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大集团上市三年融资百亿 烧钱买地几未盈利

2014-05-06杜善友

投资者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网点融资资金

杜善友

上市3年,融资122亿元,分红不足1亿元,创造的利润也仅有区区1亿元,庞大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烧钱机器。巨额融资产生的收效甚微,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公司疯狂买地扩张短期无法产生收益,二是期间费用猛增吞噬了公司毛利。而疯狂扩张导致公司资金链紧绷,融资成本高企。在此情形下,公司拟再度募资大力发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继续“吞噬”公司自有资金,犹如刀口舔血。

4月1日,庞大集团(601258.SH)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版)》,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这是庞大集团上市3年以来,第4次(将IPO计算在内)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这4次融资全部完成后,总募资额将超百亿。

此前不久,即今年1月,庞大集团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的募资计划刚获得证监会核准。10亿元公司债尚未到账,庞大集团为何又伸出融资之手?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3年来,庞大集团虽募资超百亿,但其给投资者的回报却少得可怜:其3年来累计分红额还不足1亿元、累计创造的利润也仅1亿元左右。

巨额融资为何收效甚微?《投资者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其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上市后的这3年,庞大集团疯狂买地、盖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3年来基础设施的增量达88亿元;二是公司期间费用飙升吞噬了部分利润。

公司近年来的疯狂扩张导致资金链紧绷,融资成本高企。在此情形下,公司此次定增拟投入1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从而进一步占用公司自有资金,这无疑将加剧公司的财务风险。

3年融资122亿创利仅1亿

庞大集团于2011年4月在A股IPO上市,共募集资金60.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41.9亿元。仅11个月后即2012年3月,庞大集团又发行长期债券22亿元。如果再加上今年证监会核准的10亿元债券和此次定向增发拟募集的30亿元,短短3年,庞大集团便从资本市场融资高达122.4亿元。即使剔除此次定向增发的募资额和将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庞大集团也已从资本市场融资82.4亿元。

虽然融资不断,但公司上市以来分红却极少。庞大集团仅在2011年度现金分红0.8亿元,2012年度因公司亏损未分红,上市3年分红额还不足1亿元。

与巨大的融资额不相称的是,庞大集团的业绩却并不让人满意。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5亿元、578亿元和451亿元;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8.2亿元和3.0亿元。根据庞大集团财报,2010年~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仅增长7.4%,年均增长3.6%,增长十分缓慢。

公司今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3年净利润为2亿元~3亿元。这意味着,2013年四季度,公司经营可能又陷入亏损的困局。

据此计算,上市3年以来,庞大集团创造的利润总和仅在1亿元左右。这与已完成的两次融资额82.4亿元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

募资多用于买地短期难见收益

巨额融资产生的收益甚微。投资者不禁要问,庞大集团融资那么多钱去哪了?

根据公司公告,庞大集团2011年4月上市时共募集资金60.4亿元,其中拟投募集项目资金18.5亿元,超募资金41.9亿元。在拟投募集项目资金中,9.5亿元用于新建、改建经营网点项目、5亿元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4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在超募资金中,13.4亿元用于支付公司经营网点工程款、5.0亿元用于支付购车款、9.3亿元用于支付银行保证金,14.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012年3月,庞大集团发行固定利率5年期债券22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20.3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剩余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我们将“新建、改建经营网点项目”、“支付公司经营网点工程款”、“支付购车款”统称为实体运营项目;将“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补充营运资金”“支付银行保证金”、“偿还银行贷款”统称为资金运营项目,则可发现,庞大集团已募集到手的82.4亿元中,实体运营项目用了27.9亿元,占比1/3;资金运营项目用了54.4亿元,占比2/3。

如果说实体运营项目是为了扩大公司的运营效益,资金运营项目是为了保持资金链的顺畅,但庞大集团在这两点上做得却并不让人满意。

实体运营项目方面,公司疯狂买地扩张短期无法产生收益;资金运营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猛增吞噬利润,资金负债率过高,资金链极度紧张。

实体运营项目方面,截至2013年6月30日,庞大集团共有1357家经营网点,包括1117家专卖店(其中4S店773家、豪华车城市展厅35家)和240家汽车市场。而在上市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庞大集团共有926家经营网点,其中包括汽车专卖店699家、汽车市场216家及专业车市场11家。两年半的时间,庞大集团经营网点数量增长46.5%,年均增长16.5%。

庞大集团的经营网点所用土地大部分是购买得来,买地、盖房是新开经营网点的基础性支出。我们将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征地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四项统称为“基础设施存量”。上市前的2010年12月31日,庞大集团基础设施存量为67亿元。而2013年9月30日,庞大集团基础设施存量高达155亿元,比2010年高出88亿元。

短短33个月,庞大集团的基础设施存量增长近1.3倍,年均增长35.6%。而基础设施的增量88亿元,甚至比庞大集团已完成的两次融资额82.4亿元还要高出5.6亿元。这些数字显示出,在上市后的这3年,庞大集团在疯狂地买地、盖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

三大费用飙升吞噬利润

公司上市得到巨额资金后,为何营业收入增长缓慢、利润大幅下滑?

公司在2011年财报中解释称,“公司各项期间费用增长较多(尤其是与经营网点、人员相关的费用),同比增加8亿元,增长19.7%,从而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减少”;同样在2012年财报中,有一条类似的解释,“2011年以来,为了占领市场,公司网点扩张较快,网点、人员数量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期间费用增长较多”。也就是说,公司承认,期间费用(尤其是网点、人员相关的费用)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公司利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庞大集团2010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为32.3亿元,两年后即2012年,这一数字跃升为47.6亿元,增幅高达47.4%,年均增长21.4%。2013年前三季度,该数值为34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费用从2010年的8.33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5.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并持续上升。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10.4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3.5倍。

一位与庞大集团常有业务往来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我觉得庞大集团不像民营企业,倒特别像以前的国企。员工中午下班,吃完饭回宿舍躺床上睡一觉,下午再回来。你看,这么大一个集团,总部办公的地方连个前台都看不见。”

本报记者在庞大集团北京一家4S店探访时,看到偌大的展厅空荡荡的几乎没有什么人,而销售人员对仅有的几个客户表现得也并不热情。这与庞大集团将近50亿元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形成鲜明的反差。

负债率高达85%资金链紧张

事实上,尽管不断从资本市场融资,但是庞大集团的资金链却一直紧绷着。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期间费用迅猛增长并吞噬毛利,融资中高利率的信托类贷款和长期债券又占较大比例,大股东和二股东不断将所持股权进行质押融资,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庞大集团的资金链极度紧张。

2014年3月4日晚,“11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标志着中国债市零违约神话的破灭。“11超日债”的违约引发市场对公司债的担忧,近期有媒体列出了“10只风险系数最高的企业债名单”,其中庞大集团发行的“11庞大02”名列第六。

而庞大集团2013年1月5日发布公告称,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日前决定将庞大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同时将其发行的2011年公司债的债项信用等级也下调至“AA”。下调的部分原因是,“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经营网点增长迅速,但新开设经营网点仍有较大部分处于市场培育期,收入规模相对较低而费用水平较高。加之债务规模增长及融资成本上升影响,在宏观因素不景气时,收入明显放缓,利润水平大幅下滑。”

2013年9月30日,庞大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85.32%,不但高于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在A股同行业中资产负债率水平也明显偏高。

负债过高导致庞大集团融资难度增加。为了给庞大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银行借款提供质押担保,公司控股股东庞庆华先后将自己所持股份质押给国开证券、中国民生信托、华润深国投等。截至2013年12月31日,庞庆华持有庞大集团25.99%的股权,其中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49%。而庞大集团第二大股东唐山盛诚企业策划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13年6月17日将5.93%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为庞大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在交通银行开发区支行的银行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在融资成本方面,庞大集团2012年3月公开发行的22亿元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8.5%,同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为6.9%。

根据庞大集团2013年半年度报告,在金额排在前五名的长期借款以及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中,中航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利率最高,为9.6%,借款金额10亿元;其次是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利率为8.4%,借款金额合计15亿元。

而长期贷款利率较低的商业银行给予庞大集团的贷款金额却比较低,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唐山分行营业部,利率为5.0%,借款金额仅为1亿元。

因此,在庞大集团的长期借款中,利率较高的信托类贷款和长期债券的占比较高,从而导致庞大集团整体的融资成本高企。

融资租赁刀口舔血

令人不解的是,在资金链极度紧张,融资成本高的情形下,庞大集团还在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4月1日,庞大集团发布的修订版定增预案中,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其中拟投入15亿元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在其此前发布的定增预案中,拟募资总额不超过30亿元,其中2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两个预案最大的不同就是,最新预案拟将一半募集资金用于大力发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关于发展融资租赁的原因,公司给出了部分理由,“随着汽车经销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新车销售的毛利率将不断降低,未来行业利润将逐渐转向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等有关的衍生服务。各类汽车金融服务产品,如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等,将逐渐成为推动汽车销售的主流手段,其带来的附加价值和收益正成为众多汽车经销商的主要利润获取渠道之一。”

据了解,融资租赁就是把标的物从厂家买下来,再通过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使用,客户用支付租金的方式还清本金及利息后再获得标的物的产权。

以汽车融资租赁为例,庞大集团需要先用自有资金把汽车购买下来,再租给客户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汽车的销售,还可以赚利差,但是这需要庞大集团有强大且低成本的资金作为支撑。

在公司资金链极度紧张、融资利率高的情形下,一旦客户无法还款,由于财务压力的逼迫,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因此,在资金链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发展融资租赁,可谓“刀口舔血”。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还发现,在乘用车方面,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无法与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竞争。在北京地区庞大集团的一家乘用车4S店内,一位姓赵的汽车销售员向记者介绍,购买同一款车,如果采用银行一年期汽车消费贷款,需要缴纳的手续费为贷款额的4%(手续费需先付),而庞大集团的“租赁贷”需要客户缴纳的利息为9.9%。“因此,我们都不推荐客户用庞大集团的‘租赁贷。”该销售员说。

在另一家庞大集团乘用车4S店,销售员小崔告诉记者,除了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和庞大集团的“租赁贷”两种融资方式外,汽车厂商本身也会提供一种金融贷款,基本情况是购车人先首付购车全款的50%,另外50%只要购车人一年内还清即可,没有任何费用和利息。“因此,我们基本向客户推荐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和厂商金融贷款,庞大集团的‘租赁贷的优势是容易批下来,毕竟卖车和贷款都是自己家的嘛。但是,利息太高了,我们店近一年都没做过了。”小崔向记者如是表示。

由此看来,在乘用车方面,庞大集团的融资租赁与银行消费信贷相比,费用(或利息)要高很多,并没有竞争优势,甚至目前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果是这样,庞大集团拟投入1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的理由就显得苍白无力。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庞大集团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用于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小崔告诉记者,购买商用车或者工程机械的客户很多都有不良信用记录,因此银行是不给贷款的,需要用庞大集团的“租赁贷”。

同时,庞大集团北京地区工程机械销售员马先生向记者表示,工程机械尤其是二手的工程机械,银行不给贷款,因此购买人在无法全额付款的情况下就得借助于庞大集团的“租赁贷”。“月息1分(折合年化利率12%),同时需要交一个月应还款额的保证金,防止你不按时还款。如果最后实在没钱还,就收车!” 马先生说。

同时,前述乘用车销售员小崔还告诉记者,在卖乘用车之前自己也卖过工程机械,“客户不还钱,我们那的法院一判,就收车,我就收了二三十辆。收的车一拍卖,把欠公司的钱补了,剩下的还给客户。”小崔说。

庞大集团这种收车拍卖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融资租赁款项的收回,但如果在整个融资租赁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具体操作上的问题,比如公司与客户所签协议条款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客户未能明晰融资租赁的具体含义,一旦收车拍卖,极易引起庞大集团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记者梳理庞大集团的财报后发现,报告中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长期应收款”这两项内容的变动主要解释为融资租赁的变动。我们不妨将这两项财务数据之和作为庞大集团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余额,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该值竟达37.8亿元之多。

在资金链极度紧张,融资成本高的情况下,庞大集团修改定增预案,将此前方案中的24亿元偿还银行贷款的募资投向改为15亿元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从资金“解渴”到继续“吞噬”公司自有资金,而融资成本高导致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在乘用车领域缺乏竞争力。修改后的定增方案显示出诸多疑点。

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与庞大集团联系,但截至发稿时,庞大集团尚未作出任何回复。

猜你喜欢

网点融资资金
数字化时代的银行网点转型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达州银行:两机构获评“金融消费示范网点”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快递小哥的一天
5月重要融资事件