中感受形象,读中积累发展语言,有效地体现了读的层次、读的目标。如梁春萍老师在《怀念母亲》一课的品读教学中,先引领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然后就让学生找出并画出理解这份感情深刻的地方,于层层深入之中让细读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共鸣,语文课堂也因这精彩得当的“读”而折射出一股纯正浓郁的语文味道,让人震撼,令人回味。
4.欣赏句法,尝试迁移运用,于“精读”中有效拓展
情到深处方更浓。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是适合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师可多进行一些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美读,用情读,用心读,不断地培养语感,并进行积累拓展,直到升华感悟。这一点,梁春萍老师在执教《怀念母亲》一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梁老师在指导学生感悟“终天之恨”这个词语时,先通过看资料并想象——“我”的哪些愿望没能实现?让学生加以猜想。然后又通过一段补充资料的朗读,让学生渐渐明白个中的原委,此时,再让学生读文中的“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了,难受的情感就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可梁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又用第三段文字材料《赋得永久的悔》里面的片段,让学生再读文中的“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几句,全班学生一片遗恨与哽咽。可以说,此时的感情朗读已深深地与文本相融,学生也似乎与文本合二为一了。
更妙的是,梁老师还巧妙地设计了层层引读和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那是一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恨!”“还是一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恨!”“恨得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紧接着,用四个填空练习来想象说话,让文本拓展与内容理解相得益彰。最后在齐读并积累佳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结束此课,让朗读与感悟相辅相成,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能力。
成功的朗读教学犹如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在文本与学生之间,自然牵手,不断地去触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共鸣,于往返回复、一咏三叹中走进文本深妙之处,从而尽情演绎情感课堂的真谛。语文课上,一旦诗意、巧妙地运用多样的朗读方式,引领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文本,把脉文本的心跳,聆听文本的声音,那么,我们的课堂离“诗意语文”还会远吗?我们的孩子还会愁语感不强吗?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敬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