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金山》月刊的“微镜头”
2014-05-08徐波
徐波
今年华丽转身后的《金山》月刊1~5期,对图片的设置很见心思,精美的图像或清新,或富丽,或潇洒,或庄重,或现代,或怀旧,尤其是“微镜头”的图片,同诗意漫溢的配文,彼此呼应,恰似在和读者对话,牵扯着读者的思绪宛如蚕茧抽丝般拉长,拉长。
一、人文厚重感。赵声,祖籍镇江,革命先驱,壮志未酬英年病逝。茅以升,祖籍镇江,主持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赛珍珠,美国作家,获诺奖,在镇江生活18年,称中文为“第一语言”,视镇江为“中国故乡”。“微镜头”依次给出的4幅、2幅、3幅图片配文中有以下话语:
“从背后看这尊铜像,这个叫赵声的青年军人,你会发现,他是行军的姿态。他的右脚向前迈出。他的前方是东方。”
“镇江为这位桥梁大师准备了一张藤椅,请他坐下。他的身后,是钱塘江大桥的宽幅照片。那座钢铁大桥是他的纪念碑。”
“她用一部长篇小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造出一座桥。借助这座桥,两种文明有了见面的机会。”
上述“微镜头”对准的凝结人文沉淀感的图文,传导出历史的回声,绵绵敬仰之情在读者的心间流淌、跳跃、升腾。如此辉炳历史文化名城上空的革命前辈和文化名人的星座,想必《金山》会次第呈现。
二、历史纵深感。当下老百姓的幸福账单不断刷新,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提速,更让市民搬进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楼房,但是眷念过往的情愫每每浓得挥之不去,串连起尊重历史、珍惜现实的寻常巷陌和街坊:“市井深處的镇江味道”,好吃;“流过童年的运河水”,老照片和新照片;“打酱油过大年”,喜庆;“来自小街的幸福”,那黑瓦青砖的平房,碎石的路面,公用的水井,稀罕的老虎灶,熟识的剃头店,巷子里坐在小板凳上聊家常的老人……这些与时光相随打着历史印记的“微镜头”不就是《金山》的预期?
三、自然亲近感。镇江的山水越来越美,进入“微镜头”的光和影柔和出家乡的美景。日光下的“三山”、西津渡和田园景致图片成了人与自然融合的“摄影展”,这会让世人更多地走进其怀抱。要说的是《金山》的受众很广阔,国内外的风光作品不妨择其刊用。要商讨的是 “最浪漫的事”的一组图片:3幅青年人的爱情,1幅老年人的相伴,很温馨;另1幅“两小无猜的童年”——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坐在铁轨中间的枕木上玩耍,前方疑似一列火车,这样的浪漫与无猜怎么看都免不了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