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2014-05-09董松华
董松华
摘 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大学生在专业适应与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工作提相应的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4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论:大学生专业承诺不仅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还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学习适应性的水平就越高。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承诺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现状
专业承诺的概念和维度,都直接从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中借鉴而来。吴兰花、连榕等(2005)根据承诺概念,将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全身心地学习该专业的态度称为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即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具体体现,理论上源自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适应是指主体依据环境及学习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
本研究旨在联合考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并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专业承诺和学习适应性中的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所选被试为山东各地大学全日制在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共发放4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7份,有效回收率为93%。
研究工具:豍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采用由连榕等参照Meyer和Allen的量表编制而成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测查豎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状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采用冯廷勇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测查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豏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采用由梁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eieh和DeGroot的问卷编制而成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施测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运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被试回答完毕后当场收回,之后剔除有较多漏答或作答不认真的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问卷。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录入、筛查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情况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略高于一般水平(M = 3.41 > 3),其中学习能力上最高且较高于一般水平(M = 3.77 > 3),其次是学习态度(M = 3.65 > 3)和教学模式(M = 3.48 > 3),再者是学习动机(M = 3.15 > 3),环境因素最低与一般水平相当(M = 3.00)。
3.2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的差异情况。在学习适应性上,男生的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女生(t = 4.66,p < 0.001),女生在教学模式(t = -3.24,p < 0.01)、学习态度(t = -2.30,p < 0.05)和环境因素(t = -3.50,p < 0.01)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学习动机和总量表上的差异则为达到显著水平。
3.3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 = 0.52,p < 0.001),两者分量表间除环境因素与学业能力效能感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学习适应性与专业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43,p < 0.001),两者分量表间除教学模式与理想承诺、理想承诺与环境因素、规范承诺与环境因素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
专业承诺中,只有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进入了回归方程,且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均显著,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39,即专业承诺这两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学习适应性总分23.9%的变异量。其中,情感承诺的预测力最高,其解释量为22.3%,其次为规范承诺,其解释量为3.4%。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均进入了回归方程,且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显著,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85,即学习适应性的这两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28.5%的变异量。其中,学习行为效能感的预测力最高,其解释量为24.1%;其次为学习能力效能感,解释量为4.4%。
4结论
(1)男生的理想承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2)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之间相关显著。(3)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正向预测专业承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专业承诺。(4)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专业承诺和学习适应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专业承诺可以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也可以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
[2] 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
[3]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1).
[4]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5] 冯廷勇,苏缇,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