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课题研究活动助推品德课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05-09王开宇

教师·下 2014年3期

王开宇

摘 要:良好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改进教法。本文分析了小课题研究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意义、现状以及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小学品德;自主学习

一、小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意义

小课题研究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时空环境,针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或实践问题,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教学方法。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积极去思考、互相交流、拓宽思路,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所学内容、掌握知识、得到素质与能力提升[1]。

1.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品德课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沟通,能够与学生产生在认知上的共识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在小学品德课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案例故事,来创设有效的沟通情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或引导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深刻理解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并从他人的处境去感受其情绪体验。在课堂上通过师生间的共同讨论,以及通过言语沟通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为他人着想,使学生通过品德课强化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现代社会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也就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的人。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小学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承担更重的德育职责,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职责,该课程能够教授学生有关人际关系建立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小课题研究教学法促进师生以及生生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有些学生与人沟通时的缺点暴露出来,如猜忌、疑心、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等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疏导来帮助和启发学生,使他们排除心中的不良情绪,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学生乐于与他人沟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为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2]。

3.素质教育要求品德课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要改进德育工作,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小课题研究式教学策略,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的形成,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3]。

二、实施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学的对策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每个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成员搭配。一方面,要遵循异质搭配的原则,也就是要使每个小组具有不同能力和知识的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学生之间的互补,促进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遵循男女搭配的原则,要做到每个小组内的男女成员比例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能更好地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合作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2.活动的设计要做到动静结合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既要有教学游戏、角色表演、谜语、竞赛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又不能缺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的静态的活动。例如,在讲到《做好朋友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习交朋友的方法,并在学习中体会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的活动之后,进行“静”的活动,让每组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认为的交朋友的方法,并对学生和朋友相处的方法进行指导。

3.在活动设计中加强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同一问题进行探求,以求取得多种不同的观点。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既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要提高学生对品德课的理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安排“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活动,而且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活动,使学生去探寻多种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国芳.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6—7.

[2]韦舒莹.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8.

[3]郭萍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沟通现状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9:14—16.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