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棚改新区建设问题调查研究
2014-05-08姜浩然
姜浩然
摘 要:造福全省人民的棚改工程,在历经十个年头建设后已经基本结束。作为新兴的社区,棚改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已成为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棚改新区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探寻新区建设在基层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社区管理;社区建设
2004年启动的辽宁棚改工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工程。经过十年的建设,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后续工程基本结束。在基本工程建设以外,各级政府和基层社区围绕提升新区品味,完善社区建设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推动了棚改新区的建设,增进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力推动了新区的发展。在取得这些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和任何事物在发展中会出现新的情况一样,新区建设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实情况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在发展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一、导言
在棚改工程建设之初,政府就提出了让居民“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的建设目标。现在,“住得进”已完成建设目标,通过政府的各项措施和工作的开展,“住得稳”、“住得好”的目标已大体实现。新区的整洁、亮化、绿化程度已今非昔比,文化活动场所、健身器材、服务功能、医疗卫生等硬件设施在增进居民福祉方面日益发挥作用。但是由于棚改新区居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而且,大多棚改新区偏离市中心,造成地域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要真正实现“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的政策目标,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为此,笔者在对辽宁棚改新区建设相关政策了解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进行了实地调研。以辽宁西部S市的某棚改新区作为典型个案,对居民代表、社区干部进行了个体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从中发现了棚改新区建设中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棚改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棚改新区中有代表性社区的走访过程中,通过对社区的实际观察和对部分居民、社区干部的访谈,笔者发现,在新区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噪声问题。在棚改新区建设中,各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室和党员活动室,几年来逐步完善,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户外的文化广场也有所增加和完善。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功率较大的音响设备也进入广场。居民对产生的巨大声响越来越反感。有时还引发争议和矛盾。某社区一居民因对秧歌队的鼓声不满,一气之下用刀子割破鼓皮,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楼内不通畅问题。棚改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后,各小区的大路、小路、甬道、花池逐渐变好,整齐有致。但楼内环境却相形见绌。相当数量的楼道内放有居民堆放的杂物,包括腌菜缸、闲置的家具、木材等。有的底层楼道4平米的空间内挤放了8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这样既妨碍了居民出行,还影响楼道整洁,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某社区两年内出现的火灾都是因此而产生。
三、燃烧垃圾问题。几年来,各基层政府对棚改新区的绿化保洁工作进行了逐年的投入,着实提高了新区的绿化保洁程度。但基层的保洁、保绿人员仍然采用燃烧方式来清理垃圾,造成烟雾缭绕,还产生很多有害气体。这样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有损棚改新区的整体形象。
四、物业管理问题。棚改新区物业服务总体上提高幅度较大,但是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小区内多数入楼的公共防盗门已经不同程度损坏,有的防盗锁被盗,有的对讲机出故障,至今无人进行维修。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私家车较少,有少量重型车占用了社区内的公共停车位,对小区的道路碾压破坏程度较大,也对居民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很多居民对此非常不满。
五、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棚改新区老龄化很明显,虽然棚改新区每个社区都有卫生服务站,但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就医需求。具体表现为:优质医务人员少、医疗水平较低、在职医疗人员收入少、工作积极性不高、居家保健功能薄弱,居民对此很有意见。
六、学校生源问题。棚改新区远离市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对教育期望值过高,多数家长宁可借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区外的学校读书。新区现存的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例如,某小区原定班型三十人,目前人数不足一半。这种现象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棚改新区学校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流失,更加削弱了该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以上问题反映出,政府光靠向棚改新区提供财政支持无法全面、有效地解决现有问题。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职能,增强服务意识,针对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办法,为居民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最终实现“住得好”的目标。具体对策为:
一、棚改新区的噪声是带有一般性的公共环境问题。通过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做好文化队伍组织者的思想工作,安排好合理的文化活动时间和空间,适时、适度调整音响的功率、频率等,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作息。这样既满足文化活动的需求,又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二、楼道内部管理和规范问题应由多方协调共同解决。政府应联合物业和社区,首先对社区居民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建立“社规民约”。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员巡回检查,对居民在楼道内乱放杂物的行为及时劝阻。对于劝阻无效的居民,要利用地方性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三、绿化环保、低碳生活是棚改新区未来建设的主要指标。各级政府可设立专门的保洁保绿人员,基层物业要管理好这些人员,建立制度严格禁止焚烧垃圾和枯草。夏秋之间的锄草保绿工作可以发动志愿者搞公益奉献活动。
四、提高物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棚改新区未来发展的长期要求。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物业公司要用好业主缴纳的物业费,及时维修损坏的公物,制止重型车占用居民停车位的行为,保证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年限。
五、加大对棚改新区的医疗保障投入是各级政府的长期工作。各级政府应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协调医疗部门鼓励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医疗人员的待遇,加强服务站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同时更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对居家保健的要求,以适应老龄化发展的趋势。
六、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资源均衡是发展棚改新区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对棚改新区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鼓励优秀教师到新区的学校任教,制定优惠政策,使新区的学校留住优秀人才。在升学方面,考虑到新区学校的特殊性,应给予一定的照顾,使家长放心地让孩子在本区学校内就读。
[参考文献]
[1]我国棚户区改造的困境与出路——以徐州棚户区改造的经验为例,楚德江,《理论导刊》,2011.3
[2]城市贫困住区住房开发问题研究——以辽宁棚户区为例,倪鹏飞、刘伟,《学习与探索》,2013.3
[3]浅析我国棚户区改造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王发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SH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