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使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情趣

2014-05-09雷志坚

教师·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德多媒体课堂教学

雷志坚

品德与生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活动课程。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何运用恰当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这门课程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过程提出的新的要求。多媒体的具体化、清晰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感悟了道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使课堂充满情趣、生机盎然。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情感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积极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声音等处处都在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引起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如教学《和爸爸妈妈交朋友》一课时,教师想要通过父母对孩子的爱来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播放了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对孩子成长回忆的录像,母亲慈爱的脸庞以及亲切的话语,打动了每个学生,让看者流下了眼泪。看过录像之后,孩子们看到手中妈妈给自己的亲笔信,更是泣不成声。教师通过电脑的演示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大大增进和提升了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将其自然地内化成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而不需要教师过多说教。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是如此,如何在兴趣中求知,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多媒体带来的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乐、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恰恰满足了小学生所有的心理需求,所以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侧重于教育性。而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弱,课本中虽安排了一些画面和插图,但学生对其所蕴涵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理解仍然感觉困难,对那些已被家长、教师重复了无数遍的说教感觉到枯燥无味。实践表明:从感官的多媒体入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将一篇篇文章、一幅幅插图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融声、光、色、形于一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逼真的图画、影片、短剧,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将所教内容中所涉及的人物、事情、景象以亲切、生动的画面再现于课堂,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强化视觉,进而让学生通过理解、感受,从中悟出道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每天都有好心情》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了动画片、短剧,让学生通过课件的播放去切身体会,使学生学会开导自己,这样他们就能经常保持一份好心情。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学生思维

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提升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经验的加工和改造,丰富的图片、直观的视频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将其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教《小小一粒米》一课时,在学生充分感知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之后,教师出示了浪费粮食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浪费粮食的现象,学生面对照片马上唤起了回忆,侃侃而谈。教师又出示了国内外贫困地区饥饿现象的一组照片:我国西北地区的贫困现象,非洲上万人民在饥饿中备受折磨走向死亡的图片……学生的思维被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激活了,他们纷纷想到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想到了平时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想到了世界能源,想到了奉献爱心……很明显,学生已把自己的心融入到了新课的活动中,一切水到渠成,思维的广度、深度得到了体现,课堂上真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而多媒体课件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则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必然要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把握多媒体及网络运用的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和谐,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多媒体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