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体诗的吟诵调子创编技法浅探

2014-05-06李旭明

语文学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调子音高发音

○李旭明

(增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广东 增城511300)

一、研究目的

吟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按一定的节奏和腔调读古诗词文。[1]吟诵作为中国人传统的读书方式,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然而,到了当代,它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传承并大力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业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为了在中小学校推广近体诗的吟诵,必须归纳出一些易学易记易用的吟诵调子创编技法,供广大师生在学习吟诵的过程中使用。

二、研究内容

(一)概念的界定

1.吟诵调子。吟诵调子是指吟诵时由各个字的字音高低走向、并配合一定的节奏形成的旋律。[2]它有别于一般歌曲的旋律。吟诵的调子基于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等吟诵法,语义性是第一位,音乐性是第二位。[3]吟诵的目的首先是清楚地表达作品的意义和情感,其次才是借助一定的音乐美把作品的情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2.因声定音。所谓因声定音,就是根据每个汉字的声调确定这个字在吟诵时的音高(即发音时的频率)。从声音的本质上来看,语音和乐音在频率上是同性的,汉字的调值与音乐的唱名值可以相互参照。由于汉字的四声在发音时频率各不相同,可以尝试用音乐的唱名描述汉字四声的调值。例如:用“6”描述第一声,用“56”描述第二声,用“3”描述第三声,用“i”描述第四声。按此办法,“诗词曲赋”这四个字,吟诵时可参照上述定音方法吟为“6563i”。

(二)研究的问题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基本遵循吟诵法则的前提下、依照并灵活运用因声定音的方法,独立编排近体诗的吟诵调子的创作过程。

三、吟诵调子的创编技法

(一)吟诵调子创编的原则

1.语义本位原则。吟诵作为一种读诗方式,最终目的是表意。要求吟诵时要清清楚楚地“吟”出每一个字的发音,包括其声母、韵母和声调,让听者明明白白地知道吟者是在“吟”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在创编吟诵调子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每个字的声调,“尊重”各个字本来的发音走向。第一声要“吟”出平直、第二声要“吟”出上扬、第三声要“吟”出先降后升、第四声要“吟”出下降的音高走向。

2.平衡性原则。吟诵是一种“乐语”,即表现出一定音乐美的有声语言。因此,创编吟诵调子时,对旋律有一定的要求,如:要优美,要自然,能更好地表达诗意、诗情等。但是,与一般歌曲的旋律不同,吟诵的调子有一定的即兴性和自由度。[4]它不可能像歌曲的旋律那样一旦形成后就固定下来。而吟诵对旋律的要求与吟诵自身固有的法则(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等)是一对矛盾。创编吟诵调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解”这对矛盾、使之达到平衡的过程。

(二)吟诵调子创编的基础

在吟诵调子创编之前,先要确定诗中每个字的大致音长。音长是指每个字的字音持续时间的长短。吟诵时每个字的音长只是相对同一吟诵节奏单位(吟诵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单位,句末一个字为一节奏单位)内另一个字而言,它不是一个绝对值。

要确定各个字的音长可参考“二四六,平音长;押韵字,要回环;入声字,急收藏;其他字,一样长”的吟诵要诀。[5]其意思是:位于每句诗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如果是平声字(现代汉语第一、二声的字),读音要拖长;句末的押韵字要读得更长,且各押韵字的读音要相互呼应;诗中的古代汉语入声字要甄别出来,且要读得短、急,一发即收;其余各字音长大致相同。

按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各类字的音长大致为:押韵字——偶位数上的平声字——其他各位置上的非入声字——入声字。

例1:

具体每个字的音长为:押韵字(尘、新、人)最长,用“---”表示;偶位数上平声字(城、轻、第二个“青”、君、杯、关)长,用“--”表示;入声字(浥、客、色、一、出)最短,下面加点(·)表示,其他各字按正常音长吟诵。

此环节是创编吟诵调子的“基础工程”,不可或缺。

(三)吟诵调子创编的步骤

1.因声定音。用音乐的唱名描述汉字的四声,目的在于区分四声的音高差异,使其接近汉字原本的发音高低。无论是汉字的四声标注符号,还是吟诵的“依字行腔”规则,对初学吟诵的人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而用音乐唱名描述四声,恰恰是给初学吟诵者提供了“拐棍”。按照前文所举的定音方法确定每个字的发音高低,把各个字的音高连起来就初步形成了吟诵调子的模型。

例2:

2.高低配合。(1)全诗各句之间高低相配。按照例2的音高吟诵古诗,整个吟诵调子的发音频率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容易给人单调、枯燥的感觉,且吟多了容易累。为此,在上述定音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音高下行的办法,建立一种相对低音的调值描述方法:第一声用“2”描述,第二声用“12”描述,第三声用“6”描述,第四声用“5”描述。这一高一低的定音方法用于不同诗句的定音,形成的旋律有一定的层次感,吟诵起来较为舒服。至于哪一句用高音,哪一句用低音,可根据诗的内容、情感以及个人的喜好而定。

例3:

(2)节奏单位之间高低相配。此处所称的节奏单位是指按字面意思组成的两字词组,即意义节奏单位。一般情况下,每句诗前面四个字划分为“二二”式,后面三个字视其意思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例3是以“句”为单位进行高低相配编排吟诵调子的。其实,我们还可以对此细化,以意义节奏为单位,通过高低音部的配合来定音,使不同意义节奏单位之间的音高走向趋于自然、流畅,把吟诵调子变得更加优美、悦耳。

例4:

3.局部变调。局部变调的意思是:同一意义节奏单位内的两个字的音高定位,不必完全拘泥于上述因声定音的方法。只要能保证这两个字在音高上的相差值大致不变,可以使用其他唱名来描述这两个字的吟诵发音。通过这种方法对字音处理后,吟起来的效果会有类似唱歌时出现“变调”的感觉。例如:“青青”这两个字,除了可以用原来的“66”或“22”描述,也可用等唱名来描述。因为在上述所列的唱名中,每两个唱名之间的音高距离都为0个半音。这与“青青”这两个字之间的调值相差为0是一致的。同理,“朝雨”这两个字,除了可以用原来的“63”或描述,也可用等唱名来描述。因为上述每两个唱名之间的音高距离都为5个半音。

局部变调的目的是:在基本做到依字行腔的基础上,放宽吟诵时对汉字音高的要求,使编排出来的吟诵调子在整体上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更加贴近古诗的原来情意。至于操作过程中在何处实施局部变调、对多少处局部进行变调、变成什么调等一系列的问题,则与个人的语感、乐感、情感,以及对古诗情意的把握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5:

编排意图简述:送别诗一般是抒发悲情的,吟诵的调子都比较伤感、低沉。因而调子从较低音处吟起,表示心情沉重。然而,清晨的小雨把旅舍、柳叶洗刷一新,天空放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心情好像突然好转,故而“柳色新”三个字的吟诵声调突然变高。于是强作精神,举杯劝酒,整个调子的最高音部分就出现在“劝君更尽”四个字上。可是,象征离别的明亮柳色分明在提醒着作者——酒尽人散,一念及此,作者心中悲情再现,故而“一杯酒”的音调便急转直下。最后一句的声调由高渐低,仿佛让人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元二停箸放杯,作揖转身,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王维的视野……

综上所述,近体诗吟诵调子的创编技法是多样的,本文仅以因声定音的方式作出试探。而所举例子中的简谱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音乐简谱,它只是起到辅助吟诵的作用——提示吟诵时的大致音高。在实际的吟诵中,吟诵的调子每次都可能有微调。

[1]陈少松.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一)[J].古典文学知识,2005(1).

[2]陈少松.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二)[J].古典文学知识,2005(2).

[3]赵敏俐.论传统吟诵的语言本位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秦德祥.传统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6).

[5]徐健顺,陈琴.我爱吟诵:小学初级[M].接力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调子音高发音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诗意远方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奇妙的调子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Playing with h
画出一抹紫调子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