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诚”“健”“博”“能”
2014-05-09徐亦斌
徐亦斌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见闻、经历颇多,对当今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当今教育,诚信为先。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在这里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教育就是要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的主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当今教育要注重“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一种引导,是构建诚信社会的根本。诚信本身应该成为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许多无可争议的事实也证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如以诚信经营为本的晋商。虽然民国时期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良好的经营基础,但那时的晋商仍然凭着世人少有的诚信经营智慧创造了民国商业的奇迹。
成功的教育只有“诚信”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除了“诚”外,还必须“健”“博”“能”。
“健”是指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成熟的心理。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并不等于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竭力提倡人类综合素质提高的时刻,我们是否应该将眼光细化、微观到人类的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呢?现在中学生犯罪的事实,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不胜枚举。现实生活中许多血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这里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它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包括人生方方面面的健康。
所谓“博”指掌握广博的知识,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礼记·中庸》里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把博学放在学习的第一个层次,“博学之”意思是学习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并且用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使学习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学习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无论学习还是其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能”指的就是具有一定才能、智能、技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开创一切事业的基础。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通行证,就像没有机翼的飞机,永远无法飞向湛蓝的天空。我们提倡专业知识、公共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因为这是成才的关键!因此,要想真正体现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就必须有积极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经济竞争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如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是当前教育不可回避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社会、教育机关、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当然,要使教育达到最高最好的境界,也必须与良好的“德”结合。
由诚信来做合格人才的坚强后盾,由知识和能力做合格人才的丰富内容,由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合格人才的载体。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中,中国教育一定会培育出一大批讲诚信、懂责任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